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CPU的DDR3系统协同仿真与设计

基于自主CPU的DDR3系统协同仿真与设计

论文摘要

现代高速数字系统设计领域,信号完整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对芯片、封装和系统的设计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的商用服务器系统普遍使用DDR3来提高访存速度与访存带宽,DDR3是典型的并行总线结构,具有更低的电源电压、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等特点。同时也降低了系统噪声容限、减小了数据窗口的时序裕量、增大了相邻网络之间的互扰。芯片、封装以及PCB板级系统的设计都增加了难度,甚至成为限制DDR3传输速率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为了保证DDR3系统达到设计目标并稳定工作,论文对DDR3协议和接口设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实际工程需求,通过多模型、多设计环境下的SI与PI协同仿真,设计实现了基于自主CPU服务器平台的DDR3互连接口。创新性的工作主要有:1)对DDR3系统中的传输链路建立了芯片、封装、PCB和DIMM子板协同仿真的全通道电路模型;2)研究了I/O Buffer的驱动能力、数据信号ODT结构、高速多层板过孔、系统电源网络与目标阻抗、同步开关操作仿真等关键问题,并对影响DDR3时序的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计算;3)搭建测试平台对实际系统进行了信号完整性测试,验证了仿真工作的正确性,为自主CPU设计、PCB板级布局与布线设计提供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和措施。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对服务器平台DDR3系统提供了设计指导,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指标,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DDR系列内存的发展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DDR3 技术特点与协议分析
  • 2.1 DDR3 技术特点
  • 2.1.1 DDR3 性能的提升
  • 2.1.2 DDR3 降低功耗技术
  • 2.1.3 DDR3 信号完整性的提高
  • 2.2 DDR3 电气特性与时序规范
  • 2.2.1 DDR3 电气特性
  • 2.2.2 DDR3 时序规范
  • 2.3 DDR3 协议分析
  • 2.3.1 DDR3 的工作原理
  • 2.3.2 DDR3 的三大时序参数
  • 2.3.3 DDR3 的读写协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DR3 系统混合建模与协同仿真
  • 3.1 DDR3 系统设计目标与设计考虑
  • 3.1.1 DDR3 系统的设计目标
  • 3.1.2 DDR3 系统的板级设计考虑
  • 3.2 DDR3 系统的混合建模与分析
  • 3.2.1 芯片I/O Buffer的建模
  • 3.2.2 芯片封装模型的分析
  • 3.2.3 PCB板级互连模型分析
  • 3.2.4 DIMM子板EBD模型简介
  • 3.3 DDR3 系统Die、Package、PCB协同仿真
  • 3.3.1 高速互连系统SI仿真与设计方法
  • 3.3.2 DDR3 系统Die、Package、PCB协同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DR3 系统SI、PI以及时序设计实现
  • 4.1 DDR3 系统信号完整性设计
  • 4.1.1 DDR3 存储控制器I/O Buffer的选型
  • 4.1.2 DDR3 数据信号ODT策略仿真
  • 4.1.3 多层板Via引起的衰减与时延分析
  • 4.2 DDR3 系统电源完整性设计
  • 4.2.1 PCB板电源平面设计
  • 4.2.2 SSO噪声分析
  • 4.3 DDR3 系统时序分析
  • 4.3.1 DDR3 源同步信号
  • 4.3.2 影响时序的因素评估
  • 4.3.3 DDR3 写操作时序裕量预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DR3 系统信号完整性测试
  • 5.1 DDR3 系统测试准备
  • 5.1.1 DDR3 系统测试平台简介
  • 5.1.2 DDR3 系统测试准备
  • 5.2 DDR3 系统信号完整性测试与仿真验证
  • 5.2.1 DDR3 系统裸板信号完整性测试
  • 5.2.2 DDR3 系统信号噪声测试与仿真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基于CPU卡的门禁系统的设计[J]. 电子技术应用 2017(01)
    • [2].嵌入式系统CPU性能评测技术研究[J]. 信息通信 2017(02)
    • [3].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多周期CPU实验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07)
    • [4].高温对计算机CPU性能影响机理及散热技术分析[J]. 南方农机 2015(08)
    • [5].CPU的正常温度[J]. 老同志之友 2020(07)
    • [6].云环境下基于CPU利用率的能耗测试[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6(02)
    • [7].笔记本电脑CPU使用率100%的原因与解决对策[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23)
    • [8].基于CPU卡的燃气表控制系统设计[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9].虚拟机CPU平台的基本执行环境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10)
    • [10].机组现地控制单元CPU切换不成功的原因及防范[J]. 电力安全技术 2012(09)
    • [11].同方CPU卡安全门禁系统解决方案[J]. 射频世界 2010(03)
    • [12].一种嵌入式CPU功能验证平台的设计[J]. 电子器件 2009(01)
    • [13].基于多核CPU的并行计算设计[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14].CPU载波预付费电能表的应用及前景[J]. 电测与仪表 2009(10)
    • [15].多CPU结构数控系统的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 [16].谈笔记本电脑的CPU和主板[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10)
    • [17].CPU卡预付费电能表相关技术和使用[J]. 华北电力技术 2008(06)
    • [18].一种基于收敛策略的国产CPU性能测试模型[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20(01)
    • [19].一种变电站测控装置CPU使用率精确计算方法研究与实现[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7(02)
    • [20].CPU温度测量及其应用启示[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26)
    • [21].一种任意时间片长度对CPU上下文切换代价影响消除的新方法[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5(02)
    • [22].基于国密CPU卡的门禁管理系统设计[J]. 智能建筑 2013(03)
    • [23].一种基于国密算法CPU卡的门禁系统方案的设计[J]. 电子设计工程 2012(03)
    • [24].基于双CPU的带式输送机保护控制系统的研究[J]. 煤矿机械 2012(03)
    • [25].机组现地控制单元CPU切换不成功的原因及影响[J].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12(04)
    • [26].多核CPU下基因库的多种群遗传算法[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1(08)
    • [27].基于双CPU的智能汽车行驶记录仪[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0(06)
    • [28].基于双CPU的中频电源设计[J]. 移动电源与车辆 2010(04)
    • [29].基于双CPU控制的低压馈电开关保护器的设计[J]. 煤矿机械 2009(03)
    • [30].多功能CPU卡应用第一例——沈阳市“城市一卡通”[J]. 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 2009(02)

    标签:;  ;  ;  ;  ;  

    基于自主CPU的DDR3系统协同仿真与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