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可食性组织中氯霉素类和β-受体兴奋剂类多残留定量确证方法研究

动物可食性组织中氯霉素类和β-受体兴奋剂类多残留定量确证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和β-受体兴奋剂类药物的残留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健康和我国畜禽产品的出口,为有效、简便地监测这两类药物的残留和为国内外贸易纠纷、仲裁或政府行为的监督检查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建立动物可食性组织中氯霉素类和β-受体兴奋剂类多残留定量确证方法是必须的。关于这两类药物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国内外报道的很少,这些方法存在很多不足,包括方法灵敏度太低,前处理步骤繁琐,检测样品耗时长,检测药物不够全面,检测动物可食性组织单一等,不能满足当前对于氯霉素类和β-受体兴奋剂类药物残留检测的需要。因此,本研究从建立这两类药物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多残留检测方法展开,建立氯霉素类和β-受体兴奋剂类药物多残留定量确证方法。建立了氯袂素类和β-受体兴奋剂类药物两个多残留方法,同时建立了β-受体兴奋剂类药物中莱克多巴胺在猪可食性组织中的定量确证方法,为氯霉素类、β-受体兴奋剂类和莱克多巴胺残留监控、食品质检领域和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一是建立同时检测动物可食性组织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和其主要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的气相色谱法和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和其主要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的液相质谱串联法。组织样品采用2%氨水-乙酸乙酯提取,45℃旋蒸,5%乙酸洗涤,正己烷脱脂,混合阳离子柱(MCX)净化,氨化甲醇(90:10)洗脱,洗脱液50℃沙浴中氮气吹干。气相色谱法(GC)中残余物加乙腈和BSTFA于70℃反应30min,加入甲苯,再加入0.5mol/LNaOH溶液,取上清液测定:液相质谱串联法中直接用流动相溶解吹干残渣,离心检测。气相色谱法结果显示,氯霉素类药物在猪肌肉、猪肝脏、猪肾脏、鸡肌肉、鸡蛋和牛奶中的最低检测限为0.06μg/kg~0.48μg/kg,最低定量限为0.21μg/kg~2.10μg/kg,平均回收率介于67.7%~105.4%之间,变异系数≤9.6%。液相串联质谱法结果显示,氯霉素类药物在猪肌肉、猪肝脏、猪肾脏、牛肌肉、牛肝脏、牛肾脏、鸡肌肉、虾肉、鱼肉和鸡蛋中的最低检测限为0.01μg/kg~0.16μg/kg,最低定量限为0.04μg/kg~0.21μg/kg,平均回收率介于78.0%~98.0%之间,变异系数≤7.4%。方法二是建立动物可食性组织中β-受体兴奋剂类的液相串联质谱法。组织样品采用β-盐酸葡萄糖醛苷酶水解,5%氨水-乙酸乙酯提取,2%甲酸洗涤,正己烷脱脂,混合阳离子柱(MCX)净化,5%氨水-甲醇洗脱,洗脱液于50℃下氮气吹干后使用流动相溶解,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离心检测。结果表明,β-受体兴奋剂类药物包括克仑特罗、西巴特罗、马布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特布他林、非诺特罗、马喷特罗、克伦普罗、苯氧丙酚胺、托洛特罗在猪肌肉、猪肝脏、牛肌肉、牛肝脏、牛尿液和猪尿液中最低检测限为0.08μg/kg(μg/L)~0.51μg/kg(μg/L),最低定量限为0.17μg/kg(μg/L)~1.00μg/kg(μg/L),平均回收率介于69.5%~93.1%之间,变异系数≤15.4%。方法三是建立检测猪可食性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串联质谱法。组织样品处理方法与方法二相同,结果表明在猪肌肉、猪肝脏、猪肾脏、猪胃、猪肺脏、猪心脏、猪小肠、猪大肠和猪皮脂中,液相色谱法的最低检测限为2.5gg/kg~3.1μg/kg,最低定量限为3.5μg/kg~5.0μg/kg,平均回收率介于72.5%~97.0%,变异系数≤6.7%;液相质谱串联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12gg/kg~0.25μg/kg,最低定量限为0.25μg/kg~0.52μg/kg,平均回收率介于94.6%~100.0%,变异系数≤3.5%。本课题通过对样品前处理及色谱质谱条件优化或建立新的提取方法,解决目前氯霉素类和β-受体兴奋剂类药物残留分析方法的不足,方法新颖,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极具创新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氯霉素类和β-受体兴奋剂类的残留检测
  • 1.2 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 2 氯霉素类多残留定量确证方法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标准品
  • 2.1.2 主要试剂及溶液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2.2 定量确证方法建立
  • 2.2.1 标准曲线制备
  • 2.2.2 制样方法和分析测定
  • 2.2.3 最低检测限(CCα)和最低定量限(CCβ)
  • 2.2.4 准确度和精密度
  • 2.2.5 稳定性试验
  • 2.2.6 动物试验
  • 2.3 定量确证方法结果
  • 2.3.1 基质效应
  • 2.3.2 LC-MS/MS方法中目标化合物的质谱优化
  • 2.3.3 LC-MS/MS方法中色谱分离
  • 2.3.4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2.3.5 特异性和专一性
  • 2.3.6 最低检测限(CCa)和最低定量限(CCβ)
  • 2.3.7 准确度和精密度
  • 2.3.8 目标化合物的稳定性
  • 2.3.9 动物试验结果
  • 2.3.10 氯霉素类定量确证方法评价
  • 2.4 讨论
  • 2.4.1 GC方法条件优化
  • 2.4.2 LC-MS/MS方法条件优化
  • 2.4.3 前处理条件选择
  • 2.5 残留检测方法发展趋势
  • 2.6 结论
  • 3 β-受体兴奋剂类多残留定量确证方法的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标准品
  • 3.1.2 主要试剂及溶液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3.2 定量确证方法建立
  • 3.2.1 标准曲线制备
  • 3.2.2 样品制备和分析测定
  • 3.2.3 最低检测限(CCα)和最低定量限(CCβ)
  • 3.2.4 准确度和精密度
  • 3.3 结果
  • 3.3.1 基质效应
  • 3.3.2 目标化合物的质谱优化和二级全扫描质谱图
  • 3.3.3 色谱分离
  • 3.3.4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3.3.5 特异性和专一性
  • 3.3.6 最低检测限(CCα)和最低定量限(CCβ)
  • 3.3.7 准确度和精密度
  • 3.3.8 目标化合物的稳定性
  • 3.3.9 β-受体兴奋剂类定量确证方法评价
  • 3.4 讨论
  • 3.4.1 离子源的选择及质谱条件的优化
  • 3.4.2 色谱柱的选择及色谱条件的优化
  • 3.4.3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 3.5 结论
  • 4 莱克多巴胺在猪可食性组织中残留的定量确证方法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标准品
  • 4.1.2 主要试剂及溶液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1.4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4.2 定量确证方法建立
  • 4.2.1 标准曲线制备
  • 4.2.2 样品制备和分析测定
  • 4.2.3 最低检测限(CCα)和最低定量限(CCβ)
  • 4.2.4 准确度和精密度
  • 4.2.5 动物试验
  • 4.3 结果
  • 4.3.1 基质效应
  • 4.3.2 目标化合物检测条件的优化
  • 4.3.3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4.3.4 特异性和专一性
  • 4.3.5 最低检测限(CCα)和最低定量限(CCβ)
  • 4.3.6 准确度和精密度
  • 4.3.7 目标化合物的稳定性
  • 4.3.8 动物试验结果
  • 4.3.9 莱克多巴胺定量确证方法评价
  • 文献综述:氯霉素类和p-受体兴奋剂类的使用与残留控制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校园绿地规划视角下的可食性景观[J]. 南方农业 2020(18)
    • [2].可食性蔬菜包装纸材料研究进展[J]. 现代商业 2017(32)
    • [3].探析可食性景观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包装工业 2015(06)
    • [4].抗性淀粉可食性吸管的加工工艺及开发利用趋势[J]. 农产品加工 2020(10)
    • [5].可食性植物在景观领域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15)
    • [6].可食性玉米醇溶蛋白膜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08(12)
    • [7].可食性骨酶解-水热提取联用装置的研制[J]. 食品工业 2017(05)
    • [8].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保鲜膜的研制[J].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7(03)
    • [9].可食性植物源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 2016(09)
    • [10].不同可食性控油膜对油炸猪里脊控油效果的影响[J]. 美食研究 2015(01)
    • [11].可食性明胶膜研究新进展[J]. 食品科技 2014(11)
    • [12].可食性蔬菜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广东化工 2013(16)
    • [13].可食性蛋白质作为营养物质运送载体的研究概况[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04)
    • [14].可食性包装薄膜的特点及应用[J]. 印刷世界 2010(10)
    • [15].琼脂-明胶可食性抗菌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现代食品 2020(06)
    • [16].韧性视角下居住区可食性景观应用设计——以滨州市中心医院职工居住区绿地改造为例[J]. 绿色科技 2020(11)
    • [17].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可食性组织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残留量的方法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1)
    • [18].多糖类纳米可食性保鲜膜的研究进展[J].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5(02)
    • [19].可食性蛋白膜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11(01)
    • [20].豆渣制备可食性方便面调料包工艺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08(05)
    • [21].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可食性组织中红霉素残留量研究[J]. 山东畜牧兽医 2020(10)
    • [22].可食性昆虫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蚕业科学 2019(02)
    • [23].可食性马铃薯淀粉抑菌膜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17(03)
    • [24].可食性动物骨加工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J]. 猪业观察 2015(03)
    • [25].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猪可食性组织中8种同化激素的含量[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17)
    • [26].可食性壳聚糖膜包衣可延长甜樱桃保质期[J]. 中国果业信息 2019(11)
    • [27].可食性保鲜剂保鲜辣椒的效果初报[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0(08)
    • [28].可食性薄膜的包装性能概述[J]. 中国高新科技 2017(12)
    • [29].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可食性组织中红霉素的残留[J]. 药物分析杂志 2019(12)
    • [30].可食性保鲜剂对黄瓜保鲜效果的对比分析[J]. 农产品加工 2010(07)

    标签:;  ;  ;  ;  ;  ;  ;  ;  

    动物可食性组织中氯霉素类和β-受体兴奋剂类多残留定量确证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