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研究与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研究与分析

论文摘要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里,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2006年年底的一次讲座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的话颇具概括性,他说,“假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当前宏观、金融形式的基本特点,毫无疑问应该是流动性过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教授更是下了断语:“抑制流动性过剩将是2007年中央银行货币调控的第一要务。”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还提出,2007年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改进金融宏观调控,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而且2007年初,流动性过剩问题被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2007年4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指出把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作为当前以至全年宏观调控的重点。有关专家认为,今年中央政府可能会进行综合改革,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体系。在这个背景下,对我国商业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表现、影响、成因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其提出解决的建议正是本文写作目的所在。本文先对现有的文献进行综述,根据现有的文献来看,很多文章都没有就流动性本身进行一个清楚的界定就展开了讨论。由于“流动性”自身含有多层意思,如果直接进入分析,难免会引起一些误会,所以本文决定首先以“流动性”的一个合理而清晰的界定开头,在此基础上定义流动性过剩。然后从量化的角度,选定货币供应量、存贷差和存贷比、超额准备金作为分析对象,结合历年数据和指标来考察分析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状况,通过分析比较各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得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确实存在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流动性过剩无疑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削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也使社会资金利用效率降低、冲击我国资本市场甚至隐含金融危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流动性过剩也是我们要抓住的一次机遇,充分利用流动性过剩,发挥流动性过剩的积极影响,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以及扩大资本市场的规模和结构、提升产业升级和扩大公共服务、调整资产结构,拓宽运用渠道,创新业务品种等。接下来讨论了引起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首先分析了外汇储备对我国流动性的影响,持续的贸易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使得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由于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而投放的基础货币也相应地大幅增加,这是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接下来分别介绍了储蓄率过高、金融市场不发达、不良贷款大量剥离和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转变、银行内部控制的原因和银行持有的非金融机构的有价债券的总量不断增长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完这些原因的基础上,认为除了外汇储备和银行持有的非金融机构的有价债券两个原因外,其它原因都可视为是政策体制方面的原因,不易度量。对这两个变量与表示流动性水平的存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外汇储备和银行持有的非金融机构的有价债券是存差不断扩大的原因,这个结论也验证了我们前面对这两个变量的定性分析。现有文献中给出了很多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方法,本文在借鉴这些方法的基础上,认为抑制流动性过剩大致可以从两个角度展开,即从源头上减少流动性的来源和从出路上疏导流动性过剩。源头上减少流动性主要是加强外汇储备管理。而出路上疏导流动性过剩主要在以下方面完善:增加国内需求、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转换商业银行经营理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理论意义
  • 1.2 选题使用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文章结构
  • 第2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研判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概念
  • 2.1.2 流动性过剩不等于流动性能力过剩
  • 2.2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考察
  • 2.2.1 货币供应量
  • 2.2.2 存贷差和存贷比
  • 2.2.3 超额存款准备金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影响
  • 3.1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正面影响
  • 3.1.1 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以及扩大资本市场的规模和结构
  • 3.1.2 提升产业升级和扩大公共服务
  • 3.1.3 有利于调整资产结构,拓宽运用渠道,创新业务品种
  • 3.2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负面影响
  • 3.2.1 过渡竞争,增大利率风险,降低银行盈利能力
  • 3.2.2 削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
  • 3.2.3 社会资金利用效率降低
  • 3.2.4 冲击我国资本市场并引起资产价格泡沫
  • 3.2.5 隐含金融危机
  • 第4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分析
  • 4.1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定性分析
  • 4.1.1 外汇储备不断增长
  • 4.1.2 储蓄率过高
  • 4.1.3 金融市场不发达
  • 4.1.4 不良贷款大量剥离和商业银行经营理念、方式的转变
  • 4.1.5 银行内部控制方面的原因
  • 4.1.6 银行持有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总量不断增长
  • 4.2 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实证分析
  • 第5章 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对策
  • 5.1 从加强外汇储备管理方面解决流动性过剩
  • 5.2 增加国内需求,促进居民消费,适当降低储蓄率
  • 5.3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银行业发展
  • 5.4 转换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效果研究[J]. 上海金融 2019(12)
    • [2].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敞口异质性分析[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20(01)
    • [3].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 西部金融 2019(12)
    • [4].地方政府债券对上市地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5].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和改进途径探索[J]. 中国商论 2020(19)
    • [6].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中国物价 2019(12)
    • [7].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及影响因素[J]. 辽宁经济 2016(11)
    • [8].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挑战[J]. 经济师 2017(02)
    • [9].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创新研究[J]. 中国商论 2017(05)
    • [10].商业银行流动性简析——以我国三大行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0)
    • [11].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探析[J]. 时代金融 2017(20)
    • [12].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6(08)
    • [13].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实证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 2015(02)
    • [14].新常态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J]. 金融经济 2015(08)
    • [15].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和统计监测研究[J]. 上海金融 2015(08)
    • [16].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析[J]. 智富时代 2016(12)
    • [17].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原因实证研究[J]. 大众投资指南 2017(09)
    • [18].存款保险制度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分析[J]. 智富时代 2016(08)
    • [19].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及建议[J]. 智富时代 2015(09)
    • [20].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实证研究[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04)
    • [21].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变化和政策建议[J]. 管理观察 2013(30)
    • [22].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J]. 经济视角(上) 2013(07)
    • [2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J]. 上海金融 2020(02)
    • [24].央行缩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J]. 时代金融 2018(27)
    • [25].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资本监管与盈利能力[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7(03)
    • [26].浅议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 河北金融 2016(09)
    • [27].央行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关系的实证研究[J]. 金融经济 2015(18)
    • [28].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2)
    • [29].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金融经济 2014(20)
    • [30].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探析[J]. 商 2013(05)

    标签:;  ;  ;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研究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