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研究 ——以无锡实践为例

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研究 ——以无锡实践为例

论文摘要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术界和地方政府就已经开始关注农民市民化问题。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和约束,农民市民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障碍,包括思想观念障碍、制度障碍、政策障碍等,其中农民自身的素质是影响农民市民化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自身素质是推动农民市民化转变的内部原因,对农民市民化转型具有重要作用。从目前的总体情况看,农民的城市意识、社会化意识还较为淡薄,小农意识突出,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在心理转变上存在危机,难以适应城市生活与社会化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农民市民化转型的进程。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实施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优化市民化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改善进城农民物质生活待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实现农民观念的市民化;要建立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的城市适应能力;另外,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还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所作的准备工作
  • 1.5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
  • 2.1 农民市民化的内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1 农民与市民
  • 2.1.2 农民市民化的内涵界定
  • 2.1.3 农民市民化的理论分析
  • 2.2 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 2.2.1 素质教育的内涵
  • 2.2.2 素质教育的特点
  • 2.3 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 2.3.1 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 2.3.2 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的外延
  • 第三章 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 3.1 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是实现农民现代化转型的长远需要
  • 3.1.1 人的现代化的内涵
  • 3.1.2 农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作用
  • 3.2 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是农民市民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 3.3 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 3.4 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是确保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 第四章 我国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分析
  • 4.1.1 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融入
  • 4.1.2 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转型现状
  • 4.1.3 影响我国农民市民化转型的原因分析
  • 4.2 我国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的具体现状分析
  • 4.2.1 思想道德观念方面
  • 4.2.2 科学文化水平、职业技能方面
  • 4.2.3 心理素质方面
  • 4.2.4 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方面
  • 4.2.5 子女的教育方面
  • 第五章 实施我国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议
  • 5.1 提高对农民市民化的认识,优化市民化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
  • 5.1.1 政府:加强对市民化的政策导向
  • 5.1.2 市民:加强宣传引导,消除城乡歧视观念
  • 5.2 改善进城农民物质生活待遇,为农民市民化教育提供社会保障
  • 5.2.1 保证农民工获得合理劳动报酬
  • 5.2.2 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机制
  • 5.2.3 建立健全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 5.3 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工程
  • 5.3.1 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实现农民观念的市民化
  • 5.3.2 建立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的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
  • 5.3.3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其城市适应能力
  • 5.3.4 多元化办学,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市民化社会保障衔接问题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9(06)
    • [2].村改居农民市民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策略研究[J]. 居业 2019(11)
    • [3].失地农民市民化存在问题与对策[J]. 西部财会 2018(06)
    • [4].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民市民化及其障碍破解[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20)
    • [5].城乡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探析[J]. 中外企业家 2016(02)
    • [6].国外农民市民化模式比较分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01)
    • [7].城镇化背景下贵州农民市民化问题思考[J]. 安顺学院学报 2016(01)
    • [8].吉林省农民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16(07)
    • [9].基于经济学特征视角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以南通市为例[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6(01)
    • [10].风险社会视域下农民市民化的风险分析[J]. 大连干部学刊 2016(08)
    • [11].皖北农民市民化意愿实证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9)
    • [12].浅析农民市民化——基于已有文献的述评[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19)
    • [13].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障碍与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20)
    • [14].新城镇化背景下抚顺市农民市民化的背景及意义[J]. 中国商论 2016(28)
    • [15].成人教育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5(01)
    • [16].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初探[J]. 现代妇女(下旬) 2014(12)
    • [17].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及其消解[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5(02)
    • [18].更好发挥政府职能 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J]. 江苏农村经济 2015(05)
    • [19].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教育探究——以西安市雁塔区农转居市民化教育为例[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5(02)
    • [20].居村农民市民化问题国内研究综述[J]. 改革与开放 2015(07)
    • [21].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J]. 经贸实践 2015(08)
    • [22].农民市民化道德转换的路径探析[J]. 山西青年 2017(01)
    • [23].新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J]. 明日风尚 2017(02)
    • [24].论我国失地农民市民化制度构建[J]. 学术交流 2013(12)
    • [25].农民市民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26].浅议农民市民化问题的本质[J]. 管理观察 2015(32)
    • [27].失地农民市民化中社会属性与思想认知的重塑——以江苏省为例[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28].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困境及化解研究——以山西阳城县为例[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06)
    • [29].以家庭为视角的农民市民化意愿调查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08)
    • [30].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农民市民化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J]. 南方农业 2016(12)

    标签:;  ;  ;  ;  

    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研究 ——以无锡实践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