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规划中生态适宜度分析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研究——以浙江省地级城市为例

城市生态规划中生态适宜度分析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研究——以浙江省地级城市为例

论文题目: 城市生态规划中生态适宜度分析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研究——以浙江省地级城市为例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态学

作者: 赵晓慧

导师: 严力蛟

关键词: 生态适宜度,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生态规划,浙江省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己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焦点。如何应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解决城市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广大生态工作者及环保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生态规划来协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之间关系的方式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其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但是作为生态规划基础依据的生态适宜度分析,由于其所涉及的地域复杂性和因素多样性,许多分析方法和体系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之中。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国内外关于生态规划提出的过程及其时代背景,以及生态适宜度分析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2)在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特征基础上,根据国家关于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准,建立了生态适宜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四个基本层次结构:目标层、系统层、因素层和指标层。从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社会生活水平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三个方面选取了36个指标。(3)在对一些常用的评价方法和模型作了一些总结的基础上,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到城市生态适宜度分析中,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影原理,建立了生态适宜度分析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该模型将评价样本及各级质量标准视为矢量,分别向同一矢量(理想样本)进行投影。根据投影值的大小,确定样本所属的适宜度级别及样本间的优劣排序。 (4)以浙江省的9个地级城市: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 台州和丽水为例,在建立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基础上,运用所建模 型对生态适宜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9个地级市生态适宜度投影值排序 依次为:杭州、宁波、绍兴、温州、嘉兴、金华、湖州、台州、丽水。杭州市的 生态适宜度投影评价值最大,则其生态适宜度相对较高。丽水最低。 (5)将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评价得出的结果与使用常用的指数和法以及国家统计局评价得出的结果比较,基本相符。并且,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充分利用了获得的信息,结果直观可靠,能够反映多个因子共同作用于生态系统的综合效应,是多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生态规划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1.1.1.1 生态规划及其发展

1.1.1.2 生态规划的研究现状

1.1.1.3 生态规划的问题分析

1.1.2 生态适宜度相关研究

1.1.2.1 生态适宜度分析及其意义

1.1.2.2 生态适宜度分析研究现状

1.1.2.3 生态适宜度分析的程序

1.1.2.4 研究方法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 建立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2.2 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2.3 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2.3.1 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2.3.2 社会生活水平指标

2.3.3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

第三章 灰色系统理论和与生态适宜度研究的结合点

3.1 灰色系统基本理论

3.2 灰色系统理论和与城市生态适宜度研究的结合点

3.2.1 灰色系统

3.2.2 城市生态系统

3.2.3 城市生态系统的灰色组成

第四章 生态适宜度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分析

4.1 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基本原理

4.2 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计算方法

4.2.1 构造决策集合与评价指标集合

4.2.2 构造评价(决策)矩阵

4.2.3 数据序列的初值化

4.2.4 计算关联系数

4.2.5 构造灰色关联度判断矩阵

4.2.6 计算灰色关联投影值

4.2.7 决策方案优劣排序

4.3 评价指标定权方法

第五章 实证分析—浙江省地级市生态适宜度分析

5.1 浙江省概况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5.3 灰色关联投影评价

5.4 常用的指数和法

5.5 计算结果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1.1 系统的建立了综合评价城市生态适宜度的指标体系

6.1.2 运用定量和定性综合的方法确定了各指标要素影响生态适宜度的权值

6.1.3 首次将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应用于市域范围的生态适宜度评价上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2.1 数据问题

6.2.2 生态因子的选取问题

6.2.3 模型仍需完善

6.3 研究展望

6.3.1 加强对城市生态适宜度基础理论研究

6.3.2 制定适用于不同地区的评价因子

6.3.3 加强城市生态适宜度信息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Ⅰ:灰色关联投影评价模型程序(在Mat lab下运行)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10

参考文献

  • [1].GIS分析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 杜津.天津大学2017
  • [2].“引水入市”工程与城市生态规划的研究[D]. 林丽.新疆农业大学2008
  • [3].城市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D]. 李强.天津大学2004
  • [4].建筑投影的理论与实践探析[D]. 王纲.华中科技大学2013
  • [5].基于敏感性和适宜度分析的长春市区海绵型场地选址研究[D]. 解文龙.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 [6].城市土地生态开发适宜度的评价方法与研究[D]. 张扬.苏州科技学院2008
  • [7].衍—分析建筑投影中的介入、融合与建构[D]. 尹航.大连工业大学2014
  • [8].矿业城市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 姚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 [9].长春市公共空间植物配植设计适宜度研究[D]. 王昕璐.吉林建筑大学2017
  • [10].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用地评定方法与途径[D]. 张瑜.苏州科技学院2007

相关论文

  • [1].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D]. 曹明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 [2].基于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城市生态规划[D]. 李化.四川大学2006
  • [3].灰色关联度的研究与应用[D]. 周秀文.吉林大学2007
  • [4].生态适宜度分析在区域环评中的应用[D]. 乔崟洹.东北师范大学2007
  • [5].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和生态适宜度评价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生态城市规划为例[D]. 沈刚.浙江大学2004
  • [6].房地产投资风险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D]. 柴光文.武汉理工大学2004
  • [7].我国城镇居民住宅负担能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D]. 王延龙.大连理工大学2006
  • [8].区域生态规划的3S技术应用方法研究[D]. 张侃.浙江大学2006
  • [9].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及其在污水处理方案优选中的应用[D]. 李小东.太原理工大学2006
  • [10].城市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D]. 李强.天津大学2004

标签:;  ;  ;  ;  

城市生态规划中生态适宜度分析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研究——以浙江省地级城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