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艾滋病先导化合物HMOA重要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抗艾滋病先导化合物HMOA重要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论文摘要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人们研究较早且开发较多的一类药物,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该类药物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mu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复制能够起到很强的抑制作用。(+)-2R,5S-9-[2-(羟甲基)-1,3-氧硫杂环戊烷-5-基]-腺嘌呤(HMOA)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其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抗HIV-1 的半数有效浓度为78.9μM,对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大于100μM,对Vero细胞系的半数抑制浓度为大于100μM, 对MT-4细胞系的半数有效浓度为50μg·mL-1,半数抑制浓度为100μg·mL-1。因其具有很好的抗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活性和较低的毒性,在国内外受到医药工作者的广泛瞩目,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本文对抗HIV 先导化合物(+)-2R,5S-9-[2-(羟甲基)-1,3-氧硫杂环戊烷-5-基]-腺嘌呤(HMOA)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对其工艺进行考察。以期为合成HMOA 提供一条工艺简便、成本较低、易于工业化生产的新的合成方法。本文以2,5-二羟基-1,4-二噻烷为起始原料,首次利用自制的硅烷化保护试剂三氟甲基磺酸三甲基硅酯成功地合成了新化合物(2R,5S)-5-(6-氨基-嘌呤-9-基)-1, 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1R,2S,5R)-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酯,收率达82%。此外,在乙酰化反应过程中,避免使用不易后处理的吡啶,简化了分离纯化操作方法。合成路线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体经过单晶培养体系的摸索,得到了单晶,经X 射线衍射检测证明了其立体构型为(2R,5R)-5-乙酰氧基-1,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1R,2S,5R)-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酯。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抗AIDS药物的研究进展
  • 1.1 HIV 的结构与生物学特征
  • 1.1.1 HIV 简介
  • 1.1.2 HIV 致病过程
  • 1.2 目前抗AIDS 药物和治疗方法
  • 1.2.1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
  • 1.2.2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
  • 1.2.3 蛋白酶抑制剂(PIs)
  • 1.3 研究进展
  • 1.3.1 抗HIV 的疫苗
  • 1.3.2 抗HIV 的基因药物
  • 1.3.3 其它
  • 第二章 抗AIDS 先导化合物HMOA 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 2.1 HMOA 的命名及分子结构
  • 2.2 HMOA 合成路线选择
  • 2.2.1 合成方法
  • 2.2.2 合成路线分析
  • 2.3 合成路线设计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2 (2R,5R)-5-乙酰氧基-1,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1R,2S,5R)-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酯(2)的制备
  • 3.3 (2R,5S)-5-(6-氨基-嘌呤-9-基)-1,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1R,2S,5R )-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酯(3)的制备
  • 3.4 三氟甲基磺酸三甲基硅酯(4)的制备
  • 第四章 结构确证
  • 4.1 2的结构确证
  • 4.1.1 质谱(MS)解析
  • 4.1.2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 4.2 3 的结构确证
  • 4.2.1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 4.2.2 核磁共振碳谱的解析
  • 第五章 工艺路线考察
  • 5.1 HMOA 的工艺考察
  • 5.2 3的氨基保护反应
  • 5.3 酯交换反应
  • 5.4 水解反应
  • 5.5 3的工艺考察
  • 5.6 2的单晶培养体系的考察
  • 5.7 4的工艺考察
  • 5.8 3的工艺考察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谱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抗艾滋病复方中单味中药的运用情况分析[J]. 中医学报 2013(02)
    • [2].免费抗艾滋病治疗患者4万余人[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8(04)
    • [3].我国首个自主研发抗艾滋病新药获批上市[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04)
    • [4].天津市2005-2009年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02)
    • [5].中药复方抗艾滋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职业与健康 2009(24)
    • [6].抗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药物和疫苗的开发与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09(01)
    • [7].HIV病毒蛋白质结构研究为开发抗艾滋病新分子药物提供希望[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0(04)
    • [8].FDA批准扩大Prezista的使用范围[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9(01)
    • [9].抗艾滋病新药——利匹韦林[J]. 中国药学杂志 2013(24)
    • [10].GSK携抗艾滋病新药加入国内抗艾市场大战[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5(04)
    • [11].中国学者发现新型抗艾滋病毒蛋白[J]. 家庭医学 2019(05)
    • [12].你知道吗?[J]. 创造 2010(04)
    • [13].免费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政策获显效[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15)
    • [14].新抗艾滋病颗粒剂的提取工艺[J]. 现代中医药 2010(05)
    • [15].转折正在开始[J]. 科技导报 2011(15)
    • [16].香蕉可抗艾滋病[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0(04)
    • [17].抗艾滋病毒中草药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09(10)
    • [18].服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04)
    • [19].中医药抗艾滋病优势的科学分析与前景展望[J]. 中草药 2012(09)
    • [20].吴蓓丽[J]. 科协论坛 2016(08)
    • [21].将慈善完美进行[J]. 缤纷家居 2008(04)
    • [22].树皮内发现抗艾滋病毒物质[J]. 湖北林业科技 2008(03)
    • [23].GML,抗HIV用药新突破[J]. 中国处方药 2009(03)
    • [24].抗艾滋病新药Raltegravir可提升患者CD4细胞计数[J]. 齐鲁药事 2009(09)
    • [25].以CCR5为靶点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0(06)
    • [26].多组分药物相互作用定量评价在抗艾滋病毒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12)
    • [27].美国科学家测定了抗艾滋病和抗癌药潜在靶点CXCR4的结构[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0(05)
    • [28].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规律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10)
    • [29].新发现[J].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2015(10)
    • [30].求存之路——从一场自救运动看泰国抗艾滋病的倡导经验[J]. 中国发展简报 2011(01)

    标签:;  ;  

    抗艾滋病先导化合物HMOA重要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