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溶地区的发电厂基础施工问题及措施贾晓明

浅谈岩溶地区的发电厂基础施工问题及措施贾晓明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发电厂在我国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供电非常紧张的形势下,我国电力工程建设方面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满足我国用电需求。而发电厂的厂房基础结构施工质量关系到电厂运营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岩溶地区。本文主要就岩溶地区厂房基础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发电厂;基础施工;问题;措施

前言

岩溶地区建造发电厂厂房是十分罕见的,岩溶地区地下水丰富,给厂房的基础施工带来很多问题及困难。因此,采取先进的科技作为导向,加大新型施工技术性的研发应用,确保发电厂建设施工得到良好的质量保障。

一、岩溶地区特点

岩溶地区主要是指水对具有一定可溶性特点的岩石进行以溶蚀作用为主,以冲蚀、崩塌等作用为辅的综合地质作用,其还包括由这些综合作用因素所产生的实际现象。岩溶地区经常出现缺水状况或洪涝灾害,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地层中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在我国华北等地的石灰岩地区中,地下水含量尤为丰富,大多都是以山泉的形式涌出。因此,合理运用此项特点,可以为当地的工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便利。然而,岩溶地区还存在分布不规律的地下洞穴,其会对上方建筑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在岩溶地区建造火力发电厂,应对其地下的洞穴分布情况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以降低对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火力发电厂结构基础施工

(一)结构基础分类

1.箱形基础

该结构基础是一种可以在上层荷载相对较大,分布情况较差且地基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运用的基础形式,在辅助设备与地下室等的布置工作中较为常用,箱形基础如图1所示。

图1箱形基础

2.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可分成两种形式,分别为肋形基础与板形基础。该结构基础是一种可以在地基情况较差,上层荷载相对较大的条件下使用,为有效控制厂房沉降,降低实际沉降量,应尽量采取这种结构基础进行施工,筏形基础如图2所示。

图2筏形基础

3.条形基础

若厂房的上层结构由钢筋混凝土组成,且还会受到地基的特殊情况时,需采取条形基础进行施工。此外,若厂房的上层而结构由砖结构组成,为确保其稳定性,墙基施工需要运用这种基础形式。

4.单独基础

该基础形式主要包含两种,分别为梯形与锥形。对于电厂的主厂房而言,其柱距与跨度都很大,如果地基的实际情况较为理想,则通常会运用这种基础形式进行施工。如果实际情况中的上层结构属于预制装配形式,则还可以使用杯形基础。

(二)结构基础工程量

在发电厂建设的总体进度计划当中,结构基础施工属于主导工序,与地下设施施工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工程量也占据着相对较大的比重。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根据工程的实际地形情况,选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这对于保障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实现预期目标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主厂房基础施工

首先,必须充分考虑电厂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需求,同时对工期进行准确的控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协调好主厂房施工与地下设施之间的联系,充分考虑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施工方法选取、施工排水、季节施工特点、地基处理措施、开挖回填等各个工序。施工企业必须编制出一套完善的施工方案,并以此为核心认真的贯彻落实,以保证基础施工质量。

三、火力发电厂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基础施工

1.基础施工存在的问题

A.由于发电厂施工大多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果浇筑施工不完善,将会使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情况,在浇筑完成以后,将会对其强度与耐久性造成影响。

B.由于大多采取泵送法进行混凝土施工,对侧模会产生相对较大的压力,所以支撑系统如果出现涨模现象,将会使大量的混凝土向外流出,极大的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C.基础施工面相对较大,在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反复踩踏,移管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扰动,使得基础的表层钢筋出现不同程度的位移等情况,影响施工质量。

(二)基础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1.首先,一次浇筑施工的时间应严格控制在30h以上,但必须确保施工质量。在此情况中,应妥善处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运输等问题,制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此外还需制定必要的应急方案。

2.针对基础表面存在的厚浮浆问题,可以在其表面初凝之前均匀铺撒碎石骨料,并进行抹压,抹压的次数不得少于三次。另外,为有效防止侧面出现裂缝现象,在拆模以后应使用毛毡对其进行覆盖,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直接裸露的时间。

3.基础侧模施工中,应尽量选用螺栓对拉的方式,其周边的支撑系统仅起到基本的稳固作用即可。主要压力可由对拉螺栓承担,此时应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准确算出螺栓间的实际间距。

4.在对基础底板筋进行绑扎的过程中,应使用短钢筋头取代过去使用的混凝土垫块,这样一来,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由于受到较大的荷载,而出现的塌陷问题。

5.施工企业应充分考虑方案中大型起重设施的具体行走路线以及设备车辆的运输道路,以此为根据认真核算出柱插筋的实际伸长量。对于存在碰撞或挤压的,可使用降低标高的方法进行处理,可避免其受到损害。

(三)上层现浇框架施工

1.上层现浇框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A.由于地层框架的高度较大,上层浇筑施工的工期较为紧张,荷载水平较大,使得施工过程中忽略了回填土会发生形变这一问题,导致支撑系统在受到较大荷载以后会产生一定的位移,进而使局部梁底出现下沉。

B.在火力发电厂的厂房中,框架柱梁的钢筋直径较大,在设计工作中大多采取梁、柱节点外齐平的方式。按照结构要求,梁筋需要插入柱筋当中,这样就会使梁端的两侧出现一定裂缝,对其稳定性等造成严重的影响。

C.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设备等必要物资无法及时就位等情况的影响,使得厂房结构施工中预先埋置的动力配管实际尺寸比设计要求小,因此随时有可能发生裂缝问题。

2.解决措施

A.在满足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对梁柱的混凝土配比进行优化。为避免出现夹层,浇筑施工中需要做到一次浇筑到顶。此外,在柱模板的外表面应使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提高密实度的同时保证不会发生渗漏现象。

B.对于梁底下沉问题而言,不仅要加强施工控制提高施工质量,还要充分考虑支撑杆间距等问题,结合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加密处理。另外,可使用加厚的垫木进行支撑,同时设置相应的扫地杆。

C.柱模板的下端口应均匀的涂抹上砂浆托盘,同时在浇筑之前封堵存在的缝隙,确保施工中不会出现漏浆等现象。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岩溶地区中进行火力发电厂基础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安全与质量的具体要求开展组织生产与施工,此外在施工以前还要编制一套科学的技术方案,把握每一项操作细则,将生产安全培训工作落实到位,以此提升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此外,还要和地方的安全监管进行配合,创建一个完善的应急机制,对于每一项交叉点都设置对应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而从根本上确保工程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汉青.刍议火力发电厂土建施工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科技展望,2015,07:93.

[2]刘忠.提高火力发电厂土建施工质量措施研究[J].电子世界,2014,18:64~65.

[3]李军.火力发电厂建筑施工中土建结构的施工组织与技术[J].科技资讯,2012,04:53~54.

标签:;  ;  ;  

浅谈岩溶地区的发电厂基础施工问题及措施贾晓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