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内侧旋转中心膝关节假体的设计和运动学分析

国人内侧旋转中心膝关节假体的设计和运动学分析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适合国人股骨远端截面及股骨外旋角度的膝关节假体设计目的:根据国人股骨远端截骨面及根据国人的股骨远端截面和股骨远端外旋角度放置的研究,根据国人解剖特点进行修改设计。方法:回顾研究国人股骨远端截骨面及根据国人的股骨远端截面和股骨远端外旋角度放置的数据,提出以国人解剖基础设计的膝关节假体股骨组件,利用Imageware软件(Unigraphics solutions公司,美国),根据膝关节假体原型,和国人解剖特点进行修改设计。结果:设计的股骨假体包括优化股骨前后径和左右径的比值,在相同前后径的条件下增大左右径,按测量的中值扩大1.207倍;股骨外旋角度的优化,增大股骨外旋角度为5°,采用Build-in的方式,增加股骨外后髁的厚度来优化股骨外旋角度。结论:优化膝关节股骨原型假体的前后径/左右径比值,在相同的前后径情况下,将左右径扩大到原来的1.207倍。选用build-in的方式增加股骨外后髁厚度,使外旋为5°。第二部分适合国人胫骨截面胫骨托假体设计及胫骨托茎的优化目的:根据国人胫骨近端截骨面解剖研究,以国人解剖基础设计的膝关节假体胫骨托。方法:根据国人胫骨近端截骨面解剖研究,以及不同胫骨托茎的固定特点和内侧旋转中心假体的要求,提出以国人解剖基础设计的膝关节假体胫骨托和胫骨茎的设计,利用Imageware软件(Unigraphics solutions公司,美国),根据假体原型,进行设计。结果:国人胫骨近端截骨面前后径/左右径比值较现有进口假体大,我们选取中值0.716,在相同胫骨左右径条件下,增大前后径1.07倍;交叉型茎能更好的分散负荷,内侧骨质吸收更为常见,为此在内侧增加一个翼。结论:优化胫骨假体原型前后径扩大1.07倍,胫骨茎内侧增加一个翼。第三部分胫股关节内侧旋转中心屈伸运动的优化设计目的:通过对自然膝的运动学研究,设计出模仿自然膝运动内侧旋转中心屈曲运动的假体。利用Imageware软件(Unigraphics solutions公司,美国),在软件上反求出胫骨衬垫的形状。。方法:利用Imageware软件(Unigraphics solutions公司,美国),胫骨被初始为平面,在正上方成型。在屈曲0°,股骨部件嵌入胫骨表面6mm,应用逻辑剪影产生胫骨凹陷。股骨部件屈曲,向后移位,并且以内侧为中心旋转,进行另外一个逻辑剪影。重复这个过程从0°到135°,在期间股骨线性移位12mm,旋转20°。当它向后移位时,股骨髁始终在胫骨凹陷的底部,潜在能量最小的位置也随屈曲向后移位。结果:对自然膝运动研究显示在屈曲过程中,股骨中心向后移位伴随通过内侧胫骨平台的垂直轴进行的内旋,屈曲伴随胫骨内旋,膝关节在侧位几乎是铰链运动。模仿自然膝的运动,采用软件逻辑剪影技术反求出胫骨垫片的形状。结论:模仿自然膝的运动,采用软件逻辑剪影技术反求出胫骨垫片的形状,通过胫骨垫片的形状。无论那一部分软组织被保留或被切除,根据特殊的设计,运动特征应与正常膝关节相似。第四部分国人内侧旋转中心膝关节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学分析目的:在建立的自然膝数字模拟模型,进行初步的运动学验证。方法:与交通大学机械和动力学研究所合作建立自然膝数字模拟模型;在自然膝模型上,模拟常规膝关节置换手术,安装设计的膝关节假体,进行相关运动学进行研究。分别测量股骨胫骨的相对运动和接触面的位置。结果:股骨屈曲和运动时间的关系和胫骨内旋和运动时间的关系比较可以看出,随着股骨的屈曲,胫骨逐渐内旋,屈曲到120°,达到内旋20°,达到了设计要求的随屈曲角度增加,胫骨逐渐内旋的要求。从股骨外髁在胫骨垫片的接触面的位置可以看出,股骨外髁随屈曲角度的增加向后滑移,在整个屈曲过程中,未发现有向前的反常运动。结论:在建立的自然膝数字模拟模型的膝关节置换模拟显示,设计的膝关节假体可以模拟自然膝的运动,未发现反常运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 适合国人股骨远端截面及股骨外旋角度的膝关节假体设计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股骨前后径、左右径的优化
  • 股骨假体外旋角度的优化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适合国人胫骨截面胫骨托假体设计及胫骨托茎的优化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胫骨前后径、左右径优化设计
  • 胫骨托固定翼的优化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胫股关节内侧旋转中心屈伸运动的优化
  • 前言
  • 自然膝的运动
  • 胫骨垫片的优化来实现模仿自然膝的运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国人内侧旋转中心膝关节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学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自然膝胫股关节的运动
  • 全文总结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献
  • 致谢
  • 检索证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应用内轴型膝关节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71)
    • [2].膝关节假体设计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A1)
    • [3].个性化膝关节假体设计的形态学初探[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6(09)
    • [4].渐变形面膝关节假体设计及接触应力分析[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7(01)
    • [5].单间室膝关节假体衬垫在步态载荷下的磨损性能仿真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12)
    • [6].性别特异性膝关节假体的研究进展[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06)
    • [7].定制化铰链内滚动式双动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的设计与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07)
    • [8].膝关节假体周围胫骨骨折研究进展[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9(01)
    • [9].不同设计理念的膝关节假体对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疗效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12)
    • [10].64例应用国产膝关节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近期疗效观察[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03)
    • [11].性别特异型膝关节假体的研究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2(05)
    • [12].国产肿瘤型膝关节假体临床应用45例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13)
    • [13].不同规格膝关节假体的接触状态研究[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20(04)
    • [14].膝关节假体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髌骨轨迹不良发生状况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06)
    • [15].双动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的设计及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 2013(06)
    • [16].肿瘤型膝关节假体治疗骨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J]. 实用医药杂志 2015(12)
    • [17].膝关节周围肿瘤中定制型肿瘤膝关节假体的应用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36)
    • [18].活动衬垫型和固定衬垫型膝关节假体在置换后1年时膝关节活动度和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10)
    • [19].影响国产肿瘤型膝关节假体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J]. 广东医学 2009(09)
    • [20].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行关节置换的中长期报告[J]. 山东医药 2008(09)
    • [21].生物型牛津单髁膝关节假体研究进展[J]. 中医正骨 2017(12)
    • [22].内轴型膝关节假体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6(14)
    • [23].国人胫骨平台截骨面与国人膝关节假体的涵盖率分析[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13)
    • [24].循证护理在膝关节假体治疗骨肿瘤的应用[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03)
    • [25].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临床应用30例随访观察[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19)
    • [26].个性化多孔钽膝关节假体垫块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J]. 医用生物力学 2019(S1)
    • [27].锆铌合金膝关节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J]. 临床骨科杂志 2019(04)
    • [28].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06)
    • [29].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临床应用21例临床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 2011(04)
    • [30].膝关节假体胫骨衬垫几何设计对其接触力学和运动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18)

    标签:;  ;  ;  ;  ;  ;  ;  ;  ;  ;  ;  ;  ;  ;  ;  ;  

    国人内侧旋转中心膝关节假体的设计和运动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