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花鸟画研究 ——绘画史与考古学

唐代花鸟画研究 ——绘画史与考古学

论文摘要

一般认为,花鸟画的独立成科是在唐代。然而由于实物材料的缺乏和传世作品年代存疑,原有绘画史研究方法难以施展,导致唐代花鸟画研究进展缓慢。大量的考古发现带来了新的知识,同时也对研究的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考古材料纳入美术史的系统和逻辑,来解决美术史的问题,是本学科发展过程中早已由老一辈美术史家提出,而我们今天仍在继续面对的,本文的研究即是在这个方面所作的一次尝试。以考古学的眼光来看,材料出土的地点、位置、样貌及其周围环境都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将对绘画史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本文希望可以通过具体的研究过程寻找绘画史与考古学在材料和方法上的联系,打通二者之间的隔阂,这也是“美术考古”这一跨学科的研究方向应为之努力的目标之一。本文将在整理和分析出土实物材料(包括石窟寺壁画、墓室壁画、石刻、纸本屏风、纺织品、金银器、铜镜等)的基础上尝试回答如下问题:唐代花鸟画的表现方式是怎样的,这种表现方式是如何确立的,对后世有何影响,等等。同时,通过整理材料得到的知识也将有助于我们得到关于唐代花鸟画面貌的比较确定的印象,进而有助于传世作品的年代判断。

论文目录

  • 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画史中的“花鸟”和“画”
  • 第一节 关于“花鸟”
  • 第二节 关于“画”
  • 第二章 织物和器物上的动植物图像
  • 第一节 织物上的动植物图像
  • 第二节 金银器上的动植物图像
  • 第三节 唐镜上的动植物图像
  • 第四节 瓷器上的动植物图像
  • 第五节 漆器及其他
  • 第六节 花鸟纹样的形式及来源
  • 第三章 壁画、石刻与屏风上的“花鸟画”
  • 第一节 以花卉为中心对“画花画鸟”的考察
  • 一、莲花图像的盛行
  • 二、花卉图像的丰富
  • 第二节 壁画、石刻、屏风主题性花鸟图像分析
  • 一、李徽墓壁画(684年)
  • 二、章怀太子墓(706~711年)、永泰公主墓(706年)和懿德太子墓(706年)的壁画及石刻
  • 1、章怀太子墓
  • 2、永泰公主墓
  • 3、懿德太子墓
  • 三、庆山寺舍利塔基精室壁画和舍利石塔宝帐线刻画(741年)
  • 四、朱家道村墓壁画(713~754年)
  • 五、阿斯塔那217号墓壁画(713~754年)和新疆哈拉和卓出土唐代花鸟图屏
  • 六、正仓院藏花鸟木石图(756年以前)
  • 七、唐安公主墓壁画(784年)和赵逸公墓壁画(829年)
  • 八、王公淑墓壁画(838年)
  • 九、西安西郊陕棉十厂墓(741~746年)、高元珪墓(756年)与姚存古墓壁画(853年)
  • 十、梁元翰墓(844年)、高克从墓(847年)与杨玄略墓(864年)壁画
  • 第四章 唐代花鸟画相关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实物材料所见的唐代花鸟画概况
  • 第二节 花鸟画题材的拓展及其成因
  • 一、外来物种的冲击
  • 二、对世界丰富性的认知及实践
  • 三、科学知识的普及
  • 第三节 花鸟画意义体系的建立
  • 一、政治的表述
  • 二、财富的象征
  • 三、宇宙观的微缩
  • 第四节 “折枝花”与唐宋间花鸟画的转型
  • 结语
  • 图版说明
  • 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  ;  

    唐代花鸟画研究 ——绘画史与考古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