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经济绩效研究 ——基于边界管理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我国国债经济绩效研究 ——基于边界管理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论文摘要

国债“边界”问题专题研究在国债理论研究文献中比较少见,从国债经济边界的视角来评价国债经济绩效也是首次,它拓展了国债经济绩效研究的视野。 本文突破了传统的以“临界值”概念来研究国债“边界”问题思路。国债宏观调控,不仅存在着发行数量“临界值”,也存在着受制度约束的行为边界和提升管理绩效的最佳操作路径边界,“边界”的管理质量将直接影响国债经济绩效的发挥。因此,本文从国债经济边界的视角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了国债“边界”管理对国债经济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我国国债经济绩效的政策途径。全文共有九章,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第1章和第2章组成,属于概述性质。第1章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动机、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的阐述,提出问题,总括全文,为整体的研究奠定基础。第2章为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总结和分析,明确本文要研究的方向和可以进行创新性研究的空间。 第二部分由第3、4、5、6、7、8章组成,主要是基于国债经济边界视角深入研究和评价各种国债“边界”管理对国债经济绩效的影响。第3章,通过构建政策可能性边界和社会偏好无差异曲线,寻求最佳政策操作路径,从理论和实证上对我国国债政策反应绩效进行评价。第4章,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求解国债政策“深入”和“退出”边界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评价我国通货紧缩时期积极财政政策决策的绩效。第5章和第6章,主要以我国国债“赤字管理”制度安排下出现的国债预算“灰色”边界为突破口,研究我国政府预算行为,探索提高我国国债预算绩效和财政预算超收资金使用绩效的政策路径。第7章,分析不同政绩偏好的决策者所选择的国债政策类型对国债规模边界管理的影响,利用理论推导出的结论实证分析评价我国近年来国债政策类型选择的绩效。第8章,主要是阐述国债的经济效力——国债乘数,从理论和实证上验证必须把握国债项目资金使用边界,确保国债项目资金拉动“内需”及启动民间投资。 第三部分为第9章,结论与展望部分,是论文的一个总结性章节。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探讨提高我国国债经济绩效的政策途径,并对后续研究作了展望。 本文在多数章节中,均有自己独到观点和结论,主要创新点和研究结论如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国债及国债经济绩效概念界定
  • 1.2.2 国债经济边界概念界定
  • 1.2.3 边界管理概念界定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成果
  • 1.6 本文研究创新点
  • 2 国债“边界”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 2.1 经济学视角的国债规模边界文献综述
  • 2.1.1 “零”国债规模论
  • 2.1.2 国债规模边界中性论
  • 2.1.3 国债规模边界有界论
  • 2.1.4 国债规模边界无限论
  • 2.1.5 经济学视角的国债规模边界观点评述
  • 2.2 政治学视角的国债规模边界文献综述
  • 2.2.1 政治学视角的国债规模边界观
  • 2.2.2 政治妥协下不断扩张的国债规模边界:美国的实践
  • 2.2.3 政治学视角的国债规模边界观点评述
  • 2.3 国债政策环境边界文献综述
  • 2.3.1 国债政策环境边界文献综述——国外部分
  • 2.3.2 国债政策环境边界文献综述——国内部分
  • 2.3.3 国债政策环境边界观点评述
  • 2.4 国债发行区域和资金使用边界文献综述
  • 2.4.1 国债发行区域和资金使用边界文献回顾
  • 2.4.2 国债发行区域和资金使用边界观点评述
  • 3 基于国债政策边界分析的国债政策反应绩效评价
  • 3.1 引言
  • 3.2 国债逆周期宏观调控作用机理
  • 3.3 宏观调控下的公众社会偏好无差异曲线
  • 3.4 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原则及其政策可能性边界
  • 3.4.1 正价格冲击下的政策选择原则及其政策可能性边界
  • 3.4.2 负价格冲击下的政策选择原则及其政策可能性边界
  • 3.4.3 价格冲击动态调整中的政策可能性边界
  • 3.5 治理价格冲击的最优政策选择
  • 3.6 价格冲击下的国债政策路径取向
  • 3.7 利用政策可能性边界提高国债经济绩效措施建议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国债支出最优边界分析的积极财政政策绩效评价
  • 4.1 引言
  • 4.2 积极财政政策举债使居民社会福利效用边界扩张漂移
  • 4.3 政府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4.4 增加政府支出“引致”民间投资理论分析
  • 4.5 国债融资增加政府支出边界管理政策取向
  • 4.6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理论分析
  • 4.7 通货紧缩换位时期我国国债政策“淡出”实践评价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国债预算“灰色”边界分析的国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 5.1 引言
  • 5.2 我国财政预算中的国债“灰色”边界及其绩效实证分析
  • 5.2.1 基于国债供需均衡分析的国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 5.2.2 财政预算超收使用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5.3 影响我国国债预算绩效的原因分析
  • 5.4 提高政府预算绩效路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财政预算超收分析的国债管理绩效评价
  • 6.1 财政盈余或赤字下的国债发行规模选择的理论模型
  • 6.2 我国财政预算超收经济内涵实证分析
  • 6.2.1 国债政策与财政预算超收
  • 6.2.2 我国结构性财政预算超收估算
  • 6.2.3 国债政策作用于经济运行效力的实证分析
  • 6.4 财政预算超收下的国债发行规模管理绩效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政绩效用分析的国债政策类型选择绩效评价
  • 7.1 政绩效用视角的国债规模边界管理问题提出
  • 7.2 最佳债务规模边界与经济增长的简单模型
  • 7.3 政绩偏好与国债管理的动态均衡分析
  • 7.4 政绩偏好与国债管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 7.5 实证分析结论解释及政策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8 基于国债乘数分析的拉动“内需”及启动民间投资绩效评价
  • 8.1 引言
  • 8.2 开放经济环境下国债乘数模型
  • 8.3 国债投资拉动需求边界管理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 8.3.1 国债乘数“漏损”下的国债经济效力理论分析
  • 8.3.2 实践中的我国国债项目资金乘数“漏损”
  • 8.4.我国国债乘数经济效力实证分析
  • 8.4.1 国债乘数参数估算
  • 8.4.2 国债乘数“漏损”计算及其结论解释
  • 8.5 提高国债乘数政策路径
  • 8.5.1 立法界定国债项目资金使用边界
  • 8.5.2 以国债项目资金政府采购“挤入”民间投资
  • 8.6 本章小结
  • 9 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基于边界管理视角的国债经济绩效理论与实证分析结论
  • 9.1.1 国债政策抉择中的经济边界及其管理绩效理论与实证结论
  • 9.1.2 国债运行过程中的经济边界及其管理绩效理论与实证结论
  • 9.1.3 国债管理中经济边界及其绩效研究结论
  • 9.2 提高我国国债经济绩效政策建议
  • 9.3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一览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收藏“老国债”[J]. 集邮博览 2013(07)
    • [2].马克思主义国债思想与我国国债实践[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20(01)
    • [3].我国国债二级市场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鸡西大学学报 2013(03)
    • [4].对我国国债拍卖发行的融资成本的实证分析[J]. 财政研究 2009(01)
    • [5].我国国债二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04)
    • [6].我国国债风险问题研究[J]. 新经济 2016(24)
    • [7].我国国债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研究[J]. 大众商务 2010(10)
    • [8].我国国债二级市场发展的制度经济学思考[J]. 理论探讨 2011(04)
    • [9].论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J]. 企业经济 2008(09)
    • [10].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研究[J]. 财政研究 2015(01)
    • [11].我国国债市场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3(06)
    • [12].创新我国国债的管理制度[J]. 中国证券期货 2010(09)
    • [13].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研究[J]. 商业经济 2008(03)
    • [14].试论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J]. 当代财经 2013(01)
    • [15].关于对我国国债管理与改革的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10)
    • [16].我国国债信用风险分析[J]. 经济学动态 2012(10)
    • [17].国债——宏观调控的新武器——基于我国国债发行量的实证分析[J]. 财政研究 2008(04)
    • [18].论完善我国国债市场[J].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8(09)
    • [19].我国国债风险定量分析与风险防范机制研究——基于近十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J]. 市场论坛 2018(10)
    • [20].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研究[J]. 时代金融 2016(15)
    • [21].运用非均匀三次B样条拟合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J]. 大学数学 2014(02)
    • [22].我国国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治理策略分析[J]. 市场研究 2013(05)
    • [23].我国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检验[J]. 财政研究 2011(02)
    • [24].当前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09(02)
    • [25].浅析发展和完善我国国债二级市场[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06)
    • [26].浅析我国国债现状与前景[J]. 全国流通经济 2018(32)
    • [27].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实证分析[J]. 铜陵学院学报 2014(02)
    • [28].我国国债市场功能分析及发展策略[J]. 学术交流 2011(02)
    • [29].关于我国国债市场交易周期形态特点的分析[J]. 中国货币市场 2009(08)
    • [30].我国国债运行结构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研究[J]. 理论界 2008(11)

    标签:;  ;  ;  ;  ;  

    我国国债经济绩效研究 ——基于边界管理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