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维 ——生态文艺批评视角下的寻根文学

生命之维 ——生态文艺批评视角下的寻根文学

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活跃于文坛的寻根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在文坛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研究者一方面肯定了寻根文学的价值,一方面又对寻根文学存在质疑。以往对寻根文学的研究侧重于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分析其蕴涵的文化内涵。本论文以寻根文学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文艺学的批评视角,观察寻根派作品中人的生存状态,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等。本文从生态文艺学的三个基本概念:回归、生命和和谐意识做出论述,阐述寻根文学所要表达的主旨:生命之维的实现。论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解题,概述生态文艺学的几个核心概念及寻根派小说的内容,并说明论文的研究视角及意义。正文部分:论述分为三章:第一章指出寻根文学追寻生命之维呼唤强烈的“回归”意识。“寻根”就是一种回归的过程,“回归”决不等于机械的倒退,实际上是端正人的生存态度,发掘人的生存智慧,纠正人在天地间被错置的位置。第二章指出“生命”是寻根文学追寻生命之维的主体。寻根文学的目的是为寻找生命最合理的生存条件,哪怕是对原有的传统的批判,对现今环境的痛惜,也多是来自于对生命本真的一种想往,一种寻找和呼唤,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和灵魂的最佳存在状态。第三章指出寻根文学追寻生命之维的终极目的是和谐。和谐是表达人和一切关系的最合理的愿望。和谐不仅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更表现在生命本身精神的满足,灵魂有一个可安放之所,只有人的需求得到实现和满足,才能达到生命之维的终极归宿——人与社会的和谐,至此,方能达到“天人合一”之境,人才能“诗意地栖居”于地球之上。结语:寻根文学表达了作家对人的合理生存模式的思考。和谐是美的最高追求,现代人应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关注精神和灵魂的合理存在状态。本文从全新的角度对寻根文学的意义作了更为全面的阐释,希望此视角能引起研究者以及广大读者对寻根文学的再次思讨,充实寻根文学的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回归”——生命之维的呼唤
  • (一) “回归”意识的滋生
  • (二) 回归“真善美”
  • (三) 回归自然
  • 二、 “生命”——生命之维的主体
  • (一) 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生命”
  • (二) “生命”之本真
  • (三) 何谓“生命之维”
  • 三、 “和谐”——生命之维的终极体现
  • (一) 生态批评视野中的“和谐”
  • (二) 生命之维的实现
  • (三) 生命的“诗意栖居地”理想
  • (四) 生命之维的最终归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识寻根文学:原貌、追述与个案[J]. 当代作家评论 2020(05)
    • [2].杭州会议和寻根文学[J]. 文艺争鸣 2014(11)
    • [3].一曲悲凉的文化挽歌——浅析寻根文学的兴衰[J]. 青年文学家 2019(24)
    • [4].寻根文学思潮中的寻根意识[J]. 文教资料 2014(30)
    • [5].寻根文学蕴含的生活哲理——论阿城《棋王》中的生活特色[J]. 山海经 2016(10)
    • [6].寻根文学中少年形象的多元所指[J]. 长城 2017(01)
    • [7].浅析《女女女》中女性的文化意蕴[J]. 长江丛刊 2017(02)
    • [8].试析寻根文学的传统文化阐释与文学价值观追求[J]. 青年文学家 2017(11)
    • [9].寻根文学的寻根之旅[J]. 人文论谭 2009(00)
    • [10].教育微博圈[J]. 教育 2014(30)
    • [11].寻根文学形成的内生性和世界性[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2].寻根文学的问题及其“入史”之思考[J]. 文化与诗学 2018(02)
    • [13].寻根文学与阿城的《棋王》研究[J]. 东西南北 2018(08)
    • [14].寻根文学[J]. 同学少年 2014(11)
    • [15].寻根文学与阿城的《棋王》[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15(06)
    • [16].回看寻根文学民族认同的得与失[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09)
    • [17].未竟的话题——对寻根文学的反思[J]. 潍坊学院学报 2009(05)
    • [18].“寻根”的“歧路”:论寻根文学对知青经验的转化——以《棋王》和《北方的河》为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11)
    • [19].面向乡野自然的审视与思考——重审1980年代寻根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J]. 百家评论 2017(01)
    • [20].“无后”:“后寻根文学”的现代性焦虑与迷思[J]. 文艺争鸣 2015(03)
    • [21].中国寻根文学作家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05)
    • [22].从《秘诀》谈寻根文学的精神影响[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13)
    • [23].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谈寻根文学思潮[J]. 青年文学家 2012(04)
    • [24].试论寻根文学的“寻父”文化困境[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08)
    • [25].“母体”与“现代”的双重寻找——论台湾寻根文学[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26].新时期寻根文学运动的人类学思想[J]. 社会科学战线 2009(06)
    • [27].后寻根文学的边缘文化视角与现代认知[J]. 文学教育(下) 2020(07)
    • [28].从阿城的“三王”看其寻根文学悖论[J]. 中国文艺家 2019(06)
    • [29].论寻根文学中的图腾崇拜现象[J]. 今日科苑 2013(15)
    • [30].寻根文学的寻父意识[J]. 名作欣赏 2013(18)

    标签:;  ;  ;  ;  

    生命之维 ——生态文艺批评视角下的寻根文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