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裁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理解应用

谈体裁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理解应用

李丽叶(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057150)

【摘要】:任何体裁文章都有自己成文的内在逻辑、层次体系,把握了这一关系就可以弄清文章脉胳,准确理解文章主旨。课程标准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英语不但要求掌握遣词造句的技能,而且要以英语为载体实现交际功能的目的,这有利于学生今后专业的发展,也能实现自如的运用英语实现交际目的。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年高考试卷中阅读的分值可见这一点。高中英语阅读课一直倍受教师的重视,但教学效果不很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与其词汇量、文化背景知识和阅读技巧的掌握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影响学生对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掌握和应用。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采用何种阅读教学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索。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运用体裁教学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

一、体裁教学法的定义、理论背景和优点

“体裁教学法”是建立在语篇的体裁分析基础上,即把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自觉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的教学活动。要了解“体裁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背景,我们先对国内外学者在体裁分析领域的研究概况作个简单回顾。总体来看,近年来,对体裁的分析可分为两个主要学派:以Swales和Bhatia为代表的“SwalesianSchool”和以Martin为代表的“AustralianSchool”。这两个学派都认为交际目的决定体裁的存在,使得某类语篇具有大体上相同的图式结构,而这种图式结构影响着语篇的内容和语言风格的选择;他们都强调体裁的常规性和制约性,认为体裁是语言使用者共同遵守的、程式化的社会交往工具,具有重复性和习惯性,其基本原则不能被随意更改。同时两个学派都认为,体裁的常规性并不意味着体裁是一成不变的,相反,由于文化因素或语篇变量(textparameter)的不同,属于同一体裁的语篇之间仍然存在某些差异,人们可以在不破坏体裁基本结构的原则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体裁教学法”的优点:A)运用“体裁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能使学生掌握相对稳定的、可以借鉴和依赖的语篇模式,从而增强其理解语篇和创造语篇的信心。B)从长远看,“体裁教学法”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当学生熟练掌握体裁的结构之后,就能对这些体裁运用自如,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语篇。

二、体裁教学法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将“体裁教学法”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结合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要注意该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应该注意下面几点事项:

(一)明确“体裁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体裁教学法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完全不同。通常的教学模式被一分为二:或者选择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而体裁教学法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例如,在解构这一教学步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阐述对不同体裁的看法,以此来掌握学生对某种体裁的熟悉程度,因此教师不必干涉。但是在其后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利用范文分析其谋篇布局时,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凸显,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也逐步为教师所掌控。

(二)组合“体裁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在将体裁教学法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时,应该注意摆脱其具有的“规定主义”,防止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体裁教学法指出,只有受到体裁的肯定,创造性才能得到认可。而这一主张只是教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适应主流社会的固有模式,必将导致学生批判意识的缺失。另外,有许多篇章中的体裁不是唯一的,而是很多体裁的有机结合体。例如,在记叙文中,为了突出主题,会适时的发表一些观点和看法,这本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所以,在运用体裁教学法时,一定要注意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比如:图式理论(TheSchemaTheory)、整体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注意不同体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才能让体裁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最大优势。

(三)注重“体裁教学法”在课外的延伸。课堂上,常借助英语教科书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教科书的编排科学,合理。一个个专题的构建洋溢着时代气息,而且信息量比较大,注重思想教育的渗透,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教材的表面,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也不能将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因而,“体裁教学法”在课外的延伸显得尤其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原则。

三、体裁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随着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阅读理论的探讨不断深入,要想进行有效的阅读,首先要具备篇章知识,即课文体裁结构的知识。“不具备篇章知识的读者是很难讲究阅读效率的”(胡春洞,1998)。不同的文章都有各自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不知辨体,往往使阅读带有盲目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自觉地运用体裁分析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体裁结构、篇章模式和篇章类型,分析作者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手法;抓住典型文章,分析其体裁框架及写作特点,并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达到举一反三。常用的篇章类型有:叙事类、说明类、论辩类。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题材多样,体裁各异。从文章的写作方式来看,一般都以叙事类(narration)和说明类(exposition)为主。叙事类中又包括传记(biography)、故事(story)、游记等。说明文中涉及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医疗救护、饮食文化等话题。文章绝不是互不相干的句子杂乱无章的堆砌,阅读时,读者直接面对的是语篇,其组成以及规律对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篇章类型确定的一般方法:以时间为线索的篇章——叙事类;以主题为线索的篇章——说明类、论辩类。另外,学生自己也可以迁移所具备的汉语篇章知识来确定课文体裁类型。

“体裁教学法”这一新生的教学方法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气息,它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体裁的特点和它们的建构过程。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语境和语言的不同侧面,来感悟英语篇章,达到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

标签:;  ;  ;  

谈体裁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理解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