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政府相互替代的不同模式及其特点的比较研究

市场与政府相互替代的不同模式及其特点的比较研究

论文题目: 市场与政府相互替代的不同模式及其特点的比较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经济学

作者: 刘儒

导师: 白永秀

关键词: 市场,政府,市场经济,顺向替代,逆向替代,模式,转轨

文献来源: 西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出发,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当中出现的市场与政府相互替代的不同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研究基于以下三个背景:一是社会主义国家处在经济或体制的转轨时期;二是发展中国家处在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调整和转轨时期;三是发达国家处在市场与政府及其关系的不断转换和调整时期。本研究不仅具有发展市场经济理论和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除文献综述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市场调节和市场失灵;二是政府、政府调节和政府失灵;三是市场与政府耦合的制约因素与模式选择;四是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顺向替代模式研究;五是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逆向替代研究;六是中国经济转轨的实践透视。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中包含着笔者的创新之处:一是笔者认为市场经济发展经历了或者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和后市场经济。笔者明确提出了“后市场经济”这一概念并作了简要解释;二是市场失灵的本质含义在于揭示市场制度的特征以及市场的不可能,并不包含价值判断的成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证明: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方式,市场体制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最好的体制;三是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看,如同市场存在失灵一样,政府也同样存在失灵,与克服与矫正市场失灵相比较,克服与矫正政府失灵的困难较大,时间较长;四是任何形式的市场经济体制都是市场与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或以某种方式的耦合。市场与政府耦合的程度和方式受一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文化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五是按照不同的时间顺序划分,笔者认为,市场与政府相互补充和相互替代分为顺向替代和逆向替代两种不同模式,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用政府替代市场为顺向替代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过程中用市场替代政府为逆向替代模式。两种不同模式出现的历史背景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实践当中出现和存在不同的问题。笔者在本文中明确提出了“顺向替代模式”和“逆向替代模式”这两

论文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1.2.1 研究方法

1.2.2 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

1.3 本文的创新

2 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文献综述

2.1 古典或新古典学派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理论的述评

2.1.1 古典学派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基本理论

2.1.2 古典学派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理论的评析

2.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理论的述评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基本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理论的评析

2.3 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理论的述评

2.3.1 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基本理论

2.3.2 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理论的评析

2.4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转轨过程中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理论的述评

2.4.1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转轨过程中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基本理论

2.4.2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与转轨过程中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理论的评析

3 市场、市场调节和市场失灵

3.1 市场、市场经济的界定

3.2 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3.3 市场发挥功能的条件

3.3.1 市场发挥功能的自身条件

3.3.2 市场发挥功能的微观条件

3.3.3 市场发挥功能的宏观条件

3.4 市场失灵问题

3.4.1 市场失灵及其界定

3.4.2 市场失灵的基本类型

3.4.3 市场失灵的清单和基本内容

3.5 市场失灵的克服与矫正

3.5.1 克服与矫正市场失灵的主体

3.5.2 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克服与矫正

4 政府、政府调节和政府失灵

4.1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身份与定位

4.2 政府的经济职能

4.2.1 政府经济职能的理论依据

4.2.2 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内容

4.3 政府失灵问题

4.4 政府失灵的克服与矫正

5 市场与政府耦合的制约因素与模式选择

5.1 市场与政府耦合的制约因素

5.2 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边界

5.3 市场与政府耦合的模式选择

6 顺向替代模式:背景、特点和问题

6.1 顺向替代模式出现的背景

6.2 顺向替代模式的特点

6.3 顺向替代模式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7 逆向替代模式:背景、特点和问题

7.1 逆向替代模式出现的背景

7.1.1 转轨中国家(即前社会主义国家)逆向替代模式出现的背景

7.1.2 发展中国家逆向替代模式出现的背景

7.2 逆向替代模式的特点

7.3 逆向替代模式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8 中国经济转轨的实践透视

8.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逆向替代模式

8.2 中国逆向替代模式实践的特色

8.3 立足国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市场政府关系

9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本文的结论

9.2 本文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1-18

参考文献

  • [1].政府经济职能国际比较及实证研究[D]. 杨志国.吉林大学2009
  • [2].论中国政府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作用[D]. 王清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 [3].政府参与的理论探索[D]. 莫衍.吉林大学2005
  • [4].经济民营化条件下县级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研究[D]. 王宇波.华中科技大学2005
  • [5].转轨时期中国政府规制改革研究[D]. 时家贤.辽宁大学2006
  • [6].美国政府经济职能及变化研究[D]. 王晓峰.吉林大学2006
  • [7].转型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机理矫正与机制创新[D]. 徐衣显.中央民族大学2006
  • [8].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基本框架大思路[D]. 李从国.中共中央党校1994
  • [9].西部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研究[D]. 李凯.西北大学2008
  • [10].中国转轨时期的政府规制质量研究[D]. 吴英慧.吉林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 李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 [2].论中国政府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作用[D]. 王清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 [3].转轨经济中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及其演变机制研究[D]. 汪承亮.浙江大学2005
  • [4].政府规制、政府职能与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研究[D]. 于国安.山东大学2005
  • [5].政府职能、国家权力与社会发展[D]. 董亚炜.复旦大学2005

标签:;  ;  ;  ;  ;  ;  ;  

市场与政府相互替代的不同模式及其特点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