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抑郁中医证候及病损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中风后抑郁中医证候及病损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首发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合并抑郁及病损部位为单部位的患者的临床观察,探索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临床辨证分型规律及不同部位的中风患者的中风后抑郁的患病情况,为PSD的证型诊断及PSD与中风部位的相关性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理论依据。并将有利于PSD的防治,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减少中风的致残率、病死率,减轻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负担。方法:本研究以调查的方法观察研究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恢复期的患者的PSD患病情况。调查包括前瞻性研究及回顾性研究两部分。前瞻性研究资料通过临床问诊、查体及量表测量获得,回顾性研究资料通过既往住院病例获得。所得全部数据均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该研究选择了303例首发缺血性卒中恢复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SD患者160例、单一部位中风患者160例。PSD患者的中医症型包括:肝气郁结54例、血行瘀滞43例、痰气郁结25例、心脾两虚38例;160例单一部位中风患者中,PSD患者46例,其中额叶10例、颞叶6例、顶叶3例、枕叶3例、基底节14例、丘脑1例、小脑4例、脑干5例。应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中风患者PSD的患病率是否存在差异,分析结果均显示: p>0.05,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中风患者的PSD患病率不存在差异。应用相关分析,分析ADL评分及NIHSS评分与抑郁程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DL评分及NIHSS评分与抑郁程度之间存在相关(p<0.05),ADL评分越低、NIHSS评分越高,相应的PSD患者的病情越重。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程度的PSD患者的各证型构成比有无差异,结果显示:X2=0.588,p=0.899(双侧),p>0.05,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各程度的PSD患者的各证型构成比不存在差异。应用卡方检验,整体比较所有病损部位与PSD患病率,分析结果显示:X2=31.121, p=0.000(双侧),p<0.05,故可以认为病损部位与PSD的发生有关;分别分析不同病损部位的PSD患病率是否存在差异,分析结果显示:额叶及基底节的分析结果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故可以认为这两个部位中风与PSD的发生有关;顶叶、颞叶、枕叶、丘脑、小脑及脑干的分析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故可以认为这些部位与PSD的发生无关。结论:PSD的中医证型以肝气郁结、血行瘀滞、痰气郁结、心脾两虚为主,或有兼挟;单部位中风以基底节最常见,其次为额叶和颞叶;PSD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直接相关性,但PSD程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存在相关;中医证型与PSD程度之间无明显关联;病损部位是影响中风患者PSD的患病率的影响因素,其中基底节及额叶是主要影响因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风后抑郁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 2 中风后抑郁的流行病学研究
  • 3 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 4 中风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
  • 5 中风后抑郁的防治
  • 6 结语
  • 实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选择
  • 3 观察方法
  • 4 临床观察结果
  • 讨论
  • 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 本课题思路及设计
  • 3 结果分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风后抑郁中医证候及病损部位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24)
    • [2].老年颌面部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 2010(11)
    • [3].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 中国医学创新 2010(36)
    • [4].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听神经瘤4例临床分析[J]. 安徽医学 2013(05)
    • [5].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0(15)
    • [6].684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临床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07)
    • [7].冷冻疗法治疗皮肤黑热病120例[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19)
    • [8].由“动静结合、筋骨并重”谈孟氏学术理念[J]. 西部中医药 2016(01)
    • [9].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06)
    • [10].蛇尾针妙用[J]. 中国民间疗法 2010(06)
    • [11].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呼吸道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 2008(24)
    • [12].生存质量评价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肿瘤临床 2009(07)
    • [13].张卫华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J]. 广西中医药 2011(02)
    • [14].光动力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缓解对策[J]. 上海医药 2016(13)
    • [15].血管性痴呆中药外用治疗体会[J]. 中国医学创新 2009(33)
    • [16].颈部挥鞭样损伤针灸分型论治初探[J]. 中国针灸 2011(04)
    • [17].冠心病病损分布特点与低血流剪切力的关系[J]. 医学综述 2013(21)
    • [18].常用中药外用对放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治疗[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3(01)
    • [19].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04)
    • [2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3例颅脑CT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11)
    • [21].健脾和胃法治疗肿瘤营养不良体会[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01)
    • [22].伤湿止痛膏外贴患处治疗小儿冻疮32例报告[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08)
    • [23].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J].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8(01)
    • [24].理疗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45例[J]. 中医外治杂志 2012(02)
    • [25].湿热来了,小心真菌[J]. 百姓生活 2012(08)
    • [26].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特征及与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11)
    • [27].新型生物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J]. 实用医技杂志 2009(12)
    • [28].102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J]. 广东牙病防治 2012(07)
    • [29].RANTES的研究进展及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关系[J]. 口腔医学研究 2010(05)

    标签:;  ;  ;  ;  

    中风后抑郁中医证候及病损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