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

论文摘要

国家观是关于国家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其主要包括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形态、消亡等一般性内容,以及人与国家的关系、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不同国家观之间的比较等扩展性内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特色鲜明的、系统且完善的国家观学说。本人所称的马克思主义是在狭义上而言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指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在有关国家思想上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正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历史演进。以历史为依据,从纵的线索上,以马克思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发展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载体,理清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从萌芽、形成、发展到最后完善时期的整个演进脉络。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横向结构。从横的方向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分析,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形态、消亡以及国家与人的发展等国家观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黑格尔的国家观。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黑格尔的国家观存在着思想渊源关系,但通过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显现了与黑格尔国家观本质的不同。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观。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自由主义在国家(政府)上的看法存有差异。所处时代虽前后相延,但因其服务的阶级对象不同,在国家观的诸方面也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存在诸多不同。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 (一)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萌芽时期
  • (二)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形成时期
  • (三)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发展时期
  • (四)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的完善时期
  •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横向结构
  • (一) 国家起源观
  • (二) 国家本质观
  • (三) 国家职能观
  • (四) 国家形态观
  • (五) 国家消亡观
  • (六) 国家与人的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黑格尔国家观的比较研究
  • (一) 黑格尔国家观的内容
  • (二)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黑格尔国家观的比较
  • 四、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观
  • (一) 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观的内容
  • (二)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观的比较
  • 1. 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依据不同:唯物史观和社会契约
  • 2. 对国家本质的定位不同:阶级性与中立性
  • 3. 对国家前途的看法不同:消亡与完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1(01)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现实与限度[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0(02)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新向度[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0(02)
    • [4].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5(03)
    • [5].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的文化传承[J]. 教育革新 2017(12)
    • [6].邓小平南巡讲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迪[J]. 科技风 2019(35)
    • [7].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结合性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34)
    • [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流媒体担当[J]. 新闻战线 2019(23)
    • [9].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充分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J]. 中共党史研究 2019(10)
    • [10].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首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峰论坛”综述[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1].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23)
    •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前提和核心[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9(06)
    • [13].客观规律与历史性:马克思主义科学概念的两重意蕴[J]. 科学社会主义 2019(06)
    • [14].分析马克思主义:方法与旨趣——大卫·利奥波德教授访谈录[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9(06)
    • [1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起始阶段的思想过程和文本特征——《马藏》第一部第一至五卷论要[J]. 教学与研究 2019(11)
    • [1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鲜明特征[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6)
    • [17].旅俄华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的新思考[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10)
    • [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3)
    • [19].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社会保障评论 2019(04)
    • [20].幸福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及实践向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 社科纵横 2019(12)
    • [21].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学术期刊主编高层论坛综述[J]. 社会主义研究 2019(06)
    • [22].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向度[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3].出场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转型的新视角[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11)
    • [24].加强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之基[J]. 四川党的建设 2019(23)
    • [25].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编委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03)
    • [2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征[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S1)
    • [27].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S1)
    • [28].马克思主义占领人类精神制高点的理论思考[J]. 长白学刊 2020(01)

    标签:;  ;  ;  ;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