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酶体抑制剂乳孢素对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蛋白酶体抑制剂乳孢素对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小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e ischemia reperfusion,IIR)除发生于肠道及其系膜血管自身疾病外,还可继发于多种临床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引起全身系统性损伤,而肝脏则是缺血再灌注的最直接器官。本课题旨在研究IIR后肝损伤机制及蛋白酶体抑制剂乳孢素对IIR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在分子水平为乳孢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1)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2)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3)低剂量乳孢素预处理组(0.2mg/kg);(4)高剂量乳孢素预处理组(0.6mg/kg)。I/R组及乳孢素预处理组用无创小血管夹夹闭肠系膜上的动脉(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1h,再灌注4h,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乳孢素预处理组术前1h腹腔内注射乳孢素;阴性对照组仅进行剖腹术及SMA分离术。再灌注结束,取血,肝和肠组织。检测:(1)肝、肠损伤指标:肝ALT、AST和LDH水平的测定,光镜下观察小肠和肝组织学改变;(2) 20S蛋白酶体活性; (3)中性粒细胞激活相关指标:肝组织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活力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decule,ICAM-1)表达情况;(4)肝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1)组织形态学见肝组织有明显病理损伤,表现为肝组织水肿、出血和炎性粒细胞浸润。(2)肝功血清酶学检测:AST、ALT和LDH均显著升高(p<0.05,p<0.01,p<0.05);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3)肝组织MPO水平显著升高(p<0.05);20S蛋白酶体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ICAM-1和NF-κB表达均显著增强。2、采用乳孢素预处理后,与I/R组相比,0.6mg/kg乳孢素预处理组:(1)组织形态学见肝、肠损伤程度明显减轻。(2)肝功能改善,表现为血清AST、ALT和LDH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5,p<0.05)。(3)肝、肠组织过氧化损伤及白细胞浸润减轻,表现为肝脏MPO含量减少(p<0.05); 20S蛋白酶体活性降低(p<0.01)。(4)肝组织中ICAM-1和NF-κB表达减弱。结论:(1)小肠缺血再灌注可以导致严重的肝损伤;(2)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机制复杂,其发生和发展与NF-κB激活有关;(3)乳孢素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4)蛋白酶体抑制剂乳孢素通过抑制20S蛋白酶体、NF-κB的活性,抑制ICAM-1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论文目录

  • 一、正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材料和方法
  • (五) 结果
  • (六) 讨论
  • (七) 结论
  • (八) 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蛋白酶体抑制剂乳孢素对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