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一、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张莹,姜利利,付嫱,毕研杰,赵若辛,白慧敏,周体[1](2018)在《两种血管通路装置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ower PICC)与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CV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CVC组30例和Power PICC组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液体流速及细胞植入时间。结果在置管时间[(18.47±4.44)min比(14.43±1.72)min,t=3.719,P<0.001]、并发症[6.67%(2/30)比30%(9/30),χ2=48.445,P=0.002]及流速方面CVC组和Power PI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穿刺成功率及干细胞植入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wer PICC置管时间优于CVC,置管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VC,流速及细胞植入时间均能满足移植过程需要,可以取代CVC应用于血液病移植治疗。

孙春红,姚建娜,王婧,卢蓉,王晓宁,郭彩利,贺鹏程[2](2017)在《单腔PICC、双腔PICC及CV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效果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单腔、双腔PICC及CV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根据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不同,分为单腔PICC组(A组),双腔PICC组(B组)及锁骨下双腔CVC组(C组),对比三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PICC组(A组和B组)在置管安全性、留置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上优于双腔CVC组(P<0.05);双腔CVC组局部血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而PICC组在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CVC组(P<0.05)。结论:与锁骨下CVC及单腔PICC相比,双腔PICC既能满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同时输注两路液体的需求,且有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导管留置时间长的优点,值得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推广应用。

王清羽,张慧,史黎[3](2015)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中心静脉置管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中心静脉置管(CVC)临床护理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3期)、SCI、Medline(OVID)、PubMed、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等数据库,收集关于PICC与CVC在临床应用中相关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7月。由两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个研究,共4 213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PICC组首次置管成功率高于C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5,95%CI(1.02,1.29),P=0.02];PICC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C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7.56,95%CI(2.85,20.09),P<0.000 1];CVC组气胸发生率[RR=0.25,95%CI(0.10,0.61),P=0.003]、导管感染发生率[RR=0.52,95%CI(0.34,0.80),P=0.003]、局部动脉损伤发生率[RR=0.18,95%CI(0.07,0.49),P=0.000 8]、置管切口感染发生率[RR=0.38,95%CI(0.16,0.89),P=0.03]均高于PICC组;两组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及置管操作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ICC比CVC具有插管后并发症少、导管利用时间长的优点,虽然,首次插管成功率比较有差异,但两组异质性较大,解释需谨慎。

臧昕昭,张瑞丽,张娟利,魏丽利[4](2014)在《双腔Power PICC在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双腔Power PICC在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12月留置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锁骨下中心静脉)进行移植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1月2013年3月留置双腔Power PICC进行移植的3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输注干细胞及药物所需时间、置管费用、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等之间有无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输注干细胞及药物所需时间、置管费用、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腔Power PICC在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中能保证药物和造血干细胞顺利输注,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费用,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对护士的认可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朱彩霞[5](2014)在《PICC与CVC在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CVC)在胰腺炎患者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减少静脉营养患者并发症及再次静脉穿刺发生率的方法,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胰腺炎需行静脉营养支持的患者,分为两组,50例PICC置管为A组,50例CVC置管为B组,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穿刺并发症。结果与B组相比,A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导管留置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A组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堵塞、周围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感染,B组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相关感染和误入动脉,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和CVC置管有各自的优缺点,与CVC置管相比,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的置管方法,对于需较长时间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PICC置管具有独特的优势。

周正华,李泉,汤雪英,赵晓勇,肖华[6](2013)在《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1]的患者已失去正常人的某些生理功能而仅仅保留一些植物所具有的功能,如呼吸、新陈代谢等生长和发育功能,但没有意识,不能与外界进行感情沟通,没有指令性动作,这种状态持续达1个月及以上称之为持续性植物状态。由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病程长,多有营养不良,治疗时间长,输液时间也长的特点,因此建立

甘海洁,黎容清,雷奕[7](2013)在《PICC和CVC在肿瘤化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VC)2种置管方式在肿瘤化疗中应用的差别。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关于PICC与CVC在肿瘤化疗中应用的相关研究,采用Jadad量表对所有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质量评价,运用统计学软件Stata对13项观察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6项研究,共4920例患者,其中PICC组2349例,CVC组2571例。PICC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时间、平均导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优于CVC组。PICC组的血气胸发生率、误入动脉发生率、导管感染发生率均低于CVC组,但静脉炎发生率高于CVC组。结论 PICC具有操作简便,留置管时间长,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

季实红[8](2012)在《PICC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文中提出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对50例肿瘤患者实施了PICC置管技术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结果:PICC置管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帮助,同时节约了人力和减少了工作量,使临床护理中的好技巧得以推广。结论:PICC置管者需要承收一定的心理压力,置管者需要经过培训,熟练掌握后方可实行。

葛永春,王尚前,邵国安,陈良英[9](2011)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国内所有已经发表的有关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VC)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分析这两种置管方法在临床中应用的利弊。方法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有关干预试验的研究方法,采用GRADE3.5.1软件对所有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2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PICC单次置管成功率高于C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1,95%CI(1.01,1.45);P=0.04];PICC组导管感染率低于C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3,95%CI(0.12,0.89);P=0.03];PICC组误入动脉的发生率低于C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1,95%CI(0.03,0.49);P=0.004];而PICC组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CVC组[RR=4.17,95%CI(1.42,12.29);P=0.01];两组气胸、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导管尖端异位、导管口渗漏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时间、导管留置时间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具有单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置管时间长等优点,可以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是本研究纳入的所有研究的质量级别较低,高级别的研究纳入后是否可以逆转本研究的部分结果不得而知,期待高级别的文献研究进一步证实。

李兰花[10](2011)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传统锁骨下静脉置管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改变,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恶性肿瘤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治疗各类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是化疗。临床主要的给药途径是静脉输液。反复的静脉输液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同时,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将对血管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如果操作不当,一旦化疗药物外渗,将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甚至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肿瘤病人的化疗给药方式变得多样且不断更新。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走过了近500年的曲折历程,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目前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现在美国的住院病人,90%需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在中国输液治疗已达到近100%,其中包括给与抗生素,补水,化疗,补充电解质,止痛药,各种营养液,或多项综合治疗。治疗师每天接触500多种不同的静脉药物,液体或血液产品。患者的静脉环境从最好到最坏,并随时改变。因此,建立一个可靠的静脉渠道成为每日的挑战。为此治疗师要明确认识到为什么传统的静脉渠道常常失败,护士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及早为患者做静脉评估,及早选择妥当的中心静脉来为患者进行下一步治疗。因此,建立一个可靠的静脉渠道成为每日的挑战。近20年来,国内外静脉输液方式、使用材料、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一种变革。静脉穿刺输液工具也在不断变化。先后经历了头皮钢针,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静脉输液港等。目前在化疗病人中,选择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药物的输注已被认为是化疗血管通路的最佳选择,但由于气胸、损伤动脉、感染、脱管等并发症以及需要较复杂的操作,使临床医生在使用时有所顾虑。因此,必须寻找一种更合理、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所以,中心静脉置管的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外周置入中心静脉技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PICC)由1992年德国医生Forssmaon首次使用,因其方便、有效、安全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于上世纪末传入我国。它使用的材料是新型聚氨基甲酸乙酯,对血管刺激小,静脉留置时间可长达2年之久,常用于肿瘤病人的化疗、血液透析内瘘形成前患者短时间透析通路、腹部肿瘤手术患者及完全胃肠外营养。该技术是维持静脉通畅及预防静脉炎的有效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的患者。现已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欢迎。优点:创伤小,并发症少,无生命威胁,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因此更受临床青睐。研究目的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与传统的锁骨下静脉置管(under collarbon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在恶性肿瘤病人中长期应用的方便性、优越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各方面的利弊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07年6月-2010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首次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共25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符合插管条件和标准且有插管意向的,单日入院的154例选择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设为实验组,双日入院的96例选择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CVC)设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均实行知情同意的原则,置管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分别记录两组病人置管所需平均时间、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完成大剂量输液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济效益分析及病人对置管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在置管总成功率上无显着差异P>0.05;但在一次置管成功率上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21%,对照组为76%p<0.01有显着差异;实验组-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置管所需时间实验组为13±2.5分,对照组为19±4.5分,p<0.01差别有显着意义,试验组置管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48.63%,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46.88%P>0.05无显着差异;但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7.53%,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21%P<0.01差别有显着意义,实验组静脉炎高于对照组;堵管的发生率试验组为22.08%,对照组为7.29%P<0.01存在明显差异,试验组堵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异位试验组为4.6%,对照组为0%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在血气胸、误入动脉、局部血肿等穿刺异常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为5.19%,对照组为18.75%P<0.01差别有显着意义,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病人治疗完成率(即一条静脉导管在规定时间内所完成输液量)试验组为95%,对照组为100%,P>0.05差别无显着意义;两组病人成本效益分析基本持平;病人对置管的满意度实验组为96%,对照组为72%P<0.01对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与对照组。结论与建议PICC可以安全的应用于各类恶性肿瘤病人的化疗、中长期静脉输液、肠外营养及抗菌药物治疗。这种方法不但提供了一种可靠、有效的静脉输液途径,而且可以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可能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实验组较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低,保留静脉通道时间长,使得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恶性肿瘤患者更方便、更安全。由于PICC操作简单,其并发症及危险性明显低于中心静脉置管,因而它在医院的使用更受医务人员和病员的欢迎。

二、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单腔PICC、双腔PICC及CV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材料
    1.3 置管方法
    1.4 置管后护理
        1.4.1 导管维护
        1.4.2 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置管穿刺成功率
    2.2 三组患者导管留置主要并发症比较
    2.3 三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比较
3 讨论

(3)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中心静脉置管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1.1.1研究类型
        1.1.2研究对象
        1.1.3插管途径
        1.1.4结局指标
    1.2排除标准
    1.3检索策略
    1.4评价方法与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检索及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2.2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
        2.2.1静脉炎发生率
        2.2.2导管阻塞发生率
        2.2.3气胸发生率
        2.2.4导管脱落发生率
        2.2.5导管感染发生率
        2.2.6首次插管成功率
        2.2.7置管所致局部动脉损伤发生率
        2.2.8置管切口感染发生率
        2.2.9置管操作时间比较
3讨论
    3.1 PICC与CVC首次插管成功率、留置时间比较
    3.2留置PICC与CVC后并发症比较
    3.3发生并发症的处理
4小结

(4)双腔Power PICC在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材料
    1.3 方法
        1.3.1 导管置入方法
        1.3.2 导管置入的血管路径
        1.3.3置管后的护理及观察
    1.4 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注干细胞时间及费用的比较, 见表2。
    2.2 两组患者置管穿刺情况的比较, 见表3。
    2.3 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见表4。
3 讨论
4 小结

(6)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一般情况
        1.1.2 病因
        1.1.3 检查
        1.1.4 临床表现
    1.2 分组
    1.3 方法
        1.3.1 A组
        1.3.2 B组
        1.3.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PICC组穿刺时间短和成功率高的原因
    3.2 两种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分析
    3.3 导管留置时间

(8)PICC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操作方法
    2.1 用物前的准备工作
    2.2
    2.3 选定静脉
    2.4 置管
3 置管与护理应用
    3.1 一般护理
        3.1.1 PICC置管的禁忌证
        3.1.2 置管前的准备
        3.1.3 在使用置管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1.4 置管后叮嘱患者术侧手臂避免负重, 勿剧烈活动或过度弯曲、伸展
    3.2 并发症的处理
        3.2.1 局部渗血
        3.2.2 机械性静脉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3.2.3 过敏反应
        3.2.4 导管阻塞
        3.2.5 导管异位和脱出
        3.2.6 导管的相关性感染 (CRI) 是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与导管的类型、位置、留置时间及护理质量有关, 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3 拔管的护理
6 体会

(9)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数据库的选择及检索式的制定
    1.4 文献的选取和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3 PICC与CVC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3.1 单次置管成功率
        2.3.2 导管阻塞发生率
        2.3.3 静脉炎发生率
        2.3.4 导管脱出的发生率
        2.3.5 导管感染的发生率
        2.3.6 气胸的发生率
        2.3.7 误入动脉的发生率
        2.3.8 导管尖端异位的发生率
        2.3.9 导管口渗漏的发生率
        2.3.10 置管时间
        2.3.11 导管留置时间
3 讨论
    3.1 概述
    3.2 PICC与CVC并发症比较
    3.3 PICC与CVC置管时间比较

(10)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传统锁骨下静脉置管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资料与方法
质量控制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血管通路装置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临床效果[J]. 王静,张莹,姜利利,付嫱,毕研杰,赵若辛,白慧敏,周体.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8(02)
  • [2]单腔PICC、双腔PICC及CV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效果比较[J]. 孙春红,姚建娜,王婧,卢蓉,王晓宁,郭彩利,贺鹏程. 现代肿瘤医学, 2017(15)
  • [3]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中心静脉置管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 王清羽,张慧,史黎. 循证护理, 2015(02)
  • [4]双腔Power PICC在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 臧昕昭,张瑞丽,张娟利,魏丽利.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09)
  • [5]PICC与CVC在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对照研究[J]. 朱彩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05)
  • [6]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 周正华,李泉,汤雪英,赵晓勇,肖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11)
  • [7]PICC和CVC在肿瘤化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甘海洁,黎容清,雷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02)
  • [8]PICC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J]. 季实红.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02)
  • [9]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 葛永春,王尚前,邵国安,陈良英. 中国全科医学, 2011(36)
  • [10]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传统锁骨下静脉置管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评价研究[D]. 李兰花. 山东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