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区划与评价研究

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区划与评价研究

论文题目: 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区划与评价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态学

作者: 方怀龙

导师: 李俊清

关键词: 西藏林芝,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资源区划,资源评价,资源保护,开发模式

文献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大众旅游,它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娱乐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生态旅游是发展现代旅游业和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结合点,随着我国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的提出,特别是在我国生态环境相对落后的西部,自然环境十分脆弱,实施生态旅游事实上也就是充分利用西部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天然优势,在环境容量范围内和景观效果良好的区域有条件的开展生态旅游,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达到旅游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西藏自治区在“十五”期间将旅游业列为六大经济支柱产业之首,西藏的林芝地区也将本地的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来发展,特别是在中央第三次西藏座谈会之后,在对口援藏单位的援助下,旅游业有了较大发展。林芝地区本身自然环境条件独特,素有“西藏江南”的美誉,旅游资源丰富,并且许多世界上稀有的珍贵物种,传统的宗教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十分可贵的旅游资源。林芝地区森林覆盖率为46.09%,以森林为主体的高原生态系统给我国乃至全球创造了大量的服务价值,在调节空气、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林芝地区的旅游业才开始起步,伴随开放程度的加大,旅游业也越来越壮大,但是,对现有的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林芝地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对该地区旅游资源进行盘点,做出全面的调查,进行系统的分类,科学的评价,提供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本研究从选题时起,就将研究的着眼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林芝地区生态系统重要、地质年代轻、生态环境的极易破碎;另一方面是,随着林芝机场建成通航,川藏公路改造竣工和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该地区海拔相对较低和自然环境的优美,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会涌入林芝,所以旅游势必会给林芝的旅游环境资源带来不可想象的压力,若现在不采取有利措施做好防护工作,一旦对自然环境资源和文化资源造成破坏,就难以弥补。本论文正是针对这一实践问题立项的,并在以下五个领域对林芝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 一是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针对林芝生态旅游起步晚、旅游资源本底不清的客观事实,对林芝地区下属的七个县全面调查。在调查工作中,根据景区和景点的具体情况,采取了线路调查的方式,对部分景区和景点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测量,记录重要的景区景点等旅游资源,拍摄下其中关键的区域。本次研究的645个旅游资源单体(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都填写了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按照国家旅游局最新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将其分为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三类进行归档,这些单体分别隶属8个主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生态旅游沿革概述

1.2.1.1 生态旅游的产生

1.2.1.2 生态旅游的定义

1.2.1.3 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1.2.2 生态旅游资源概念、特征及类型

1.2.2.1 生态旅游资源概念

1.2.2.2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1.2.2.3 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1.2.3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动态

1.2.3.1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

1.2.3.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

1.2.3.3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1.2.3.4 评价理论

1.3 林芝地区生态旅游及存在的问题

1.3.1 生态旅游状况

1.3.1.1 旅游发展历史

1.3.1.2 生态旅游现状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2.1 资源数量不清

1.3.2.2 资源评价系统缺乏

1.3.2.3 旅游重点不突出

1.3.2.4 环境保护意识差

1.3.2.5 资源总体管理粗放

1.3.2.6 动植物保护不利

1.3.3 本研究解决的问题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1.1 地理位置

2.1.1.2 地形地貌

2.1.1.3 水文

2.1.1.4 土壤

2.1.1.5 气候

2.1.1.6 动植物

2.1.2 经济环境

2.1.3 社会文化环境

2.1.4 交通状况

2.1.5 客源条件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案

2.3.1 资源分类

2.3.1.1 分类依据

2.3.1.2 分类对象

2.3.1.3 分类结构

2.3.2 资源调查

2.3.2.1 资料收集

2.3.2.2 野外调查

2.3.3 旅游资源区划

2.3.3.1 区划原则

2.3.3.2 区划方法

2.3.3.3 区划指标

2.3.4 旅游资源评价

2.3.4.1 “三三六”评价法

2.3.4.2 打分评价法

2.3.4.3 模糊数学法

2.3.4.4 层次分析法

3 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 自然景观资源优势

3.1.1.1 高山、峡谷

3.1.1.2 水

3.1.2 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3.1.2.1 动植物资源

3.1.2.2 生态环境资源

3.1.3 人文旅游资源优势

3.1.4 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3.1.4.1 工布文化

3.1.4.2 珞巴文化

3.1.4.3 门巴文化

3.1.4.4 僜人文化

3.2 劣势分析

3.2.1 生态旅游资源脆弱

3.2.2 生态旅游资源受破坏

3.2.3 生态关系复杂

3.2.4 旅游环境容量有限

3.3 机遇与挑战

4 资源的类型与评价

4.1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4.1.1 主体旅游资源分类

4.1.1.1 地文景观类

4.1.1.2 水域风光类

4.1.1.3 生物景观类

4.1.1.4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

4.1.1.5 遗址遗迹类

4.1.1.6 建筑与设施类

4.1.1.7 旅游商品类

4.1.1.8 人文活动类

4.1.2 旅游资源类型结构

4.2 区划类型

4.3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4.3.1 定性评价

4.3.1.1 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

4.3.1.2 旅游资源的效益评价

4.3.1.3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4.3.2 定量评价

4.3.2.1 打分评价

4.3.2.2 模糊数学评价

4.3.2.3 层次分析法

4.3.2.4 定量评价结论

5 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模式

5.1 指导思想

5.2 基本原则

5.2.1 保护与利用协调的原则

5.2.2 游客参与保护的原则

5.2.3 “三大效益”统一的原则

5.2.4 生态教育的原则

5.3 持续发展措施

5.3.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5.3.2 建设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5.3.3 理顺旅游景区体制

5.3.4 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5.3.5 培养生态旅游人才

5.3.6 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5.3.7 保持景区原貌

5.3.7.1 控制景区游客容量

5.3.7.2 控制景区内部建设

5.3.8 解决交通瓶颈

5.3.9 保护野生动植物

5.3.10 做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5.3.11 监测生态环境质量

5.3.12 加强立法建设

5.4 生态旅游模式

5.4.1 林芝避署胜地游

5.4.2 巴松错生态旅游度假休闲游、尼洋河流域生态观光游

5.4.3 原始森林生态游

5.4.4 工布民俗风情游

5.4.5 雅鲁藏布大峡谷徒步科学考察、探险游

5.4.6 太昭古城、唐蕃古道游

5.4.7 宗教文化扎日莎巴圣山、布久喇嘛岭寺游

5.4.8 购物游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资源类别

6.1.2 资源分区

6.1.3 资源评价

6.1.4 资源保护

6.1.5 资源开发模式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级别统计

附录 2:西藏自治区行政区示意图

附录 3:西藏公路交通示意图

附录 4:林芝地区行政示意图

附录 5:林芝地区旅游示意图

附录 6:林芝风光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1-10

相关论文

  • [1].贵州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综合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 穆彪.北京林业大学2008
  • [2].论旅游资源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D]. 母涛.四川大学2006
  • [3].生态旅游品牌规划的基础理论研究[D]. 秦安臣.北京林业大学2005
  • [4].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D]. 李经龙.南京师范大学2007
  • [5].基于地域系统结构研究的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地实证分析[D]. 何效祖.兰州大学2007

标签:;  ;  ;  ;  ;  ;  ;  

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区划与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