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胰腺癌与壶腹部癌中的对比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胰腺癌与壶腹部癌中的对比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胰腺癌和壶腹部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血管生成因素在两种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差别。 方法 选取43例胰腺癌和45例壶腹部癌标本,同时均选取相同数目的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表达和MVD计数。 结果 胰腺癌VEGF阳性率76.7%,癌旁正常胰腺VEGF阳性率53.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胰腺癌MVD 50.01±26.3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胰腺MVD12.66±5.76,(P<0.05)。胰腺癌中淋巴结转移组VEGF和MVD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高者VEGF和MVD高于分期低者(P<0.05)。胰腺癌VEGF表达与MVD明显相关(P<0.05)。根据VEGF和MVD水平高低分组,高水平组生存时间明显少于低水平组(P<0.05),MVD是唯一的独立影响胰腺癌生存时间的因素(P<0.05)。壶腹部癌VEGF阳性率73.3%,癌旁正常壶腹VEGF阳性率51.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壶腹部癌MVD 30.91±15.7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壶腹MVD 14.08±6.54(P<0.05)。壶腹部癌中淋巴结转移组VEGF和MVD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高者VEGF和MVD高于分期低者(P<0.05)。壶腹部癌VEGF表达与MVD明显相关(P<0.05)。根据VEGF和MVD水平高低分组,高水平组生存时间明显少于低水平组(P<0.05)。胰腺癌和壶腹部癌的VEGF表达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胰腺癌的MVD均值明显高于壶腹部癌(P<0.05)。 结论 (1)VEGF对于胰腺癌和壶腹部癌的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2)VEGF与MVD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二者均是反映肿瘤血管生成情况的理想指标。(3)VEGF和MVD可作为判断两种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4)胰腺癌具有高血管生成活性,这可能是其恶性程度远高于壶腹部癌的原因之一。

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胰腺癌与壶腹部癌中的对比研究
  • 1.英文缩略词表
  • 2.中文摘要
  • 3.英文摘要
  • 4.前言
  • 5.材料和方法
  • 6.结果
  • 7.图表
  • 8.讨论
  • 9.结论
  • 10.参考文献
  • 11.附图
  • 附录
  • 课题综述
  • 发表文章
  •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胰腺癌(综述)(《消化外科》2005.2期)
  •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急性胰腺炎(综述)(《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1期)
  • 3.APACHEⅡ、RANSON评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论著)(《肝胆外科》2005.1期)
  • 4.恢复E-钙粘着蛋白/β-连接素的表达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文摘)(《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3.4期)
  • 相关论文文献

    • [1].胰腺癌诊治的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23)
    • [2].胰腺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12)
    • [3].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最新关注点[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8)
    • [4].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潜在可治愈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9)》更新解读[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12)
    • [5].自噬在胰腺癌及其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06)
    • [6].胰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一例[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9(12)
    • [7].十大恶性肿瘤影像分级检查推荐方案(1.0版)之胰腺癌[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9(05)
    • [8].2019年胰腺癌研究及诊疗新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0(01)
    • [9].胰腺癌临床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01)
    • [10].中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7)
    • [11].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0(04)
    • [12].从基础到临床:2019年胰腺癌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0(02)
    • [13].胰腺癌主要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医学信息 2020(03)
    • [14].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腺及胰腺外影像学表现[J]. 重庆医学 2020(08)
    • [15].胰腺癌的综合治疗进展[J]. 当代医学 2020(11)
    • [16].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效果比较[J]. 上海医药 2020(10)
    • [17].胰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13)
    • [18].胰腺癌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0(06)
    • [19].胰腺癌术后辅助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03)
    • [20].外泌体在胰腺癌发生发展及诊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20(19)
    • [21].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与胰腺癌[J]. 肿瘤防治研究 2020(07)
    • [22].可切除/交界可切除胰腺癌综合治疗[J]. 肝胆外科杂志 2020(03)
    • [23].微生物与胰腺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0(08)
    • [24].自噬在胰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 2020(15)
    • [25].大数据推动胰腺癌诊疗水平提高[J]. 中国民间疗法 2020(18)
    • [26].日本胰腺学会《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版)》评介[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10)
    • [27].胰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及手术时机[J].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0(05)
    • [28].胰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0(01)
    • [29].胰腺结核19例临床分析[J]. 胃肠病学 2020(04)
    • [3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诊疗价值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19(01)

    标签:;  ;  ;  ;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胰腺癌与壶腹部癌中的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