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理论与方法研究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理论与方法研究

论文题目: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理论与方法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国际贸易

作者: 浦军

导师: 马春光

关键词: 对外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文献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强,中国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已成为理论界、实业界及政府监管部门的共识。随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力度的加大,各界对对外投资实施效果的关注程度也逐步提高。但如何来衡量对外投资效益,特别是如何构建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虽然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研究,可是从总体公开出版的文献来看,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尚不充分,在已有的文献中,也是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共性描述多,个性研究少;现象解释性研究多,理论创新研究少。总之,尚未形成一套适用于对外投资效益评价的独特评价方法体系。本研究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特点,力求在理论研究上有所进展和创新,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围绕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整体构建展开,立足于解决“如何科学地构建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这个基本问题。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目前效益评价指标研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剖析对外投资对国家和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企业而言,往往一项对外投资效益评价,将极大的影响企业的效益。但是,从理论界来看,“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在研究方法上的探讨也还不够深入。本研究试图在综合对比国内外现存的相关指标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对外投资效益评价的特殊性,提出一些相应的理论补充,从而使研究能够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基础上形成相对合理和相对完整的体系。针对企业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根据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特点和构建程序对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解:首先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中的一些要素,主要包括对外投资效益评价特殊性、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客体等进行了论述;其次对对外投资效益评价<WP=4>指标体系中一些关键的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特别是对评价指标的初选、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的检验和优化三大构建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与方法。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实施影响因素研究结合中国企业的特殊情况,本文讨论了研究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影响因素的意义,以及在现有对外投资环境下,影响效益评价系统的主要因素及可以采取的对策。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有如下几个方面:结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效益评价的特点,提出了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指标初选的一种新的框架,创造性地将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结合在评价体系当中,较好地解决了实践中存在的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对现有指标构建方法的比较,综合其各自的优点,提出了适应对外投资效益评价特点的指标构建方法体系;

论文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领域和基本问题

1.2 研究的重要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范围及特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的特点

1.5 主要定义

1.5.1 对外投资

1.5.2 效益

1.5.3 效益评价

1.6 文章结构

2 理论回顾

2.1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回顾

2.1.1 财务指标效益评价体系

2.1.2 非财务类的效益评价体系

2.1.3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体系

2.1.4 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2.2 对评价体系中具体指标的研究

2.2.1 财务指标

2.2.2 相关利益者指标和衡量企业适应环境能力的指标

2.2.3 营销指标

2.2.4 人力和业务流程指标

2.3 企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演进特征与不足

2.3.1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演进特征

2.3.2 传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

3 对外投资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研究

3.1 现有研究中所存在的认识误区

3.2 构建原则与评价标准

3.3 构建对外投资效益指标体系的要素

3.3.1 主体

3.3.2 目标

3.3.3 客体

3.3.4 指标体系

3.3.5 评价标准

3.3.6 评价方法

3.4 对外投资效益评价指标的构建程序

3.4.1 理论准备

3.4.2 指标体系初选

3.4.3 指标体系测验

3.4.4 指标体系应用

3.4.5 小结

4 对外投资效益评价值指标及指标体系的初选

4.1 传统的初选方法

4.1.1 综合法

4.1.2 分析法

4.1.3 交叉法

4.1.4 指标属性分组法

4.1.5 小结

4.2 一种新的指标初选体系

4.2.1 分析框架

4.2.2 分析框架的主要组成部分

4.3 指标生成模式

4.3.1 象限内生成模式

4.3.2 交叉策略

4.3.3 合并策略

4.3.4 综合

5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研究

5.1 效用函数评价方法

5.1.1 效用函数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

5.1.2 无量纲化方法体系

5.1.3 效用函数评价合成方法体系

5.2 多元统计综合评价方法

5.2.1 主成分分析法

5.2.2 因子分析法

5.2.3 判别分析法

5.2.4 聚类分析法

5.2.5 主坐标分析法

5.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3.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

5.3.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

5.3.3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5.4 灰色综合评价方法

5.4.1 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

5.4.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

5.4.3 灰色系统分析法的应用

5.5 层次分析法(AHP)

5.5.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5.5.2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

5.5.3 层次分析法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5.6 企业对外投资效益指标体系构成方法

6 对外投资指标体系的测验与结构优化

6.1 对外投资指标体系完善的意义

6.1.1 指标体系测验方法概述

6.1.2 指标体系结构优化方法概述

6.2 对外投资评价指标体系中单项评价指标的测验

6.2.1 单项评价指标测验的意义与原因

6.2.2 单项评价指标测验的内容与方法

6.2.3 单项评价指标逻辑测验的基本方法

6.2.4 单项平均指标数值的检验

6.3 对外投资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测验

6.3.1 协调性(一致性)

6.3.2 必要性

6.3.3 齐备性(完整性)

6.4 对外投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的优化方法

6.4.1 指标体系结构完备性分析

6.4.2 对外投资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深度”与“出度”分析

6.4.3 指标体系结构的聚合情况分析

6.4.4 对外投资评价指标体系网状结构分解

7 对外投资效益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

7.1 与组织有关的因素

7.1.1 对外投资组织结构对效益评价的影响

7.1.2 对外投资产品特征对效益评价的影响

7.1.3 对外投资财务安排对业绩的影响

7.1.4 管理风格对效益评价系统的影响

7.1.5 激励系统对效益评价系统的影响

7.2 与环境有关的因素

7.2.1 税收对企业对外投资效益评价的影响

7.2.2 外汇风险对对外投资效益评价的影响

7.2.3 通货膨胀对对外投资效益评价的影响

7.2.4 国家风险的影响

7.2.5 母公司所在国和东道国经济及法律环境的影响

7.2.6 公司文化对效益评价系统的影响

7.3 与“人”有关的因素

7.3.1 管理者良好的跨文化管理能力

7.3.2 人力资源的本土化策略

7.3.3 员工的管理、沟通和协调

7.3.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5-06-10

参考文献

  • [1].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与序贯选择研究[D]. 许钢祥.浙江大学2016
  • [2].新时期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敦忆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 [3].企业异质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与绩效的影响研究[D]. 肖慧敏.湖南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中国对外投资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 陈业宏.华中师范大学2000
  • [2].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D]. 卢进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 [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 邬红华.华中科技大学2006

标签:;  ;  ;  ;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理论与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