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喀斯特地貌地区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喀斯特地貌地区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控制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102600

摘要:在我国工程行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区域不断扩大,很多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差区域都在进行工程建设,尤其是喀斯特地貌地区这种施工条件较差区域进行桩基施工必须做好施工质量控制,本文首先就喀斯特地貌地区的特点以及人工挖孔桩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而后探讨了在喀斯特地区开展人工挖孔桩施工的质控要点,进而探讨了提升该类地区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地区;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喀斯特地貌是我国西南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式,这一地貌地区由于水分的溶蚀能力较强导致岩石孔洞、裂缝较多,地质条件较差,这类区域进行工程建设就必须注重桩基施工质量,为人工挖孔桩作为地质环境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桩基形式,在喀斯特地区的应用较为普遍,而人工挖孔桩在施工中进行质量控制也必须根据当地地貌特点开展工作。

1喀斯特地貌特点以及人工挖孔桩应用优劣势分析

1.1喀斯特地貌概念与特点

喀斯特地貌地区是指由于该地区的地下与地表水分具有较强的溶蚀力导致其对于可溶性岩石形成了较强的溶蚀作用,而在地表与地下形成了孔洞、裂缝等,使其形态发生改变地区地貌的统称,喀斯特地貌又叫岩溶地貌,岩溶地貌的形成综合了水分溶蚀和流水冲蚀以及岩石坍塌等多种侵蚀作用,从而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地貌特征,我国的喀斯特地貌地区主要包括云贵高原以及湖南省的郴州地区等,这类地区溶洞与天坑较多,而这类地区进行工程建设由于地基结构稳定性不足,建设难度较大。

1.2人工挖孔桩施工的优劣势分析

1.2.1人工挖孔桩施工与应用优势分析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较为简单且施工便利性较高,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主要就是由人力进行地下土石方的挖掘作业,施工操作机械化程度不高,因此施工操作较为传统、方便,并且可以在施工中安排多桩一同施工,施工中工人可以根据挖孔的情况进行地质条件的分析,进而为后期施工质控提供助力,由于施工为人力操作,挖孔桩施工中就不会出现挤土问题。

其次,人工挖孔可以提升桩体承载能力,由于挖孔后需要在桩孔中浇筑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合材料,这样单桩就可以由较大的承载能力,而群桩集合在一起承载能力就会更好,同时由于为钢筋水泥结构其抗剪切能力以及抗震能力也更好,支撑效果符合建筑需求。

1.2.2人工挖孔桩存在的劣势

首先就是挖孔与浇筑的人工劳动繁重,由于为人工挖孔形式,其桩孔开挖的操作都由人力形式完成,就算施工中会辅以小型设备,但是也无法大幅降低人工挖孔桩的人工劳动强度。其次就是施工速度较慢,人工进行桩孔开挖作业,这样就会导致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效率不会高,其施工作业所需的周期就会很长,人工费用也就会增高,不利于工程成本的控制。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安全隐患也很多,由于人工挖孔桩本身就是井下施工作业过程,其不可控的风险本就较多,尤其是在喀斯特地区这种地质条件复杂、岩层脆弱的区域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危险性就更大。最后,人工挖孔桩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人工挖孔桩由于需要人工进行开挖桩孔的操作,其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时就会更难控制,尤其是喀斯特地区这种地下水活跃区域,必须做好排水与防水技术措施。

2喀斯特区域内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的质量管控要点

2.1针对地下水以及一些流塑性物质进行抽水管控

在喀斯特地貌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地下水、流塑性状态物质,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之后再对其浇筑护壁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如果遇到地下水,应及时降低地下水位,且还要立即施工护壁。对于地下水施工准备阶段,可以依据地质勘探报告初步判断,全面考虑整体工程桩基的分布与地下水的走向,前期施工可依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可采取轻型井点整体降水。如果遇到部分孔桩的地下水相对丰富的情况,应及时采用潜水泵抽除,以降低地下水位,然后立刻施工护壁,可根据施工实况将每一节护壁的施工长度降到500mm,以此来为地下水的及时处理工作提供便利。如果遇到半流塑状态的泥沙,可以先将孔内的泥沙初步挖至设计内径值,然后利用硬木间隔200~300mm打入孔壁土层,之后再用稻草或是破布等吸水性物质将硬木间隙封堵密实,完成上述作业之后,还需要采用编织袋装满干水泥砂浆或者是水泥等吸水性物质,以此来堵严,等到吸水性物质吸水硬化之后,且孔壁周围的水渗出较少时,将护壁封堵物质拆除,并及时施工护壁混凝土。按照此种工艺施工下一节护壁,每一节护壁的施工长度需控制在500mm左右。如果流塑性状态物质的塑性较大且分布相对较深时,可采用砖沉筒处理工艺。

2.2根据溶洞、裂隙等情况采取加固措施

通常情况下,依据内部是否存在填充物,溶洞包括有填充物溶洞与无填充物溶洞。依据填充物的种类形态,溶洞有半填充淤泥土质、砂砾、碎石、卵石、粘土等。如果溶洞内部不存在一些粘土等填充物,并且其顶部与四周都比较坚固的话,这种溶洞是相对安全的,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反而较小。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必须根据溶洞内的具体情况进行回填操作,并且还应在护壁结构之外修筑挡墙结构,溶洞内要进行混凝土材料浇筑这样就能够强化溶洞内部支撑力,施工重要提升孔桩护壁作业的质量,必须提升溶洞内部强度,若是溶洞内部有一些软土碎石等软基材料,如果其深度小就要首先将这些软基材料挖除,而后浇筑混凝土材料,而针对溶洞内部结构具有的强度不高的情况则需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固化。针对粘土可以进行吸水材料的填充,降低其水分含量,并打入木桩,针对碎石等材料则需要将其清除掉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而针对流塑性淤泥则可以与粘土采用同样的处理方式,而对于地基上的裂缝则需要采用关注固化材料等方式进行处理。

3提升喀斯特区域人工挖孔桩总体施工质量的管理策略

首先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具体地质与水文情况进行挖孔位置、挖孔深度的设计,施工中做好排水与防水工作,降低水分对于挖孔操作的影响。其次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挖孔与灌注质量管理标准的制定,喀斯特地区地质条件特殊,对该类区域进行桩基施工必须严格根据质量与技术管理标准进行操作,否则人工挖孔桩施工就会无法提供工程项目所需的承载力。最后要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人工挖孔桩的质量与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有较大关联,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必须具有较高的质量管控意识,如此才能保证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的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在喀斯特地貌地区开展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的质量控制工作就要根据工程建设需求以及当地地质、地形特点进行质量管控要点与标准的制定,同时还应积极优化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强化质量管控责任体系的管控效果,从技术到管理,双管齐下,为喀斯特地区的建筑工程建设打好基础,优化该地区工程项目建设的稳定性与使用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韩鹏.喀斯特地貌强溶蚀带超深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0):84-87.

[2]刘晨,宁凯,李富强.抵母河特大桥人工挖孔桩施工[J].珠江水运,2013(17):66-67.

[3]罗海.谈贵州地区人工挖孔桩开挖难题技术处理[J].山西建筑,2013,39(21):68-69.

[4]常俊杰,常守强.喀斯特地貌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要点[J].四川建材,2012,38(02):176-177.

[5]朱海云.广西玉林喀斯特地貌地区桥梁桩基施工[J].山西建筑,2011,37(23):76-77.

[6]黄荣殿.喀斯特地貌桩基础选型的实例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07):111.

[7]郑淑秋.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技术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09(22):17.

标签:;  ;  ;  

浅谈喀斯特地貌地区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