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淮北地区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几个县区397块代表性麦田进行系统调查,共发现该地区小麦杂草60种,隶属18科。麦田杂草危害期长,在小麦生长周期中,大致可划分为冬前(苗期)杂草、返青拔节期杂草、穗期(后期)杂草三个发生期,以前两个时期发生最重。在所调查的地区中,除北部的砀山、萧县和西北部的亳州、涡阳等县区杂草群落略有差异外,其余地区的杂草群落构成及发生规律基本一致。麦田杂草优势种为猪殃殃、播娘蒿、遏蓝菜、宝盖草、大巢菜、小蓟、芥菜等,出现频率分别为73.8%、57.2%、44.1%、28.2%、44.1%、23.4%、22.8%,草情指数分别为49.9%、65.1%、42.8%、29.3%、24.7%、32.4%、41.8%,构成主要杂草群落。土壤类型、作物茬口、气候因子以及人为因素是影响麦田杂草的主要因子,对杂草发生的种类、发生频率、危害指数、发生数量等均有明显的影响。麦田杂草田间药效实验表明:5.8%麦喜是麦田阔叶杂草的高效制剂,施药后30d对猪殃殃、播娘蒿的主要防效达到99.8%和97.5%;使它隆、巨星、骠马是较为广谱的麦田除草剂,并且在小麦拔节前使用均对小麦无药害发生,因此仍是当前建议使用的麦田除草剂。建议根据不同地区麦田杂草的群落特征,选择轮换使用上述药剂。麦田杂草的治理,应坚持以农业措施为基础,根据麦田杂草的群落特征,选择适宜的除草剂,适时施药,达到防治的目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基点选择
  • 1.2 调查取样方法
  • 1.3 分析标准
  • 1.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1.5 麦田杂草防除的药效实验
  • 1.5.1 5.8%麦喜悬浮剂试验
  • 1.5.2 20%使它隆EC试验
  • 1.5.3 6.9%骠马EW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淮北地区麦田杂草的群落结构
  • 2.1.1 淮北地区麦田杂草群落构成
  • 2.1.2 淮北地区麦田杂草构成及生物生态特征分析
  • 2.1.3 淮北地区麦田杂草危害性分析
  • 2.2 环境对麦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 2.2.1 地域性差异对淮北地区麦田主要杂草的影响
  • 2.2.2 土质差异对淮北地区麦田杂草的影响
  • 2.2.3 茬口对淮北地区麦田主要杂草的影响
  • 2.3 其他影响麦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因素
  • 2.3.1 生物因素对麦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 2.3.2 非生物因素对麦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 2.3.3 人对麦田杂草的影响
  • 2.4 麦田杂草药剂防治实验结果
  • 2.4.1 5.8%麦喜悬浮剂试验结果
  • 2.4.2 20%使它隆EC试验结果
  • 2.4.3 骠马6.9EW药剂试验结果
  • 2.5 麦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关键
  • 2.5.1 严格杂草检疫制度、清洁收播机具
  • 2.5.2 麦田杂草农业防治措施
  • 2.5.2.1 抗除草剂品种的种植
  • 2.5.2.2 轮作换茬
  • 2.5.2.3 清洁农田环境
  • 2.5.2.4 合理的轮作
  • 2.5.2.5 土壤耕作
  • 2.5.2.6 人工除草
  • 2.5.3 麦田杂草化学防治措施
  • 2.5.4 麦田杂草生物防治措施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淮北地区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