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伦理与制度关系研究

汉代伦理与制度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伦理即社会长幼尊卑的各种人伦关系,而制度则是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各种规范化体系。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封建社会,伦理与制度整合是必然的社会现象。汉代作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奠基时期,既是伦理制度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封建伦理的定型时期。伦理制度化是汉代构建社会伦理新秩序的对策性措施与有效途径,它适应了封建大一统和规范伦理道德生活的客观要求。从汉初伦理纳入律法始,又经“独尊儒术”,汉代伦理与制度互相影响,逐渐建立起一种稳定的整合互动关系。其对后世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文分上下篇,上篇论述“伦理对制度的影响”,下篇论述“伦理制度化对伦理之反作用”。 上篇从伦理与汉代法制、伦理与汉代官制、伦理与汉代教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汉初已开始了伦理与法制整合的步伐,张家山汉简律严惩不孝行为,将孝伦理纳入律法。汉代通过规定家系继承关系、维护父家长权力、宽宥为父母复仇行为、规定亲亲得相首匿、实行家属连坐等,将宗法血缘规则纳入律法中。而“引经决狱”“原心定罪”则直接以儒家伦理道德标准定罪量刑,更鲜明地体现了伦理对法制的影响。汉代以孝为核心的宗法伦理与法制整合,伦理影响法制表现出过程的渐进化、法律条文规定与具体司法实践并非完全一致、汉律在具体司法实践中也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等特点。 汉代通过孝廉察举制度,将孝伦理纳入官吏选拔制度,这既是汉代官制的鲜明特点,也是汉代伦理渗透向官制的成功经验。汉代将忠、孝伦理纳入官吏考核制度,建立起规范的励忠机制和“不忠入律”的惩罚机制。树立“忠”模式,严惩不忠之臣,强调尊尊之道。并将孝伦理纳入官吏休假制度,对官员居丧期间实施休假照顾。这必致汉代官制出现伦理化倾向。汉代官制伦理化呈现出过程的渐进化,方式的多元化,以及维护君臣上下等级关系、执行力度大、目的鲜明化等特点。 汉代伦理与制度的整合互动是以“教化”为基础的,而教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伦理与制度在建立社会伦理新秩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颇。汉代政府通过尊老、旌表、兴学、德治等行政、教育的方式将伦理原则内涵于制度体系之中,对社会成员进行非强制性的社会教化,既促进了伦理的制度化和制度的伦理化,又对汉代伦理与制度的整合关系起到了调节作用。 下篇从汉代伦理制度化与伦理的强化、汉代伦理制度化与伦理的政治依附化、汉代伦理制度化与伦理的异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伦理与制度的整合互动关系中,伦理作为一种理论形式被纳入制度,政治制度的干预既是对伦理的选择和认同,也是对伦理的进一步规范和调整。孝、贞家庭伦理和忠政治伦理被制度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 一、伦理与汉代法制
  • (一) 孝伦理之入律
  • (二) 宗法血缘规则之入律
  • (三) “春秋决狱”“原心定罪”与儒经入律
  • 二、伦理与汉代官制
  • (一) 伦理与汉代官吏选拔制度
  • (二) 伦理与汉代官吏考核制度
  • (三) 伦理与汉代官吏居丧休假制度
  • 三、伦理与汉代教化
  • (一) 尊老与教化的推引
  • (二) 旌表与教化的推引
  • (三) 兴学与教化的推引
  • (四) 德治与教化的推引
  • 下篇
  • 四、汉代伦理制度化与伦理的强化
  • (一) 孝伦理的强化
  • (二) 贞伦理的强化
  • (三) 忠伦理的强化
  • 五、汉代伦理制度化与伦理的政治依附化
  • (一) “三纲”“五常”伦理的定型
  • (二) 信伦理的弱化
  • (三) 忠孝伦理关系的政治调整
  • 六、汉代伦理制度化与伦理的异化
  • (一) 伦理外延的扩展
  • (二) 伦理内容的异化
  • (三) 伦理的形式化
  • (四) 伦理的功利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什么是好的发展?——发展的伦理之维[J]. 阴山学刊 2019(06)
    • [2].新时代社会伦理的内涵与构建[J]. 花炮科技与市场 2019(04)
    • [3].本刊出版伦理要求[J]. 磁共振成像 2020(02)
    • [4].社会治理视域下的晋法家伦理[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5].科研伦理倾销的概念辨析及其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 2019(06)
    • [6].伦理环境、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变节者》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 外文研究 2019(04)
    • [7].从积极伦理看大数据及其透明世界[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02)
    • [8].《为党生活的人》的伦理悖论与伦理启示[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9].欧盟大数据伦理治理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03)
    • [10].由信息伦理向数据伦理转型:溯源、驱动与路径[J]. 图书馆学研究 2020(03)
    • [11].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之伦理跟踪审查探究[J]. 医学与哲学 2020(09)
    • [12].程序伦理在破解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伦理难题中的价值[J]. 医学与哲学 2020(11)
    • [13].学术伦理观的内在结构与构建策略[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15)
    • [14].直面当代中国的“精神伦理”问题[J].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0(02)
    • [15].深度伪造技术:伦理挑战与反思[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6].当代服饰审美的伦理批判与反思[J]. 伦理学研究 2020(04)
    • [17].场域视域下村规民约与宗族伦理的冲突与融合[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18].论伦理理解[J]. 伦理学研究 2020(04)
    • [19].人类基因编辑的伦理风险与治理对策研究[J]. 学理论 2020(09)
    • [20].教学设计应关注伦理道德[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0(05)
    • [21].会计伦理基本框架的构建探讨[J]. 会计师 2019(09)
    • [22].医疗新技术的伦理审查与监管问题研究[J]. 医学与哲学 2019(22)
    • [23].人工智能的伦理建构[J]. 理论探索 2019(06)
    • [24].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审度与伦理调适[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17)
    • [25].资本伦理三题[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3)
    • [26].邵逸夫财富伦理的教育价值及实践策略[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 [27].政府伦理合理性的结构分析[J]. 社科纵横 2017(02)
    • [28].角色伦理治理的理论前提和实践基础[J]. 道德与文明 2017(01)
    • [29].“治国理政”视域下公民伦理的构建和培育[J]. 伦理学研究 2017(01)
    • [30].论公务员伦理胜任力及其测评[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标签:;  ;  ;  ;  ;  ;  ;  

    汉代伦理与制度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