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研究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研究

论文摘要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出现了大量流动人口(大部分是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即农民工),且其规模还在持续扩大,再加之严重的金融危机,大量农民工返乡,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随之而来的是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特殊关注和支持。虽然中央政府逐步出台了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借读费的政策,以及保障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享受相同的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难问题,但也出现了其他的新问题,大部分农民工子女还是享受不到真正的教育公平和高质量的教育。要全面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问题不可能一下子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还需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逐步推进。所以政策的出台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从政策方案合法化到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还存在着十分复杂的过程。本文主要研究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方面的问题,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及文本分析法,广泛收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反复参阅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及学界的研究成果。论文以常德市的实地调查为例,研究了新的政策背景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通过对常德师范附属小学的问卷调查和对常德市农民工进行访谈,从政府,学校,家庭和个人层面来深入分析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文章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文章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综述
  • 一、国外学者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内学者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可行性及其创新点
  • 一、研究的可行性
  • 二、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农民工
  • 二、农民工子女
  • 三、义务教育
  • 第二章 义务教育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公共产品理论
  • 一、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 二、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
  • 三、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
  • 第二节 教育公平理论
  • 第三节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章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规模
  • 第二节 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途径
  • 第三节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新政策颁布后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改善状况
  • 二、新政策背景下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新问题
  • 第四节 对湖南常德师范附属小学公办学校的调查研究
  •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造成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会对农民工现象的思想认识不足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子女政策执行失灵
  • 一、执行主体对自身的利益追求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
  • 二、执行主体的组织滞后导致政策执行不严格
  • 三、执行主体缺乏科学的实施方案导致政策执行偏位
  • 第三节 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意愿不高
  • 第四节 农民工家庭对其子女教育影响不利
  • 第五章 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探索建立适应"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
  • 第二节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方便农民工子女就学
  • 第三节 树立教育一体化概念,破除地方政府划地为牢的思想
  • 第四节 促进流出地政府和流入地政府职能的和谐发展
  • 一、促进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认知
  • 二、加强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 三、建立专门的政策落实监控机制
  • 第五节 政府及教育部门要为农民工子女营造良好的就学环境
  • 一、要优待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和生活
  • 二、要制订合理的农民工子女入学标准,简化入学手续
  • 三、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实行统一动态学籍管理
  • 四、实施教育券制度,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政府经费支付到位
  • 第六节 政府要给予农民工子弟学校以倾斜政策,支持其尽快发展
  • 一、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开办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子弟学校
  • 二、积极做好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指导、培训、监督工作
  • 三、加强对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支持,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把关爱送到农民工心坎上[J]. 建筑 2019(24)
    • [2].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及其健康效应探究[J]. 农业经济 2019(12)
    • [3].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J]. 智库时代 2019(51)
    • [4].法治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工法律素养问题探讨[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9)
    • [5].抓住关键 聚焦问题 大力推进农民工党建工作[J]. 四川党的建设 2019(23)
    • [6].对农民工权益维护问题的几点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9(35)
    • [7].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34)
    • [8].最低工资标准能否促进农民工工资持续增长[J]. 财经科学 2019(11)
    • [9].论百万扩招与新时代农民工学历教育[J]. 教育与职业 2019(24)
    • [10].劳而不富:青年农民工缘何工作贫困?[J]. 社会发展研究 2019(04)
    • [11].体面劳动视角下推进农民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对策[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12].浅议农民工与身份认同[J]. 劳动保障世界 2019(35)
    • [13].农民工流向选择和区域流动变化研究——基于河南省农民工流向的经验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 2019(12)
    • [14].城镇化背景下青年农民工创业机制的制度化构建[J]. 智库时代 2020(04)
    • [15].农民工党建“四大工程”助推老区振兴发展[J]. 四川党的建设 2020(02)
    • [16].多管齐下促增收 破解返乡农民工“收入差”难题[J]. 四川党的建设 2020(01)
    • [17].兵团八建哈巴河项目部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J]. 兵团工运 2019(11)
    • [18].决胜“全面无欠薪”——我国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纪实[J]. 中国信用 2019(03)
    • [19].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综述[J]. 职教论坛 2019(12)
    • [20].福建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J]. 就业与保障 2019(23)
    • [21].南江:全面提升农民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J]. 四川劳动保障 2019(11)
    • [22].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内卷化了吗?——基于对“内卷化”概念比较性的理解[J]. 天府新论 2020(01)
    • [23].我国农民工消费主体变迁与消费潜能释放的学术梳理与评述[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24].国外农民职业教育对我国农民工创新创业培训的启示[J]. 滁州学院学报 2019(06)
    • [25].务工经历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累积的视角[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6].收入不平等对进城农民工风险应对策略的影响——基于鄂粤城市的实地调查[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7].农民工职业流动与职业上升的机制研究——基于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J]. 生产力研究 2019(12)
    • [28].加强施工企业项目部农民工工资管理思考[J]. 中国中小企业 2020(02)
    • [29].司法部“绿色通道”帮助农民工讨薪2700余万元[J]. 山西农经 2020(01)
    • [30].农民工政治认同的形成机理[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

    标签:;  ;  ;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