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冲突到变革 ——对“微博时代”中传统纸质媒体的思考

从冲突到变革 ——对“微博时代”中传统纸质媒体的思考

论文摘要

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快速占据了人们的眼球,它“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中,掀起了中国信息传播的微博热。而2011年是无可争议的微博崛起年。在这年,微博作为新兴的传播方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还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重大的公共事件,人们开始用简洁的方式通过微博发表观点;对于突发性事件,公众也能第一时间将所知的信息发布出来。随着门户网站的不断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产品,快速发展起来并逐渐走向成熟。相比较传统的博客,作为年青一代的微博,它具有即时性、开放性和传播形态多样化的优势,并且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了起来,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企业、公众人物纷纷开通微博。微博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是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微博在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常常会给人们带来许多不容小觑的问题,需要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从目前的微博使用情况来看,传统纸媒的微博使用包括媒体人个人的微博和媒体机构的微博。媒体人纷纷开微博,通过微博搜集信息并发表观点;而如今也已有数千家媒体机构入驻微博,并获得了广大受众的密切关注。开通微博对传统纸媒来说,可以有效地引导受众从媒体微博进入母媒体,为受众进入母媒体提供链接与通道。微博的传播方式不同于传统纸质媒体,它独特的传播模式也给每一个普通民众带来了上台表现的机会,使得他们成为不再仅仅是接受信息的单一受众身份,变成亦可以发送新闻的“大众记者”。这些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关注他人并被他人关注、转发以及评论等微博的功能,在平台上平等发声。在这样的平台中,不存在绝对的传播者,也不存在绝对的受传者,受传之间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这种平等的特性,让“沉默的大多数”感受到了民主。因此,大众变得愈加积极,他们开通微博,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在微博的平台上公布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见解,与其粉丝进行紧密互动。某个简单的话题,在经过大众的层层传播后,会形成巨大威力,甚至有时会形成一个社区,形成舆论场。纸质媒体机构的传播应该更多的运用到微博,这已经成为了很多纸质媒体的共识。而如今也确实有许多媒体都在积极地利用微博,比如说,纸媒机构大多都在微博平台上开通了官方微博。这说明报纸微博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而且在不断的融合中,它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纸媒纷纷开微博显示出了极大的生命力。如何更好的使用微博也给传统纸媒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技术,微博的意义是多元的,它部分削弱了传统纸媒在精英话语表达的权利。但是并不是说,传统纸媒在微博时代受到压制,其实他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它们在这个媒介融合的是时代里,建立一个平衡的媒介环境,这将是中国传媒改革的必经之路。如何利用微博的优势,提高传统纸质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已经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探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有关微博的本体研究
  • 二、微博与传统媒体的关系研究综述
  • 三、论文中所涉及的传播学理论
  • 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微博现象”初探
  • 第一节 何为微博
  • 一、微博的定义
  • 二、微博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微博传播特征的辩证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劣势分析
  • 第三节 微博与传统纸质媒体的比较
  • 一、不同的操作理念——平民与权威
  • 二、不同的传播机制——多点对多点与点对面
  • 三、不同的商业模式——免费再到收费与二次售卖
  • 第三章 媒体人个人的微博使用
  • 第一节 媒体人微博使用现状分析
  • 一、微博平台中活跃的媒体人
  • 二、微博平台中媒体人所扮演的角色分析
  • 三、微博平台中媒体人的行为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媒体人微博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 一、媒体人的“微博发布”——更小的信息发布自由
  • 二、媒体人的“微博评论”——更小的言论自由
  • 三、媒体人的“微博力量”——更大的社会责任
  • 第四章 传统纸质媒体机构的微博使用
  • 第一节 传统纸质媒体机构运用微博的现状分析
  • 一、当前报刊微博化生存的基本状态——积极主动却又“被动”和“单一”#30
  • 二、传统纸媒选择开通官方微博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传统纸质媒体机构运用微博的问题分析
  • 一、过于单一的发布形式,导致微博吸引力有限
  • 二、缺乏互动的交流形式,导致微博的反馈稀疏
  • 三、自媒体与传统纸媒的并存,导致角色转换出现偏差
  • 第五章 “微博时代”中的传统纸质媒体应对
  • 第一节 纸媒记者在创作新闻时应该如何应对
  • 一、通过微博平台获取消息来源并快速核实
  • 二、遵循一般新闻规律的采写模式
  • 三、对新闻更加深入的解读
  • 第二节 纸媒机构如何应对微博
  • 一、前期准备:准确定位与平台选择
  • 二、中期过程改造:流程变化与服务更新
  • 三、后期补充:运营技巧与营销尝试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数字时代传统纸媒如何转型发展[J]. 人民论坛 2020(02)
    • [2].纸媒转型过程中记者角色转变研究[J]. 中国报业 2019(24)
    • [3].新媒体环境下纸媒记者角色的新思考[J]. 记者摇篮 2020(01)
    • [4].读书类纸媒如何应对网络化冲击[J]. 传媒论坛 2020(03)
    • [5].浅谈新媒体时代纸媒编辑的创新发展[J]. 决策探索(下) 2020(02)
    • [6].纸媒记者的采访技巧探究[J]. 记者摇篮 2020(03)
    • [7].纸媒变融媒的“四度”平衡和两种出路[J]. 青年记者 2020(06)
    • [8].纸媒记者的融媒转型研究[J]. 采写编 2020(01)
    • [9].融媒体对传统纸媒编辑提出的新要求[J]. 传媒论坛 2020(05)
    • [10].融媒时代的纸媒深度报道[J]. 新闻传播 2019(23)
    • [11].互联网冲击下传统纸媒的深层变革探究[J]. 传播力研究 2020(01)
    • [12].从微信公众号看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J]. 传媒论坛 2020(08)
    • [13].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纸媒的数字化发展[J]. 科技传播 2020(07)
    • [14].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纸媒的转变创新[J]. 西部广播电视 2020(07)
    • [15].融媒时代纸媒记者转型的关键点探析[J]. 传媒论坛 2020(13)
    • [16].社交媒体新环境下传统纸媒的转型发展研究[J]. 才智 2020(17)
    • [17].刍议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的转型与发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0(04)
    • [18].浅谈纸媒转型时新媒体的精耕细作[J]. 新闻文化建设 2020(04)
    • [19].时效+内容打造传统纸媒的融合发展之路[J]. 新闻传播 2020(05)
    • [20].“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与传统纸媒的融合策略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0)
    • [21].传统纸媒如何构筑“相加”“相融”的媒体传播新矩阵[J]. 新闻传播 2020(03)
    • [22].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互动传播研究——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甬派”为例[J]. 新闻传播 2020(07)
    • [23].传统纸媒转型的反思与探讨[J]. 青年记者 2020(14)
    • [24].纸媒如何以“深”补“短”应对新媒体竞争[J]. 传播力研究 2020(05)
    • [25].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采编工作的创新探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4)
    • [26].中央厨房模式下纸媒转型路径分析[J]. 中国报业 2020(13)
    • [27].媒体融合发展阶段纸媒的突破与创新[J]. 新闻文化建设 2020(06)
    • [28].新媒体时代纸媒记者的角色转型研究[J]. 传媒论坛 2020(17)
    • [29].融媒时代法治类纸媒创新发展探析[J]. 传播力研究 2020(11)
    • [30].传统纸媒如何融合发展[J]. 传媒论坛 2020(19)

    标签:;  ;  ;  ;  ;  

    从冲突到变革 ——对“微博时代”中传统纸质媒体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