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正常成人膝关节的X线测量参数及临床意义

中国东北地区正常成人膝关节的X线测量参数及临床意义

论文摘要

膝关节置换术是在1860年由Verneil最早提出,但是当时由于手术技术水平、材料等原因,尤其是没有成熟的理论研究支持,所以手术的成功率极低。到了上世纪50年代铰链式人工关节的诞生使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真正使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全世界推广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成果产生现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形成并推广。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TKA,但是手术效果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一方面因为手术条件、术者技术与经验和国外有差距,另一方面假体的设计是根据国外人群膝关节参数而设计的,是否符合国人膝关节还是未知。研究国人膝关节参数对选择,设计、制造更符和国人膝关节的假体有巨大帮助。目的:利用x线片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一定样本量的国人正常膝关节进行骨形态测量和相关分析研究,得出东北地区国人膝关节的相关参数的正常值范围,并探讨此方法在全膝置换术及膝关节假体设计中的意义,从而对手术及人工膝关节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正常东北地区成人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在X线片上测量:股骨髁宽、股骨内侧髁宽、股骨外侧髁宽、X线正位片髁间窝最高点到股骨内外髁最低点连线的距离、股骨髁间窝宽、股骨内侧髁高度、股骨外侧髁高度、胫骨平台宽、胫骨内侧平台宽、胫骨外侧平台宽、胫骨平台下10mm处胫骨宽、髌骨宽、髌骨高、髌骨厚、股胫骨角、胫骨内侧平台倾角、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胫骨内侧平台最低点到腓骨头距离。对所得结果按男女分组及左右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建立东北地区国人正常膝关节相关参数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测量数据采用t检验和配对资料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股骨髁宽71.82±4.51、股骨内侧髁宽25.46±2.23mm、股骨外侧髁宽24.47±2.25mm、X线正位片髁间窝最高点到股骨内外髁最低点连线的距离8.05±0.99mm、股骨髁间窝宽20.55±1.65mm、股骨内侧髁高度39.38±2.93mm、股骨外侧髁高度37.07±3.45mm、胫骨平台宽72.80±4.48mm、胫骨内侧平台宽24.98±1.93mm、胫骨外侧平台宽26.78±2.62mm、胫骨平台下10mm处胫骨宽69.44±3.63mm、髌骨宽45.70±3.51mm、髌骨高41.25±3.01mm、髌骨厚20.19±1.41mm、股胫骨角174.6°±1.99、胫骨内侧平台倾角8.22°±1.82°、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4.24°±0.94°、胫骨内侧平台最低点到腓骨头距离8.22±1.82mm。结论:东北地区国人左膝与右膝在股骨髁宽、股骨内侧髁宽、股骨外侧髁宽、X线正位片髁间窝最高点到股骨内外髁最低点连线的距离、股骨髁间窝宽、股骨内侧髁高度、股骨外侧髁高度、胫骨平台宽、胫骨内侧平台宽、胫骨外侧平台宽、胫骨平台下10mm处胫骨宽、髌骨宽、髌骨高、髌骨厚、股胫骨角、胫骨内侧平台倾角、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胫骨内侧平台最低点到腓骨头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但男性与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值小于0.05。在设计膝关节假体时应该注意男女差异。与国外所研究出数据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值小于0.05,因此在运用进口人工假体时注意人种的差异,选择合适中国人种的假体是有必要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样本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总体样本X线测量结果
  • 3.2 男性膝关节X测量指标统计学结果见表3.2
  • 3.3 女性膝关节X测量指标统计学结果见表3.3
  • 3.4 左侧膝关节X测量指标统计学结果见表3.4
  • 3.5 右侧膝关节X测量指标统计学结果见表3.5
  • 第4章 讨论
  • 4.1 内侧胫骨平台最低点到腓骨头距离测量的意义
  • 4.2 身高与体重对于膝关节参数的影响
  • 4.3 人体股骨与胫骨参数存在个体差异
  • 第5章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中国东北地区正常成人膝关节的X线测量参数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