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案设计中的系统性思维与结构性思维王苒琳

建筑方案设计中的系统性思维与结构性思维王苒琳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各异。方案设计的目标就是在诸多的约束条件的制约下,寻求解决错综复杂的种种矛盾的最佳途径。设计师思维方式的异同,形成各种风格流派,造就了多元的建筑风格,在技术进步的支持下,思维方式愈加开放,建筑风格也愈加多元。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方案设计中的系统性思维与结构性思维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系统性思维;结构性思维

1、前言

众所周知,在方案设计当中所遇到的约束条件众多,如何在众多约束条件中“杀出一条血路”,就需要一些宏观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正如现在卫星或是无人机来用上帝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往往能发现更多的可能性。系统论和结构主义的方法科学所衍生出来的系统性思维与结构性思维就是属于宏观思维的范畴。

2、系统性思维在方案设计中运用

广义上说,建筑设计是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成果综合解决设计矛盾的过程。建筑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一个具象反映,建筑的发展与科学的发达、人类生活的进步在某种意义上是同步的。在多元化设计的今天,如何在复杂多学科的情况“玩转”设计,从微观角度无法完全掌握每个学科的应用情况,从宏观角度出发去审视设计中涉及到的每个学科才瞻高远瞩。

完整设计过程的每个阶段都需要系统分析方法的运用。在设计初始都需要对设计任务书进行解读分析,不管对外部环境还是使用功能的分析,都不能缺少系统分析方法。我们以幼儿园的功能分析为例:幼儿园全部的功能房间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任务书当中呈现的非常明白。但是不能脱离整体去对逐个设计每个功能房间。这必然会导致整个设计过程陷入被动导致设计的失衡。在面对设计时,我们需要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去剖析幼儿园所有房间的功能系统,认识彼此之间的关系。

首先,在系统思维的支持下,我们先将所有房间看作一个系统,再考虑这个系统可以分解成几个子系统。在对任务书的功能房间进行的梳理时候,以功能同类并置为依据,可以将将整个功能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儿童活动功能子系统、管理功能子系统、后勤功能子系统。在这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根据各自的使用需求都有各自的功能内容及设计要求,而且要求三者之间互相联系。将所有的功能房间整理分为三个部分之后更便于设计者展开设计,比面对几十个房间容易入手。同时,更容易处理对于外环境条件这个子系统对于功能系统的关联和影响。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系统分析。在儿童活动用房里包括各班级活动单元、公共活动室和音体活动室这些分系统;管理功能子系统包括了对内和对外办公两个分系统;后勤功能用房包含了厨房、洗衣房等功能。再往下剖析则有,每个分系统由更细致的功能用房,如班级活动单元分系统包括了活动室、衣帽间、厕所、卧室四个部分。

我们对上诉幼儿园建筑的功能系统进行系统梳理后,就能对每个功能房间有更加清楚的认识,比如从属于哪个子系统,再到分析系统。它与周围的功能房间在布局关系上是否合适,是否包括在应从属的系统中。简要说就是功能分区是否合理。在对功能用房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中,应在思考的过程当中把分析的结果用图形语言表示出来,并在空间构思及视觉交流上不断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己达到平面配置的最佳组织。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系统分析方法的运用,可见系统性思维能让整个工作过程事半功倍。尽管这个过程只是对于任务书信息的处理,并不是设计本身,但是这个思维方法是整个建筑设计的基础,也是设计不断循序渐进的关键因素,对于任务书信息的合理与否,将决定设计过程的走向并影响最后的设计成果的质量。

综合以上所述,系统分析的重点在于对确实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综合,同时对设计中遇到的不明因素问题作出合理的处理,找出可行方案,从而在复杂问题中帮助设计者作出最佳选择。

3、结构性思维在方案设计中运用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设计来自于哲学上的结构主义思潮,结构主义在语言学上注重语言的内在结构和共时性,表层结构(能指)和深层结构(所指)理论对于现代设计领域在结构和意义之间关系的各种探索有更加深刻的影响。结构主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体现在理性主义的构成,用严谨的整体秩序和几何形式的逻辑思维来表达意义,以此产生要素之间的有序组合形态。

3.1建筑应用一一建筑空间设计拓扑结构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当空间的特性很复杂,数量很多的时候,我们常常建立“建筑功能流程图”来作为辅助设计的工具。但这种图仅仅表现了各空间之间功能上的联系可能性,不能很精确地描述空间的拓扑特征(空间之间的关联性,有无共同边界……等等)。而且,我们不能通过一座逻辑的桥梁把“功能流程图”转化为建筑最终方案。建筑师往往是在无规律可循的情况下,通过大量的组织方案的比较,才找出一种较为满意的结果。而所谓的“功能流程图”在整个过程看来沦为“鸡肋”,可有可无的设计步骤,甚至只是完成最后设计方案的功能验证表。

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组织建筑的功能空间。系统有效图形分析能帮助我们在方案设计上对于建筑功能空间的组合排布有更加清楚的认识。根据结构主义观点:建筑拓扑结构是建筑内空间之间联结关系的体现,并且,这个拓扑结构是整个建筑空间系统和造型形式形成的基础的。因此建筑设计的关键一步可以被抽象为一个拓扑学问题,即如何根据拓扑结构来确定不同区域的相互位置问题。

3.2结构思维在方案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1)通过路径分析功能空间结构剖析建筑设计方案

在不考虑功能的情况下,空间的组织方式成千上万种,但是对于建筑设计创作来说,脱离功能的空间是不可行的。建筑方案设计中合理性是重中之重,仅仅使每一个空间分别适合于各自的功能要求,还不能保证整个建筑的功能合理性。在近现代建筑中的大多数,建筑空间的数量少则几个,多则成百上千个,除了极个别建筑。不同使用功能建筑的空间结构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同样,相同使用功能建筑的空间结构也有同异之别。这个问题是功能与空间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使用功能要求对空间结构存在一定的制约限制,但是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也出现了空间结构不受功能影响的情况,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得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来选择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空间结构形式。

(2)各个功能空间围绕交通路径空间布置的空间结构形式

这种类型的空间结构形式与上面提到的空间结构有些类似,也是用竖向交通路径空间来串接各个功能空间,不过区别在于功能空间与竖向交通路径空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走道路径的比重很少,竖向交通空间集中,周界短,且功能空间之间互不干扰。

(3)以大型集散空间通过路径联结各个功能空间的空间结构形式

通过一个专为人流集散和交通联系使用的大空间,并通过路径将各个主要的功能空间串接起来,对人流汇集和引导都有极大的作用,这个大空间十分自然地成为整个建筑的交通联系中枢。这种空间结构组织方式与上面提到的结构类型相似,但是这种空间结构形式常适用于一些大尺度、大体量型公共建筑,例如火车站、图书馆、美术馆一一这类有大量人流集散现象的公共建筑。

4、结语

设计师的项目规模小则几平米小屋,大则到几公顷的城市空间规划,要求在设计师对于不同项目的设计能力要收放自如。面对更加复杂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对系统结构性思维的运用更是紧要。

参考文献

[1]付军涛.建筑综合体设计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2]赵亚京.论建筑设计的思维性思考[J].金田,2014(9).

[3]叶君放.建筑空间结构的分析与评价[D].重庆大学,2007.

标签:;  ;  ;  

建筑方案设计中的系统性思维与结构性思维王苒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