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震源近震源地震波叠加属性研究

炸药震源近震源地震波叠加属性研究

论文摘要

炸药震源作为陆上地震勘探的主要震源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各大油气资源相继被发现与开采殆尽的环境下,地震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剩余油等隐蔽资源的寻找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对地震勘探的分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有着更高的数据处理水平,而且对激发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在对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研究中,在激发因素上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井深、药量等方面的试验及在数据采集和处理上采取新的方法,而在爆炸震源的研究上开展的工作很少,主要以改变震源药柱的密度和爆速为主要研究方向,这显然不能完全解决高分辨率的问题。也有人在细长药柱上进行研究,但取得的高分辨勘探效果目前还不明显。采用小药量爆炸可以激发高频地震波。但采用小药量爆炸时,地震波有效波能量偏低,信噪比减小,不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地震勘探资料。针对上述的不足,本文在分析与总结近震源爆炸情况下,各分区介质中的应力、应变等状态以及各分区波的存在形态和传播特性的基础之上,详细阐述了各种波间的转换关系及其能量分布情况;鉴于近震源波形难于记录的情况,借助气枪枪阵相干组合原理对近震源地震波进行研究,围绕如何提高激发信号的频率和信噪比,在炸药震源结构的安排上对延迟爆炸的垂向叠加震源结构作了比较直观的探讨与模拟。最后对实际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得出延迟爆炸能较好的满足地震勘探的新要求的结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炸药震源近震源地震波形成与传播特性研究
  • 2.1 爆炸地震波的形成
  • 2.1.1 冲击波基本理论
  • 2.1.2 冲击波和爆生气体的扩腔作用
  • 2.1.3 冲击波向应力波转变理论
  • 2.1.4 爆炸后应力波向地震波的转变
  • 2.2 爆炸各分区波的传播特性分析
  • 2.2.1 爆炸各分区划分及应力状态分析
  • 2.2.2 爆炸后各分区能量分布研究
  • 3 弹性波波场叠加属性分析
  • 3.1 气枪枪阵相干组合理论及组合后的子波特征
  • 3.1.1 相干枪原理
  • 3.1.2 相干的枪子波求取与实现方法
  • 3.1.3 模拟气枪阵列的子波
  • 3.2 炸药延迟爆炸理论研究
  • 3.2.1 延迟爆炸激发机理
  • 3.2.2 延迟爆炸的能量分布
  • 3.3 炸药延迟爆炸近源地震波场模拟
  • 3.4 弹性波场叠加属性分析
  • 3.4.1 叠加波场能量分析
  • 3.4.2 叠加波场子波分析
  • 3.5 结论与认识
  • 4 炸药震源近震源地震波特征测试与验证
  • 4.1 不同药型起爆试验分析
  • 4.2 地表减震源试验分析
  • 4.3 不同激发井深分析
  • 4.4 不同延迟特性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及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地震波斜入射下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0(04)
    • [2].光纤分布式地震波探测系统及其布设优化研究[J]. 山东科学 2017(05)
    • [3].地震波模拟中多轴复频移近似完全匹配层的吸收效果及稳定性[J].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8)
    • [4].基岩场地条件下长周期地震波频谱特性分析[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20)
    • [5].日本3.11地震波频谱特征及其对结构响应的影响[J]. 铁道建筑 2013(11)
    • [6].浅析动力时程分析中地震波的选取[J]. 四川建材 2012(03)
    • [7].中美规范关于地震波的选择与框架-核心筒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J]. 建筑结构学报 2015(02)
    • [8].地震波超前探测技术在煤矿掘进中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23)
    • [9].趣味地震学(23):地震波之魂——S波[J]. 地震科学进展 2020(11)
    • [10].地震波信号降噪技术[J]. 船电技术 2012(02)
    • [11].关于天然设计地震波的研究[J]. 震灾防御技术 2011(01)
    • [12].地震波技术在沥青路面性能测试中的应用研究[J]. 公路工程 2011(01)
    • [13].桥梁抗震设计中地震波的合理选取[J]. 交通科技 2011(04)
    • [14].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地震波响应仿真[J]. 起重运输机械 2010(03)
    • [15].地震波是如何传播的[J]. 国际地震动态 2009(06)
    • [16].地震波预报方法在青海地区的应用[J]. 高原地震 2008(03)
    • [17].光纤地震波检测技术发展状况及展望[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03)
    • [18].重复反射理论在计算地表面地震波时的应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5)
    • [19].舰船地震波获取方法[J].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12(04)
    • [20].弹性时程分析时地震波选用的一种方法[J]. 河南科学 2010(08)
    • [21].基于双参数匹配追踪算法的不同孔深爆炸地震波特性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16(18)
    • [22].基于足尺加速加载试验的地震波模量变化规律[J].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4(04)
    • [23].时程分析法地震波选取探析[J]. 四川建材 2015(05)
    • [24].给地震波一个空间[J]. 中学生 2015(33)
    • [25].地震波——给地球做“B超”[J].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9(02)
    • [26].地震波入射角度对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J]. 价值工程 2013(17)
    • [27].以地震波作为激励信号校准拾振器灵敏度[J]. 振动与冲击 2013(13)
    • [28].基于地震波介质载体动态传导规律的桥梁结构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23)
    • [29].地震波输入方向对曲线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J]. 铁道建筑 2013(08)
    • [30].跨孔地震波波场数值模拟[J]. 工程勘察 2013(12)

    标签:;  ;  ;  ;  ;  

    炸药震源近震源地震波叠加属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