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结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

飞行器结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

飞行器工作环境复杂,影响其结构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例如结构中用的材料物理性能数据可能与实际的有所差别;名义尺寸也可能与实际的不完全一致;计算模型中引用一些假设也会使实际计算模式与实际情况有所偏离等等。而飞行器一般价值昂贵,结构失效后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飞行员与旅客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飞行器三维空间结构进行随机分析并评价其可靠性是非常有必要。目前结构系统在静载作用下失效和疲劳载荷作用下失效以及刚度失效这几种情况下的可靠性大多是分别予以考虑的。但对于飞行器结构来说非常有可能出现几种失效模式的混合情况。例如因较小的疲劳载荷引起一定的疲劳损伤并造成极限承载能力的下降,又因极限载荷而引起结构的完全破坏。另外,这几种失效模式之间由于某些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在结构可靠性分析时,必须同时考虑这几种失效形式才能真正反映结构的实际情况。本文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主要内容如下 1.进一步完善结构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方法,提高了结构可靠性的计算精度。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综合考虑面内和分层失效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给出条件概率所对应的安全余量的写法,为结构系统在一定条件的可靠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2.讨论了疲劳载荷对结构抗力和刚度的影响,给出了在疲劳载荷作用下构件抗力和刚度与由疲劳载荷引起的随机裂纹或累积损伤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构件剩余抗力和刚度的数字特征。 3.给出了在环境载荷(包括静载和疲劳载荷)及结构本身(包括元件强度、弹性模量、几何尺寸等)的随机条件下,综合考虑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的随机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分析了结构系统中每一个单元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失效形式,制定了单元失效形式的判别准则;考虑了静强度、刚度和疲劳失效模式之间的耦合关系、失效过程中静强度和疲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l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状况
  • 1.2.1 结构可靠度发展综述
  • 1.2.2 结构系统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发展综述
  • 1.2.3 基于可靠性的结构优化发展综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结构系统可靠性的一般理论
  • 2.1 引言
  • 2.1.1 结构功能函数
  • 2.1.2 结构可靠性指标
  • 2.2 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方法
  • 2.2.1 一次二阶矩法
  • 2.2.2 二次二阶矩法
  • 2.3 系统可靠性分析
  • 2.3.1 系统失效概率的计算方法
  • 2.3.2 并联系统等效安全余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
  • 3.1 结构系统静强度可靠性分析
  • 3.1.1 随机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
  • 3.2.2 层合板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
  • 3.2 结构系统刚度可靠性分析
  • 3.2.1 完整结构系统刚度可靠性分析
  • 3.2.2 不完整结构系统刚度可靠性分析
  • 3.2.3 算例
  • 3.3 结构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
  • 3.3.1 并联系统疲劳失效概率
  • 3.3.2 并联系统疲劳失效概率计算的改进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构系统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
  • 4.1 考虑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可靠性分析
  • 4.1.1 强度不变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 4.1.2 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可靠性分析
  • 4.2 疲劳损伤与强度可靠性分析
  • 4.2.1 引言
  • 4.2.2 疲劳累积损伤下结构的极限承载力
  • 4.2.3 疲劳累积损伤下结构的承载能力可靠度分析
  • 4.3 结构系统同时考虑强度和疲劳的可靠性分析
  • 4.3.1 引言
  • 4.3.2 强度衰减模型
  • 4.3.3 相关性分析
  • 4.3.4 算例
  • 4.4 随机结构系统基于累积损伤的刚度可靠性分析
  • 4.4.1 引言
  • 4.4.2 刚度衰减与可靠性分析
  • 4.4.3 算例
  • 4.5 基于随机裂纹的结构系统多失效模式的可靠性分析
  • 4.5.1 裂纹扩展下的构件剩余抗力
  • 4.5.2 基于裂纹的结构系统静强度疲劳和刚度的可靠性分析
  • 4.5.3 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结构系统失效机理
  • 4.5.4 失效模式相关性和系统可靠性分析
  • 4.6 算例
  • 4.6.1 结构有限元模型
  • 4.6.2 有限元结果分析
  • 4.6.3 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可靠性的优化设计
  • 5.1 引言
  • 5.2 最佳矢量法
  • 5.2.1 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5.2.2 最佳矢量方向
  • 5.3 遗传算法
  • 5.3.1 引言
  • 5.3.2 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
  • 5.4 最佳矢量法和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
  • 5.4.1 引言
  • 5.4.2 混合算法的实现
  • 5.4.3 算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汽车可靠性分析概述[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04)
    • [2].考虑参数相关性的结构二阶可靠性分析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6(22)
    • [3].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J]. 南方农机 2017(02)
    • [4].基于卡方分布的统一多学科可靠性分析[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7(07)
    • [5].测量仪器可靠性分析的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7(09)
    • [6].三状态下检修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7(17)
    • [7].配电网可靠性分析综述[J]. 电子世界 2016(09)
    • [8].储油罐的腐蚀趋势预测和可靠度建模的研究[J]. 今日财富 2017(01)
    • [9].基于证据理论的机械结构高效可靠性分析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17)
    • [10].烧结炉承压部件的应力与可靠性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6(46)
    • [11].基于当量指数理论的石油修井机可靠性分析[J]. 石化技术 2017(02)
    • [12].视情维修过程的人为因素可靠性分析[J]. 江苏科技信息 2017(13)
    • [13].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SCAD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5)
    • [14].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能表可靠性分析[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7(07)
    • [15].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04)
    • [16].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 自动化应用 2017(09)
    • [17].可靠性分析技术[J].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5(01)
    • [18].机械零件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分析[J]. 科技与企业 2015(07)
    • [19].浅议核电厂“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审评[J]. 核安全 2012(03)
    • [20].人因可靠性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1(03)
    • [21].某应急水源供水可靠性分析[J]. 珠江水运 2020(03)
    • [22].提高低压开关柜控制电源供电的可靠性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 2020(02)
    • [23].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 石化技术 2020(03)
    • [24].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J]. 科技展望 2016(02)
    • [25].电力通信网可靠性分析评估方法探讨[J]. 通讯世界 2016(15)
    • [26].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 科技资讯 2015(18)
    • [27].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 中国新通信 2020(19)
    • [28].钢拉杆不发生屈曲失效的可靠性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12)
    • [29].电子线路板热可靠性分析方法探究[J]. 机电信息 2013(09)
    • [30].防洪工程可靠性分析应用发展现状[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0(01)

    标签:;  ;  ;  ;  ;  ;  

    飞行器结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