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udomonas putida ZWL73降解4-氯硝基苯的研究

Pseudomonas putida ZWL73降解4-氯硝基苯的研究

论文摘要

Pseudomonas putida ZWL73分离于4-氯硝基苯(4CNB)污染土壤,可以以4CNB为唯一的碳氮源生长,并从底物释放氯离子和铵根离子。通过对降解菌的细胞提取物的酶学分析检测到对4CNB的硝基还原酶活性及推测的开环底物2-氨基-5-氯酚(2A5CP)的开环双加氧酶活性,结合生长底物范围因素(如完全还原产物对氯苯胺不能被利用生长)以及通过GC-MS检测到对氯亚硝基苯在培养基中的生成和转化实验结果,推测ZWL73是通过部分还原途径降解4CNB。质粒消除和接合转移显示降解菌具有的100kb的质粒参与了4CNB的降解,其证据来自于:质粒消除菌失去了野生型所具有的硝基还原酶和2A5CP开环双加氧酶活性;质粒消除后的菌株不能在底物培养基上生长,而其质粒转移到受体菌后使后者获得了在4CNB上生长的能力。ZWL73是第一个鉴定了4CNB的降解途径编码在质粒上的菌株。通过构建质粒DNA文库,筛选得到一个具有对2A5CP具有活性的克隆子,通过亚克隆得到一个4.9kb EcoRI片段,测序后对序列分析表明片段上的两个基因cnbCaCb分别编码了间位开环双加氧酶的β和α亚基;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的蛋白显示了对2A5CP及2-氨基酚(2AP)的活性,同时对邻苯二酚及原儿茶酸具有较弱的活性;对2A5CP及2AP的Km值分别为4.117、7.954μM,说明2A5CP是2A5CP双加氧酶(2A5CPDO)的天然底物。进化分析表明2A5CP双加氧酶属于classIII的间位开环双加氧酶; CnbCa与其它2AP开环双加氧酶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是与其它不同来源的classIII间位开环双加氧酶的序列一致性很低(8.3-18.7%);2A5CPDO的两个亚基具有25.8%一致性,但是α亚基序列缺少酶活性中心必要的保守His位点。可以推测两个亚基具有共同的进化起源并与其它2AP开环双加氧酶形成一个classIII间位开环双加氧酶中的新的亚类。通过氨基酸序列的多重序列比对分析推测2A5CPDOβ亚基CnbCa的三个保守His残基His13、His62、His195在催化活性中心可能是辅基Fe2+的结合位点。通过构建含有突变位点cnbCaCb的重组表达载体和过量表达获得了分别含有H13A、H62A和H195A(His突变为Ala)突变的突变蛋白。对含突变氨基酸的2A5CPDO活性分析表明三个突变蛋白均失去了野生型的活性。突变蛋白和野生型氨基酸序列

论文目录

  • 简写说明
  • 图表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 环境污染、芳香烃污染与微生物降解
  • 1.1 环境污染、芳香烃污染与毒害作用
  • 1.2 芳香烃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
  • 1.3 芳香烃污染物生物治理
  • 2. 硝基芳香烃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2.1 降解硝基芳香烃的微生物
  • 2.2 降解硝基芳香烃的初始代谢途径
  • 2.2.1 氧化代谢途径
  • 2.2.2 还原代谢途径
  • 2.3 硝基芳香烃降解的开环步骤
  • 2.3.1 邻位开环途径
  • 2.3.2 间位开环途径
  • 3 氯代芳香烃化合物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 3.1 氯代芳香烃污染与毒性
  • 3.2 氯代芳香烃的有氧脱氯
  • 3.3 氯代芳香烃的厌氧脱氯
  • 4 本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2章:Pseudomonas putida ZWL73 降解4-氯硝基苯的基本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株及培养方法
  • 2.1.2 试剂
  • 2.1.3 降解菌细胞提取物(粗酶)的制备
  • 2.1.4 蛋白浓度测定
  • 2.1.5 硝基还原酶活性测定
  • 2.1.6 开环酶2-氨基5-氯酚1,6-双加氧酶(2A5CPDO)活性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ZWL73 的硝基还原酶活性及其与4CNB 代谢的关系
  • 2.2.2 ZWL73 的2A5CPDO 活性及与4CNB 代谢的关系
  • 2.2.3 ZWL73 降解4CNB 的部分还原途径
  • 2.3 讨论
  • 第3章:硝基还原酶及开环酶基因在P. Putida ZWL73 中的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株及培养方法
  • 3.1.2 试剂
  • 3.1.3 质粒消除
  • 3.1.4 质粒消除菌利用4CNB 的生长能力检测
  • 3.1.5 对质粒消除菌的硝基还原酶及开环酶基因的PCR 检测
  • 3.1.6 质粒消除菌酶液制备及酶活检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质粒消除菌的获得
  • 3.2.2 硝基还原酶及开环酶基因的PCR 检测
  • 3.2.3 质粒消除菌的酶活
  • 3.3 讨论
  • 第4章:P. Putida ZWL73 质粒文库的构建、开环酶基因克隆的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株和质粒
  • 4.1.2 试剂
  • 4.1.3 质粒DNA 文库的构建
  • 4.1.4 开环酶基因克隆的筛选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质粒文库的构建
  • 4.2.2 开环酶基因的克隆
  • 4.3 讨论
  • 第5章:P. Putida ZWL73 开环酶基因的亚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菌株和质粒
  • 5.1.2 试剂
  • 5.1.3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 5.1.4 酶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粗酶制备
  • 5.1.5 亚克隆的开环双加氧酶活性测定
  • 5.1.6 测序及基因功能分析
  • 5.1.7 间位开环双加氧酶进化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开环双加氧酶基因的亚克隆
  • 5.2.2 测序及基因功能分析
  • 5.2.3 间位开环双加氧酶进化关系
  • 5.3 讨论
  • 第6章:P. putida ZWL73 的2A5CPDO 过量表达和酶学特性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菌株与质粒
  • 6.1.2 试剂
  • 6.1.3 表达中间载体的构建
  • 6.1.4 重组表达载体pZWZD3 的构建
  • 6.1.5 CnbCaCb 蛋白诱导表达
  • 6.1.6 SDS-PAGE
  • 6.1.7 2A5CPDO 对不同底物活性的测定
  • m 值测定'>6.1.8 Km值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2A5CPDO 在T7 启动子下的过量表达
  • 6.2.2 2A5CPDO 对不同底物活性
  • 6.2.3 2A5CPDO 的天然底物
  • 6.3 讨论
  • 第7章:P. putida ZWL73 的2A5CPDO 催化亚基保守活性位点突变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菌株与质粒
  • 7.1.2 试剂
  • 7.1.3 Overlap Extension PCR 构建突变蛋白的重组表达载体
  • 7.1.4 突变蛋白的表达
  • 7.1.5 突变蛋白的酶活测定
  • 7.1.6 蛋白二级结构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活性中心His 残基分析
  • 7.2.2 定点突变载体的构建及蛋白表达
  • 7.2.3 酶活测定及分析
  • 7.2.4 突变蛋白二级结构分析
  • 7.3 讨论
  • 第8 章:结论及后续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双加氧酶抑制剂的盐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J]. 乙醛醋酸化工 2020(03)
    • [2].色氨酸2,3-双加氧酶2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J]. 肿瘤学杂志 2020(05)
    • [3].三氯卡班降解菌株Sphingomonas sp.YL-JM2C中多个邻苯二酚双加氧酶的功能[J]. 微生物学通报 2017(07)
    • [4].准东油田萘降解菌群培养及菌群双加氧酶基因多态性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19)
    • [5].线粒体硫化物氧化关键酶硫双加氧酶研究进展[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02)
    • [6].小麦α-双加氧酶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 2014(07)
    • [7].新型异亮氨酸双加氧酶及其重组大肠杆菌合成羟基异亮氨酸[J]. 化工进展 2014(11)
    • [8].IDO/TTS比值在RA排除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0(04)
    • [9].色氨酸2,3-双加氧酶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免疫调节与肿瘤治疗中的作用[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5(06)
    • [10].玉米脂肪酸α-双加氧酶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J]. 玉米科学 2012(04)
    • [11].1,2,4-三氯苯双加氧酶和脱氢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J]. 环境科学 2008(06)
    • [12].细菌芳烃外二醇双加氧酶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2(05)
    • [13].Delftia tsuruhatensis AD9苯胺双加氧酶基因的过量表达及多功能降解工程菌的构建[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8(04)
    • [14].双加氧酶α亚基保守序列克隆及探针制备[J]. 微生物学杂志 2008(03)
    • [15].假单胞菌甲苯双加氧酶在手性亚砜合成中的活性分析[J]. 生物技术 2018(03)
    • [16].吲哚胺2,3-双加氧酶及细胞因子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1)
    • [17].吲哚胺2,3双加氧酶对免疫的调节作用[J]. 医疗装备 2015(18)
    • [18].吲哚胺2,3-双加氧酶:恶性肿瘤多维治疗模式下的新靶点[J]. 肿瘤 2016(06)
    • [19].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科学 2013(24)
    • [20].利用蛋白质工程研究联苯双加氧酶的活性[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9(01)
    • [21].吲哚胺2,3双加氧酶 免疫耐受与过敏性哮喘[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12)
    • [22].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的变化[J]. 上海医学 2018(09)
    • [23].外周血吲哚胺2,3-双加氧酶和白介素-6与乳腺癌关系研究[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24].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表达变化及意义[J]. 精神医学杂志 2015(05)
    • [25].吲哚2,3-双加氧酶作为信号分子参与免疫耐受的调节[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2(03)
    • [26].吲哚胺2,3双加氧酶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1(06)
    • [27].抑制吲哚胺2,3-双加氧酶活性促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源树突状细胞的功能[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09(02)
    • [28].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肿瘤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8(01)
    • [29].吲哚胺-2,3-双加氧酶与肿瘤免疫逃逸关系的研究进展[J]. 癌症进展 2016(02)
    • [30].吲哚胺-2,3双加氧酶与乳腺癌免疫耐受关系的研究进展[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3(08)

    标签:;  ;  ;  ;  ;  ;  

    Pseudomonas putida ZWL73降解4-氯硝基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