高速公路桥梁结构体系可靠性评估

高速公路桥梁结构体系可靠性评估

论文题目: 高速公路桥梁结构体系可靠性评估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地震工程

作者: 李广慧

导师: 胡聿贤,李小军

关键词: 高速公路,桥梁结构,体系可靠性,响应面方法,评估

文献来源: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报告是在和英国萨利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的合作科研项目:“桥梁结构的高等可靠性评估”的基础上完成的,该项目得到英国高速公路管理局(Highways Agency)的赞助,一共包括两个阶段的工作: 1.参考体系可靠度在近岸结构中的发展,研究在桥梁结构中应用的可行性; 2.利用响应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发展桥梁结构的体系可靠性评估方法。 本报告的内容主要汇报的是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介绍了叠合桥梁结构的体系可靠性评估方法。而且,从英国高速公路管理局提供的桥梁数据库中选取了一个单跨简支桥梁和一个三跨连续桥梁,分别进行了算例分析。 本项目的主要贡献在于,发展了叠合桥梁结构的体系可靠度评估方法,与传统的构件可靠度评估相比,结果更具合理性和可靠性,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项目提出的方法是将响应面方法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合起来,首先在试验设计的基础上应用通用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对结构体系进行极限分析,然后利用响应面方法推求结构体系承载力的响应面,最后利用可靠度分析程序计算桥梁结构的体系可靠度水平。 初步的预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复合旋转设计方法可以满足本项目的精度要求,而且具有相当高的工作效率,所以该试验设计方法被采用。在项目的开始阶段,一个关键的任务是确定叠合桥梁结构的分析模型和模型参数,初始分析证明,三维的梁单元和壳单元可以很好地满足应用要求。通过对试验桥梁结构进行模拟仿真分析,观察了桥梁结构的失效模式,并建立了结构倒塌的准则。 报告的第三部分介绍了结构参数的灵敏性分析。灵敏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影响结构承载力的主要结构参数,尽管影响结构承载力的因素很多,但是由于计算工作量的关系,只有这些主要参数才被用于结构的体系可靠性分析。在结构参数的灵敏性分析中,主要对三个结构强度参数和三个结构几何参数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的体系承载力对三个结构强度参数最为敏感,因而被应用于以后的结构可靠性分析中。 由于桥梁设计规范中没有荷载的统计参数,无法直接进行可靠性分析,因此必须进行加载模型和荷载统计参数的研究。在交通研究实验室提供的公路车辆载荷调查数据基础上,本项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最经常出现的重载卡车以及它们的载重统计数据。建议的荷载模型考虑了两辆重载卡车同时顺序行驶在同一车道上和并排行驶在两个车道上两种情况。 在算例分析部分,首先研究了单跨简支叠合梁桥,考虑了重载卡车在桥梁纵向和横向的不同布置。通过对五种荷载工况的极限体系承载力的确定性分析,两种荷载工况被选取用于试验设计和体系可靠性分析。在算例分析中,考虑了桥梁

论文目录:

1.引言

2.响应面方法及在体系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

2.1 概述

2.2 响应面方法基本原理

2.3 顺序的中心复合旋转设计

2.4 响应面拟合及体系可靠性分析

3.叠合桥梁结构的建模和灵敏性分析

3.1 目的

3.2 极限承载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

3.2.1 桥梁模型

3.2.2 有限元模型

3.2.3 参数的概率特性

3.2.4 荷载模型

3.2.5 分析方法

3.2.6 参数灵敏性分析

3.3 初始分析

3.3.1 厚壳单元和薄壳单元

3.3.2 应变强化值

3.4 灵敏度分析

3.4.1 材料强度的影响

3.4.2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对分析的影响

3.4.3 几何参数的影响

3.4.4 结果与讨论

3.5 结论

4.活荷载模型的分析

4.1 五种常见载重卡车类型

4.2 代表性载重卡车的构形

4.3 最大载重量的外推

4.4 两辆卡车的同时出现情况

5.单跨叠合桥梁的体系可靠性研究

5.1 概述

5.2 确定性分析

5.3 体系承载力分析

5.4 工况1的体系可靠度分析

5.4.1 初始试验设计

5.4.2 拟合的响应面

5.4.3 初始可靠度分析

5.4.4 修正的试验设计

5.4.5 重新拟合后的响应面

5.4.6 修正响应面的拟合性

5.4.7 体系可靠度

5.4.8 变异系数对体系可靠度的影响

5.5 工况3时的体系可靠度

5.5.1 初始试验设计

5.5.2 修正的试验设计

5.6 结论

6.连续叠合桥梁的体系可靠度研究

6.1 连续叠合桥梁的简单介绍

6.2 确定性分析

6.3 体系承载力分析

6.4 初始响应面

6.4.1 初始试验设计

6.4.2 初始可靠度分析

6.5 对取样空间的研究

6.5.1 修正的试验设计

6.5.2 拟合的响应面

6.5.3 体系可靠度结果

6.5.4 补充试验设计的拟合性

6.5.5 三个响应面的比较

6.6 结论

7.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体系可靠度评估导则

7.3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目录

致谢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

个人简历

永久通讯地址

发布时间: 2005-09-21

参考文献

  • [1].新型缆索支承桥梁结构体系研究[D]. 张哲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D]. 张小庆.大连理工大学2003
  • [2].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与评定理论研究[D]. 蒋华.西南交通大学2005
  • [3].复杂桥梁结构综合监测系统开发研究[D]. 吴小平.浙江大学2005
  • [4].智能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D]. 孙全胜.东北林业大学2005
  • [5].基于概率理论的既有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 索清辉.西南交通大学2006
  • [6].斜拉桥结构可靠性评估及剩余寿命预测[D]. 万臻.西南交通大学2006

标签:;  ;  ;  ;  ;  

高速公路桥梁结构体系可靠性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