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中国化进程研究

瑜伽的中国化进程研究

论文摘要

瑜伽传入我国前后时间间隔较长,大致经历了三大时期。本研究以瑜伽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传入为线索探索瑜伽步入中国的方式、路径、进入中国后的变异、内化;研究瑜伽在我国的发展和演变及瑜伽作为外来体育文化进入中国的规律,即对瑜伽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质的研究。旨在探讨外来体育文化在我国的扩散、传播的本质。同时为研究体育文化的空间传播提供个案实例,推动体育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同时从中吸取、总结经验,则更加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运用料收集法、实地访问法、文献调查法等社会科学常用的方法对瑜伽在我国三大传入期的各类相关资料进行大量的收集。对收集到的瑜伽在各个时期的相关其本质介绍、动作方法、产品咨询、社会活动等等资料按年限整理。通过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各个传入时期进行归纳、比较得出结论。瑜伽中国化的进程,是瑜伽本身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同时又是其作为一种外来的体育文化在我国的传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对外来体育文化的吸收、同化、异化的现象。结合体育文化的空间传播的现象来分析,瑜伽的三次有代表性的传播过程,不论是从传播的途径、方式、还是到被同化、异化的内容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第一:以佛教为表现特征的传入期。瑜伽是通过佛教的南传、北传、藏传三个途径进入我国的,这其中又以北传路线(即丝绸之路)最为著名。传播方式以佛教典籍的传播为主,伴以语言叙事、身体叙事。它的精神修炼的部分被佛教提倡。瑜伽的静坐姿势(跏趺坐)被我国社会所吸收,同时吸收的还有“天竺按摩法”。对其的同化体现在:社会认为它是黄老之术,与道教是一回事。异化体现在:在佛教瑜伽传入之后逐步完善的道教的引导术,其动作内容借鉴了部分瑜伽体位的修炼方法。第二:以气功为表现特征的传入期。在国内,是以北京、杭州、河北、武汉、西安、广州向全国各地辐射传播的。主要的传播方式有音像、书籍、期刊、杂志等。对其的同化体现在:瑜伽修习方法是体位、调息、调心、禅定与气功有一定的共同点,瑜伽被认为是气功的另外一种表现方法。对瑜伽介绍时存在的片面性及失真的现象,加之将瑜伽在与气功等同认识,夸大瑜伽的发功都是瑜伽异化的主要体现。第三:以健身为表现特征的传入期。传播途径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向全国范围的发散型的辐射传播。传播方式有:语言叙事、身体叙事、书籍、杂志、音像、网络等。对其的同化体现在:瑜伽传入的初期被认为是一种减肥运动,多数瑜伽课程都冠名以“减肥瑜伽”来吸引练习人群。异化体现在:瑜伽动作名称不尽统:一形成了追求、展示形体美的瑜伽体系;中国文化逐渐与瑜伽相结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分析
  • (三)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二、瑜伽溯源
  • (一) 瑜伽的实质
  • 1、瑜伽的概念
  • 2、瑜伽的演变
  • 3、瑜伽的内涵
  • (二) 瑜伽与印度文化
  • 1、瑜伽与印度哲学
  • 2、瑜伽与印度佛教
  • 三、瑜伽在我国的传播进程
  • (一) 早期以佛教为特征的传入
  • 1、佛教传播的主要过程
  • 2、主要人物
  • 3、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 4、中国化的主要表现
  • (二) 近期以气功为特征的传入
  • 1、传播的社会背景
  • 2、传播的主要过程
  • 3、主要人物
  • 4、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 5、中国化的主要表现
  • (三) 现代以健身方式为特征的传入
  • 1、传播的社会背景
  • 2、传播的主要过程
  • 3、主要人物
  • 4、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 5、中国化的主要表现
  • 四、瑜伽三次传播进程之比较
  • (一) 瑜伽的受众人群、范围存在差异性
  • (二) 传播的途径、方式存在差异性
  • (三) 传播的类型存在差异性
  • (四) 传播的侧重点存在差异
  • 五、瑜伽中国化的主要影晌因素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医学气功发展的历史回顾[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2].突破与发展:基于绵阳市城区居民养生气功的推广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7)
    • [3].“米”字颈项操的气功练习法[J]. 运动精品 2020(03)
    • [4].关于医学气功发展现状的探析[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5].“特没意思”的人[J]. 领导科学 2018(16)
    • [6].刍议养生气功在现代养生保健中的运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02)
    • [7].双手诊脉技术结合气功理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影响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19)
    • [8].构建现代气功“宅从臻道”学术思想的倡言[J]. 中医药文化 2015(02)
    • [9].以“八段锦”为例探讨气功文化英译法[J]. 亚太传统医药 2015(17)
    • [10].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J]. 现代养生 2020(01)
    • [11].《现代养生》培训中心常年开设“传统气功荟萃”函授班[J]. 现代养生 2020(01)
    • [12].我经历的气功抗寒实验[J]. 武当 2019(11)
    • [13].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气功网课正式上线[J]. 现代养生 2020(13)
    • [14].《现代养生》培训中心常年开设“传统气功荟萃”函授班[J]. 现代养生 2020(13)
    • [15].《现代养生》培训中心常年开设“传统气功荟萃”函授班[J]. 现代养生 2020(15)
    • [16].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气功网课正式上线[J]. 现代养生 2020(15)
    • [17].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气功网课正式上线[J]. 现代养生 2020(17)
    • [18].《现代养生》培训中心常年开设“传统气功荟萃”函授班[J]. 现代养生 2020(07)
    • [19].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气功网课正式上线[J]. 现代养生 2020(19)
    • [20].气功传播的历史分期及特征[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17)
    • [21].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气功网课正式上线[J]. 现代养生 2020(21)
    • [22].《现代养生》培训中心常年开设“传统气功荟萃”函授班[J]. 现代养生 2020(21)
    • [23].《现代养生》培训中心常年开设“传统气功荟萃”函授班[J]. 现代养生 2019(01)
    • [24].《现代养生》培训中心常年开设“传统气功荟萃”函授班[J]. 现代养生 2019(03)
    • [25].《现代养生》培训中心常年开设“传统气功荟萃”函授班[J]. 现代养生 2019(07)
    • [26].简论诗人写作、气功、宗教的三者关系[J]. 现代养生 2018(09)
    • [27].清华校长智斗气功大师[J]. 新长征(党建版) 2018(11)
    • [28].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J]. 现代养生 2016(05)
    • [29].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J]. 现代养生 2016(07)
    • [30].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J]. 现代养生 2016(09)

    标签:;  ;  ;  ;  

    瑜伽的中国化进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