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体态语对比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体态语对比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跨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人们也日益认识到文化对交流微妙而深刻的影响。交往过程中的误解尤其是非言语交际产生的文化冲突屡见不鲜。而就目前对非言语交际的研究来看,一般性的探讨即介绍其分类和在交际或课堂教学中的功能较多,这为对非言语行为进行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作者认为体态语作为主要的非言语交际手段,也是一种符号系统。跨文化体态语交际本质上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对体态语符号进行编码、解码来完成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这些符号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能指和所指的很大差异。体态语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有些体态语是共同的,但有些却有着它们独特的文化内涵。体态语交际的策略和手段的选择取决于文化,文化有助于对体态语的解读。本文借助符号学和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理论,试图以交际中和影视作品中体态语交际的典型事例为素材,通过论述体态语的相关概念和符号性,对中西不同语境下跨文化体态语交际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帮助人们理解其差异和造成这些差异的文化渊源如东西方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性格,从而有效提高交际效果,达到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Methodology
  •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Researches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2.1.1 Researches Abroad
  • 2.1.2 Researches in China
  • 2.2 Previous Researches on Body Language
  • 2.2.1 Semiotic Study of Body Language
  • 2.2.2 Contrastive Study of Body Language
  • 2.3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 3.1 Semiotic Theories
  • 3.1.1 Classification of Sign
  • 3.1.2 Definitions of Sign
  • 3.1.3 The Nature of Body Language Sign
  • 3.1.4 Semiotic Functions of Body Language
  • 3.1.5 Nature of Communication
  • 3.2 Classifications of Body Language
  • 3.3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 3.3.1 High-context Culture vs.Low-context Culture
  • 3.3.2 Collectivistic Culture vs.Individualistic Culture
  • 3.3.3 Darwin's Universality Theory
  • 3.3.4 Lie to Me and Paul Ekman's Neuro-culture Theory
  • 3.4 Summary
  • Chapter Four Body Languag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4.1 Functions of Body Languag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4.1.1 Expressive Function
  • 4.1.2 Communinicative Function
  • 4.1.3 Symbolic Function
  • 4.2 Contrastive study of Body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 4.2.1 Facial Expression and Eye Movement
  • 4.2.2 Gestures
  • 4.2.3 Posture
  • 4.2.4 Tactile Movement
  • 4.2.5 Clothing
  • Chapter Five Cultural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ifferences
  • 5.1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Language and Culture
  • 5.2 Contributing Factors
  • 5.2.1 Customs
  • 5.2.2 Religious Beliefs
  • 5.2.3 Civilization
  • 5.2.4 National Characters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 of the Study
  • 6.3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Studie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日语教学中的非言语交际处理[J]. 现代交际 2017(03)
    • [2].口译活动中非言语交际的作用[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10)
    • [3].从影视作品分析中美职场的非言语交际差异[J]. 青年文学家 2020(29)
    • [4].非言语交际因素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3(10)
    • [5].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的差异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4)
    • [6].影视教学与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01)
    • [7].板块教学中非言语交际策略的应用与思考——以译林新版《英语》六(下) Unit 4 Road safety Story time教学为例[J]. 小学教学设计 2017(12)
    • [8].分析《傲慢与偏见》中非言语交际的作用[J]. 校园英语 2017(24)
    • [9].论非语言和非言语[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6(26)
    • [10].浅析非言语交际行为在中俄交往中的重要性[J]. 考试周刊 2017(54)
    • [11].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际[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6)
    • [12].非言语交际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 现代交际 2013(11)
    • [13].浅谈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J]. 作家 2011(04)
    • [14].非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原因分析[J]. 大家 2011(12)
    • [15].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问题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32)
    • [16].大学英语教学语境下非言语交际的模态协同[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7].非言语交际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2)
    • [18].非言语交际手段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2(03)
    • [19].非言语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校园英语 2016(01)
    • [20].非言语交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13(09)
    • [21].英汉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2].非言语交际符号的性别差异[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04)
    • [23].中西方文化差异在非言语交际行为中的体现[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10)
    • [24].《最危险的猎物》中的非言语交际信息[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02)
    • [25].消极的非言语交际对外语教学的不良影响[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6].从性别文化的角度研究非言语交际中体态语(英文)[J]. 商品与质量 2010(SB)
    • [27].言语交际符号与非言语交际符号:同中存异[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6)
    • [28].浅议非言语交际在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05)
    • [29].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语用研究[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 [30].跨文化视域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师非言语交际行为探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8(04)

    标签:;  ;  ;  ;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体态语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