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中控制形态结构建成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水稻中控制形态结构建成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论文题目: 水稻中控制形态结构建成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植物学

作者: 张淑红

导师: 孙崇荣,罗达

关键词: 水稻,花序,转基因,异位过量表达,茎居间分生组织,突变体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研究工作以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为材料,研究水稻中一些重要发育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在水稻个体发育的三维形态结构建成中的作用。 利用同源基因克隆策略,结合筛选基因组文库和RT-PCR的方法,在水稻中克隆了Oscenl、Oscen2和Oscen3基因。这三个基因在DNA序列水平具有同源性,基因结构也很相似,都是由四个外显子和三个内含子组成。根据GCG推测,Oscen1、Oscen2和Oscen3的cDNA均编码一个173个氨基酸的蛋白:OSCEN1与OSCEN2有96.5%的同源性;OSCEN1与OSCEN3有89.6%的同源性;OSCEN2与OSCEN3的同源性是88.4%。三个基因编码的蛋白与金鱼草Cen基因编码的蛋白和拟南芥Tfl1基因编码的蛋白都有约80%的同源性,它们同属于一个PEBP蛋白质家族,该蛋白家族在真核生物中有保守性。 RT-PCR结果显示Oscen1基因在水稻的各种组织中都表达,但RNA原位杂交实验未检测到Oscen1具有特异表达区域。同时,RT-PCR结果显示Oscen1是一个可变剪切的基因,其中第一种剪切方式得到的cDNA具有一个较长的读码框,可以编码正常的OSCEN1蛋白;第二种剪切方式得到一个短的cDNA,读码框只编码38个氨基酸。RT-PCR结果显示Oscen2在水稻的各种组织中都表达,但利用RNA原位杂交,可以发现Oscen2在水稻的特定器官和组织中表达:Oscen2在生殖生长时期的茎居间分生组织中有强的表达;在叶和茎的维管束里表达,在中胚轴、不定根原基、中胚轴和不定根原基相连的维管束中也有表达。RNA原位杂交结果显示,Oscen3基因在营养期和生殖期的叶原基的基部表达;在侧芽中的幼叶原基中也有很强的表达;另外在不定根原基的维管束中也表达。在各发育时期的顶端分生组织,以及枝梗原基和花器官原基中均未检测到Oscen1、Oscen2和Oscen3的表达。对Oscen1、Oscen2以及Oscen3时空表达模式的研究提示,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很可能与水稻植株的基本结构,如茎节居间分生组织、叶原基和维管束等的发育有关,而与花序和花芽的发育无关。 利用转基因技术,在拟南芥和水稻中研究了Oscen1和Oscen2基因的功能。把Oscen1和Oscen2在拟南芥中异位过量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与35S::TFL1转化拟南芥的表型类似,表明Oscen1和Oscen2是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基因;也表明OSCEN蛋白与TFL1蛋白在生化功能上相当保守。 在水稻中得到了表型稳定遗传的Oscen1和Oscen2正义转基因植株。两种转基因植物的表型十分相似:植株矮化,节间长度都缩短,但节的数目增加;同时,抽穗时间推迟;剑叶变长、变宽;花序形态结构改变。转基因水稻的表型表明:1,Oscen1和Oscen2具有冗余的功能;2,Oscen2的功能与节间的居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综述一 高等植物Cen/Tfll及其家族的功能研究进展

1.1 无限花序植物中的花序分生组织属性基因及其家族

1.2 有限花序植物中的Cen/Tfll同源基因及其家族

第二章 综述二 水稻花发育的研究进展

2.1 水稻的花序结构

2.2 水稻开花(抽穗)时间的基因控制

2.3 水稻Flo同源基因Rfl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2.4 水稻MADS-box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以及水稻小花的ABC模型

2.5 水稻KN-1类型基因家族和影响水稻节间发育的OSH15基因

2.6 问题和展望

第三章 实验一 水稻中Cer/Tfll的同源基因—Oscen1、Oscen2、Oscen3的功能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实验二 水稻Ostb1基因的原位杂交分析

第五章 实验三 水稻无小穗突变体fmfp的初步研究和水稻营养、生殖发育阶段的芯片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小麦抗病相关基因的转化及瞬间表达研究[D]. 王华忠.南京农业大学2005
  • [2].水稻小穗不确定性基因LHS1-3和雄蕊雌蕊化基因PS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D]. 李云峰.西南大学2008
  • [3].水稻磷吸收调控若干关键基因的功能研究[D]. 王创.浙江大学2010
  • [4].基于异位表达系统的水稻报告基因表达模式系的创建及控制水稻开花期基因RID1的功能研究[D]. 李才顺.华中农业大学2009
  • [5].玉米全基因组NBS类抗病基因的进化及病原菌诱导表达模式分析[D]. 李晓玉.安徽农业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百脉根花模式建成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 董志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
  • [2].豆科顶端分生组织的发育调控[D]. 郭熙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2
  • [3].水稻中控制形态结构建成的相关基因研究[D]. 胡文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1
  • [4].利用T-DNA插入突变和RNA干涉技术研究水稻基因功能[D]. 彭昊.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 [5].三个与水稻株型相关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克隆[D]. 汪得凯.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 [6].水稻种子发育相关转录因子的分离和功能研究[D]. 叶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
  • [7].水稻开花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 王艳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8].豆科花型发育的分子机理[D]. 冯献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2
  • [9].豆科模式植物百脉根中TCP domai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与花瓣发育的研究[D]. 赵忠.复旦大学2003
  • [10].水稻花序分生组织特异表达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李克贵.复旦大学2005

标签:;  ;  ;  ;  ;  ;  

水稻中控制形态结构建成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