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理纬度蝇类耐寒耐热性研究

不同地理纬度蝇类耐寒耐热性研究

论文摘要

苍蝇是一类重要的卫生害虫,可携带多种病菌,严重污染人类的生活环境从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由于昆虫是变温动物,温度变化对其影响很大,是决定其种群地理分布的最关键因素。为了探明处于不同地理纬度的蝇类的耐寒耐热性差异,本论文以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和棕尾别麻蝇的杭州种群和沈阳种群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了它们的过冷却点、低温存活和高温存活之间的差异。本研究的结果发现,大头金蝇幼虫沈阳种群的耐寒性明显高于杭州种群,而蛹和成虫期两地种群的耐寒性无显著差异,棕尾别麻蝇幼虫、蛹和成虫的沈阳种群在耐寒性方面要显著高于杭州种群,两地丝光绿蝇沈阳种群各虫态的耐寒性则与杭州种群无显著差异。大头金蝇杭州种群幼虫和蛹的耐热性明显强于沈阳种群,而棕尾别麻蝇杭州种群的耐热性与沈阳种群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显示,蝇类的耐寒耐热性不仅与地理纬度有关,而且与蝇种有关。说明在气候变暖情况下,蝇类种群发生动态的监测不仅需要在各地设置检测点,而且应具体到当地所出现的各种蝇类。

论文目录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昆虫耐寒性研究进展
  • 1.1.1 昆虫耐寒性的定义
  • 1.1.2 昆虫耐寒性的分类
  • 1.1.2.1 传统的分类方法
  • 1.1.2.2 Bale的分类
  • 1.1.3 环境因素对昆虫耐寒性的影响
  • 1.1.3.1 季节性气温变化对耐寒性的影响
  • 1.1.3.2 地理纬度对耐寒性的影响
  • 1.1.3.3 不同发育阶段耐寒性的差异
  • 1.1.3.4 低温驯化对耐寒性的影响
  • 1.1.3.5 滞育对昆虫耐寒性的影响
  • 1.1.3.6 其他因素对昆虫耐寒性的影响
  • 1.1.4 昆虫耐寒性的调节机制
  • 1.1.4.1 行为调节
  • 1.1.4.2 生理生化调节
  • 1.1.4.2.1 抗冻保护剂的产生及其作用
  • 1.1.4.2.2 冰核剂在昆虫抗寒性中的作用
  • 1.1.4.2.3 抗冻蛋白的产生及其与耐寒性的关系
  • 1.1.5 昆虫耐寒性的研究方法
  • 1.1.5.1 过冷却点的测定
  • 1.1.5.2 低温暴露实验
  • 1.2 昆虫耐热性研究概况
  • 1.2.1 高温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高温对昆虫生殖的影响
  • 1.2.3 高温对昆虫存活率的影响
  • 1.3 蝇类及其耐寒耐热性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不同地理纬度蝇类耐寒性差异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方法
  • 2.1.2.1 几种蝇类过冷却点的测定
  • 2.1.2.2 不同地理纬度的几种蝇类各虫态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比较
  • 2.1.2.2.1 幼虫的低温暴露试验
  • 2.1.2.2.2 蛹的低温暴露试验
  • 2.1.2.2.3 成虫的低温暴露试验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杭州和沈阳两地大头金蝇耐寒性比较
  • 2.2.1.1 两地大头金蝇蛹过冷却点比较
  • 2.2.1.2 两地大头金蝇幼虫耐寒性比较
  • 2.2.1.3 两地大头金蝇蛹的耐寒性比较
  • 2.2.2 杭州和沈阳两地棕尾别麻蝇耐寒性比较
  • 2.2.2.1 两地棕尾别麻蝇蛹过冷却点比较
  • 2.2.2.2 两地棕尾别麻蝇幼虫耐寒性比较
  • 2.2.2.3 两地棕尾别麻蝇蛹的耐寒性比较
  • 2.2.2.4 两地棕尾别麻蝇成虫的耐寒性比较
  • 2.2.3 杭州和沈阳两地丝光绿蝇耐寒性比较
  • 2.2.3.1 两地丝光绿蝇蛹的过冷却点比较
  • 2.2.3.2 两地丝光绿蝇幼虫耐寒性比较
  • 2.2.3.3 两地丝光绿蝇蛹耐寒性比较
  • 2.2.3.4 两地丝光绿蝇成虫耐寒性比较
  • 2.3 结论与讨论
  • 3 不同地理纬度蝇类耐热性差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方法
  • 3.1.2.1 不同地理纬度的几种蝇类各虫态对高温的耐受能力比较
  • 3.1.2.1.1 幼虫的高温暴露实验
  • 3.1.2.1.2 蛹的高温暴露实验
  • 3.1.2.1.3 成虫的高温暴露实验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杭州和沈阳两地大头金蝇幼虫的耐热性比较
  • 3.2.1.1 两地大头金蝇幼虫的耐热性比较
  • 3.2.1.2 两地大头金蝇蛹的耐热性比较
  • 3.2.1.3 两地大头金蝇成虫的耐热性比较
  • 3.2.2 杭州和沈阳两地棕尾别麻蝇幼虫的耐热性比较
  • 3.2.2.1 两地棕尾别麻蝇幼虫的耐热性比较
  • 3.2.2.2 两地棕尾别麻蝇蛹的耐热性比较
  • 3.2.2.3 两地棕尾别麻蝇成虫的耐热性比较
  • 3.3 结论与讨论
  • 4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武汉地区4种生境蝇类多样性及种群动态分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杀蟑烟剂在某基地蝇类防治中的应用[J]. 武警医学 2020(04)
    • [3].实蝇类害虫分子鉴定分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10)
    • [4].2017年鞍山市蝇类监测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8(02)
    • [5].2016年新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口岸蝇类调查[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8(03)
    • [6].武汉市2016年不同环境蝇类孳生现况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06)
    • [7].蝇类防制工作进展与发展展望[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03)
    • [8].南昌市重点行业蝇类危害风险评估[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05)
    • [9].四川省有瓣蝇类研究概况(昆虫纲:双翅目)[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06)
    • [10].2017年西藏口岸蝇类监测[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8(05)
    • [11].营口市蝇类密度消长与肠道传染病发病相关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5(06)
    • [12].2013—2014年连云港赣榆口岸蝇类本底调查[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5(S1)
    • [13].四川省跑马山区有瓣蝇类种类初探(昆虫纲:双翅目)[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04)
    • [14].昌吉州丽蝇科与麻蝇科蝇类的调查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5(03)
    • [15].兰州市蝇类种群与季节消长调查研究[J]. 医学动物防制 2011(07)
    • [16].温州市蝇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与肠道传染病发病关系分析[J]. 疾病监测 2010(02)
    • [17].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三)——蝇类综合治理[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0(03)
    • [18].河北省重要蝇类及地理分布调查[J]. 医学动物防制 2010(10)
    • [19].在蝇类控制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9(04)
    • [20].海南省武警部队黄金支队蝇类防制方法的研究[J]. 中国热带医学 2009(10)
    • [21].蝇类防治(五)——不同场所蝇类的防治[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8(05)
    • [22].2012—2015年上海市宝山区蝇类监测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0(02)
    • [23].2018年全国蝇类监测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02)
    • [24].沈阳地区不同栖息环境有瓣蝇类生物多样性调查[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8(03)
    • [25].2011-2013年山东省蝇类种群结构及季节消长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4(21)
    • [26].城市蝇类环境防治对策[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3(04)
    • [27].安徽省部分城市夏季蝇类调查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1(01)
    • [28].四川二郎山山区有瓣蝇类调查研究[J]. 四川动物 2011(04)
    • [29].入侵种对我国媒介蝇类区系的影响[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0(05)
    • [30].2008年闵行区蝇类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0(06)

    标签:;  ;  ;  ;  ;  

    不同地理纬度蝇类耐寒耐热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