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重庆地区几种特定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

结合重庆地区几种特定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

论文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质条件不同,而桩基础的应用必须与各地不同的地质条件相适应,在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桩基础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很好很快的发展,并且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桩基础体系。但是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研究在目前并不多见,而且基本都只是针对某一种特殊条件下的桩基进行研究,没有进行全面的研究,因此对特殊条件下的桩基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重庆特定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桩基布置原则。其次研究了四种特定地质条件下桩基的单桩和和群桩承载力分析方法,并运用有限元方法对部分桩基的承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深化研究了重庆市地方规范相应规定的合理性。最后对本文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研究表明:①当建筑物桩基下具有软弱下卧层时,其承载力的确定国内外尚未统一认识。本文建议在实际设计时,除了要对软弱下卧条件下的地基承载力进行相关验算外,还要考虑桩基承载力的折减,折减系数可根据桩基距下卧层距离、下卧层的地质情况、建筑物的重要性等因素而定。②当建筑物桩基承受上拔荷载时,建议采用曲面圆锥体剪切破坏模式进行计算。③当建筑物桩基承受负摩阻力时,应用有效应力法计算负摩擦力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并建议修正中性点系数为0.55;④当桩基处于斜坡条件下时,水平荷载下基桩计算采用弹性地基法,且当桩侧以土层为主时采用“m”法计算;桩侧为岩石时采用“K”法计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特殊地质条件下桩基础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重庆市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特殊地质条件的分类以及桩的选型与布置
  • 2.1 特殊地质条件的分类
  • 2.2 特殊地质条件下桩的设计原则
  • 2.2.1 具有软弱下卧层的桩基设计原则
  • 2.2.2 抗拔桩基的设计原则
  • 2.2.3 负摩阻力条件下的桩基设计原则
  • 2.2.4 斜坡条件下桩基的设计原则
  • 2.3 特殊地质条件下桩的选型与布置原则
  • 2.3.1 具有软弱下卧层的桩基选型与布置原则
  • 2.3.2 抗拔桩桩基的选型与布置原则
  • 2.3.3 负摩阻力条件下桩基的选型与布置原则
  • 2.3.4 斜坡条件下桩基的选型与布置原则
  • 第三章 下卧条件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分析
  • 3.1 软弱下卧层条件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
  • 3.1.1 软弱下卧层条件下单桩竖向承载力
  • 3.1.2 软弱下卧层条件下桩基(群桩)竖向承载力
  • 3.2 下卧地下洞室条件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
  • 3.2.1 下卧地下洞室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承载力
  • 3.2.2 下卧地下洞室条件下的桩基(群桩)竖向承载力
  • 3.3 小结及对现行规范的建议
  • 第四章 抗拔桩桩基承载力分析
  • 4.1 抗拔桩基产生的条件和设计原则
  • 4.1.1 抗拔桩产生的条件
  • 4.1.2 抗拔桩设计原则
  • 4.2 抗拔桩基承载力分析
  • 4.3 抗拔桩基极限承载力分析
  • 4.3.1 等截面抗拔单桩受力变形分析
  • 4.3.2 抗拔桩桩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实现
  • 4.3.3 摩擦桩和摩擦端承桩的抗拔力
  • 4.3.4 等直径嵌岩抗拔桩的抗拔力
  • 4.3.5 扩底嵌岩抗拔桩的抗拔力
  • 4.4 小结及对现行规范的建议
  • 第五章 负摩阻力条件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分析
  • 5.1 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的原因和条件判定
  • 5.1.1 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的原因
  • 5.1.2 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判断
  • 5.2 桩侧负摩阻力及其引起的下拉荷载计算
  • 5.2.1 负摩阻力的特性
  • 5.2.2 下拉荷载的计算
  • 5.3 考虑负摩阻力时桩基承载力分析
  • 5.3.1 摩擦桩条件下的基桩承载力
  • 5.3.2 嵌岩桩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
  • 5.3.3 负摩阻力桩基承载力计算实例
  • 5.4 出现负摩阻力的桩基设计原则
  • 5.4.1 单桩设计原则
  • 5.4.2 桩基(群桩)设计原则
  • 5.5 桩基长度范围存在可液化地基时的设计原则
  • 5.6 小结及对现行规范的建议
  • 第六章 斜坡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
  • 6.1 斜坡条件下的桩基荷载特点
  • 6.2 斜坡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
  • 6.2.1 桩基水平承载力
  • 6.2.2 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基内力和位移计算
  • 6.2.3 斜坡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
  • 6.3 坡地、边坡条件下桩基的设计原则
  • 6.4 小结及对现行规范的建议
  • 第七章 认识和结论及展望
  • 7.1 认识和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桩基承载力检测方法研究[J]. 低碳世界 2017(28)
    • [2].香丽高速虎跳峡金沙江大桥大直径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法试验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 2020(16)
    • [3].黄土沟壑地形斜陡坡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4].施工方法对桥梁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分析[J]. 公路与汽运 2015(04)
    • [5].花岗岩地区桩基承载力不足原因分析[J]. 中国煤炭地质 2020(04)
    • [6].桩基承载力检测方法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18)
    • [7].结合土试指标 准确选取桩基承载力参数[J]. 科技创业月刊 2009(11)
    • [8].在役码头桩基承载力静载试验[J]. 水运工程 2015(03)
    • [9].岩溶地区桥梁嵌岩桩基承载力探究[J]. 低温建筑技术 2017(06)
    • [10].挖孔施工工艺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J]. 交通标准化 2010(16)
    • [11].关于渡槽桩基承载力的计算[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9(06)
    • [12].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检测技术与具体应用[J]. 绿色科技 2020(08)
    • [13].采用注浆工艺提高问题桩基承载力[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3(01)
    • [14].探讨桩基承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J]. 华东公路 2010(03)
    • [15].一种新型桩基承载力测试法在肇源松花江特大桥中的应用[J]. 北方交通 2008(04)
    • [16].深基坑开挖引起的桩基承载力损失和桩身附加拉力简化计算方法[J]. 建筑结构 2019(22)
    • [17].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及应用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1(02)
    • [18].基于智能方法的桩基承载力检测[J]. 舰船电子工程 2010(06)
    • [19].多年冻土地区桩基承载力的模拟分析[J]. 低温建筑技术 2016(08)
    • [20].某住宅楼桩基承载力不足原因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2(03)
    • [21].桩基承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J]. 交通科技 2010(01)
    • [22].桩基承载力可靠性研究与计算分析[J]. 路基工程 2008(02)
    • [23].岩溶地区桩基承载力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9(05)
    • [24].平原地区公路梁桥桩基承载力分析[J]. 公路 2015(08)
    • [25].桩基承载力时间效应的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 2008(02)
    • [26].关于桩端注浆提高桩基承载力试验效果的研究[J]. 山西建筑 2008(23)
    • [27].桩基承载力失效工况下弯桥承台受力特征分析[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7(03)
    • [28].自平衡试验技术在桩基承载力检测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 2010(17)
    • [29].基于黄河冲洪积地层试桩试验优化桩基承载力设计的研究[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9(02)
    • [30].桩基承载力与其动刚度的关系[J]. 铁道建筑 2015(05)

    标签:;  ;  ;  ;  ;  ;  

    结合重庆地区几种特定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