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淫刑事政策实证研究

卖淫刑事政策实证研究

论文题目: 卖淫刑事政策实证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刑法学

作者: 赵军

导师: 莫洪宪

关键词: 卖淫,刑事政策,实证研究

文献来源: 武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卖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有关卖淫问题的争论已延续了两千余年。当今世界,对卖淫和淫媒持禁止论、管制论或废除论立场的立法例都还存在;而理论上关于禁娼、限娼或保娼的争论也从未停息。然而,在刑事政策乃至社会政策上究竟应如何应对卖淫,却是一个极其现实的社会问题,不是仅靠理性思辨和道德批判就能够解决的。今天,面对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的变迁,面对国民权利意识的觉醒,面对国家法治的进步,尤其是面对腐败、黑社会、贫困、不公平和艾滋病传播等迫在眉睫的实际问题,我们的卖淫刑事政策该何去何从,相关法律又该如何修改调整,这绝对是一个需要“进行因时因地的、历史化本地化的研究”的课题。为避免单纯思辨研究或道德批判在这一学术领域中的局限性,不至于重复前人在这一问题上已经进行过的那些“不分胜负”的论争,本文运用社会科学的调查方法在Y市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典型调查,并以解剖Y市这一“麻雀”所获取的事实材料为依据,分别从公正和功利两个视角对现行卖淫刑事政策及其指导下的立法展开了检讨。 以公正为视角,在立法上决定是否惩罚以及惩罚轻重的依据是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有无及其大小。为了尽量避免仅因刑法学说在犯罪本质或社会危害性问题上的对立,引发对卖淫及其关联行为评价上的差异,并由此导致对现行禁娼法之公正性的不同理解,本文分别从法益侵害和规范违反两方面对卖淫及其关联行为进行了考察。 第二章的考察是从法益侵害方面进行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入圈式考察”及个案访谈。 针对卖淫及其关联行为破坏婚姻家庭稳定的说法,本文分别对性服务小姐及其客人的婚姻家庭状况进行了考察,结果并未发现卖淫嫖娼会直接地、严重地破坏当事人的婚姻、导致其家庭解体的有力证据,相反却发现既非商业性性交易、又不一定构成重婚罪的“包二奶”、“养情人”倒是对婚姻家庭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和“杀伤力”。这样,若是为了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现行法在将后者合法化的情况下却对法益侵害相对轻微的卖淫及其关联行为予以犯罪化或违法化,是不合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与实践意义

二 问题的解答与理论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视角

一 公正视角

二 功利视角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一 辅助的研究方法

二 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关于法益或权利侵害

第一节 “破坏家庭说”的疑点

一 曾因嫖娼被查获的已婚者的婚姻状况

二 未曾被查获的客人的婚姻状况

三 性服务小姐的婚姻状况

第二节 “性病、艾滋病传播论”的缺陷

一 性病、艾滋病传播的真正原因

二 卖淫与非商业性非婚性行为传播性病、艾滋病可能性之比较

三 卖淫的组织化程度与传播性病、艾滋病可能性的关系

四 传播性病罪与“性病、艾滋病传播论”的关系

第三节 “诱发违法犯罪说”质疑

一 女性吸毒的直接诱因

二 女性吸毒与卖淫的关系

三 筹措毒资的手段与卖淫的关系

四 性产业的其他参与者对待吸毒小姐的态度

五 某些新兴吸毒方式与卖淫的关系

第四节 卖淫及其关联行为的侵害

一 强迫他人卖淫或控制他人(人身)卖淫

二 剥削他人卖淫收益

三 公然拉客或招妓

第三章 关于规范或道德违反

第一节 卖淫嫖娼之悖德性考察

一 问卷的内容

二 调查的结果

三 分析与结论

第二节 介绍卖淫之悖德性考察

一 问卷的内容

二 调查的结果

三 分析与结论

第三节 组织卖淫之悖德性考察

一 问卷的内容

二 调查的结果

三 分析与结论

第四章 关于法律成本与效益

第一节 经济成本分析

一 考察的基本思路

二 查处卖淫类治安案件的工作耗费

三 卖淫类治安案件查处成本升高的原因

四 公安机关的承受能力

第二节 社会成本分析

一 相关部门执法、司法活动规范化进程的延缓

二 相关权力部门腐败的恶化

三 社会不公的加剧和法律信仰的破坏

四 严重罪案的诱发和黑恶势力的滋生

第三节 法律效益分析

一 禁娼法与“严禁卖淫嫖娼”的目标

二 禁娼法与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三 禁娼法与婚姻家庭的稳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警察

老板、妈咪

小姐

客人

吸毒小姐

附录二

调查问卷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03-27

参考文献

  • [1].刑事政策论纲[D]. 李元鹤.西南政法大学2008
  • [2].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D]. 侯宏林.中国政法大学2004
  • [3].刑事政策系统论[D]. 许秀中.中国政法大学2004
  • [4].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D]. 孙文红.中国政法大学2005
  • [5].刑事政策模式选择[D]. 王振峰.中国政法大学2006
  • [6].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刑事政策调整[D]. 赵亮.吉林大学2008
  • [7].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少数民族犯罪控制研究[D]. 艾尔肯·沙木沙克.武汉大学2013
  • [8].自首制度实证研究[D]. 张昱.武汉大学2014
  • [9].蒙古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政策比较研究[D]. 哈希.内蒙古大学2016
  • [10].刑事政策场域中的犯罪被害人研究[D]. 宣刚.南京师范大学2015

标签:;  ;  ;  

卖淫刑事政策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