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环境安全的马鞍山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基于生态环境安全的马鞍山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论文摘要

土地是一个资源-环境的复杂巨系统,土地利用分区是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手段,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演变,而不安全的区域生态环境也会制约土地资源的利用。基于生态环境安全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研究,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在总结借鉴国内外土地利用分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布局变化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揭示目前土地利用分区存在的不足,分析主体功能区与生态环境安全之间的关系,把主体功能区运用到土地利用分区中,解决土地利用分区在生态环境安全方面针对性较弱的问题。以马鞍山市为例,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合理筛选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运用状态空间法划分马鞍山市主体功能区。以土地利用基础图件和相关规划分区图件为依据,采用图形叠置和综合判断的方法,模拟研究全市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结合主体功能区划与土地用途分区,形成二级分区体系。以主体功能区为土地利用主导方向,构建土地利用分区管制措施体系。分析马鞍山市生态功能与敏感区,构建一个以生态功能和环境敏感区为子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到马鞍山市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敏感区类型。与分区目标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保持一致,可以判断马鞍山市二级分区方案能够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实例研究表明:把主体功能区划与土地用途分区相结合的分区思路是合理可行的。本文主要结论有:1.建立基于生态环境安全的分区方法:把主体功能区与土地用途分区相结合,能弥补用途分区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方面的不足,保障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2.以马鞍山市为例,开展基于生态环境安全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全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0.4157)、现有开发密度(0.5129)和发展潜力(0.5773)的值为标准,划分主体功能区方案为:优化开发区包括花山区、雨山区、金家庄区和姑孰镇;重点开发区包括博望镇、太白镇、丹阳镇、石桥镇、黄池镇、新市镇、塘南镇和乌溪镇;限制开发区包括护河镇、江心乡、年陡乡、湖阳乡和大陇乡;禁止开发区包括水源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地和矿山禁采区。土地用途分区方案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工矿用地区和旅游生态保护用地区。把主体功能区作为一级分区,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二级分区,通过交叉对比,得到二级分区体系:优化开发区中包括城镇建设用地、工矿用地、一般农地、林业用地和基本农田;重点开发区中包括城镇建设用地、工矿用地、一般农地和林业用地;限制开发区包括基本农田;禁止开发区包括旅游生态保护用地。并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判断分区方案是合理的。3.对马鞍山市二级分区体系进行生态环境安全评价,得到马鞍山市重要的生态功能类型为: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和预防次生地质灾害;重要的敏感区域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湿地、重点文物保护地和矿山治理生态示范区。分区的生态功能目标和敏感区目标与之保持了一致,因此可以判断马鞍山市二级分区方案能够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4.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把主体功能区与用途分区相结合的分区方法是合理的,能够解决传统的土地利用分区在生态环境安全方面针对性较弱的问题,保证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思想运用到土地利用分区中,对区域空间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进行了探索,对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和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土地利用分区概念与内涵
  • 1.2 主体功能区概念与内涵
  • 1.3 生态环境安全概念与内涵
  • 1.4 土地利用分区与生态环境安全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内外土地利用分区研究进展
  • 2.2 国内外生态环境安全研究进展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3 数据来源
  • 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现状分析
  • 1 研究区域概况
  • 1.1 自然资源特征
  • 1.2 社会经济特征
  • 2 土地利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 3 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矿山开采和工矿企业迅速发展,环境负载增高
  • 3.2 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 3.3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生物多样性
  • 3.4 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日趋退化
  • 4 土地利用布局的生态环境安全影响识别
  • 4.1 水土流失
  • 4.2 次生地质灾害
  • 4.3 生物多样性
  • 4.4 环境敏感区
  • 第三章 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 1 分区思路
  • 2 分区目标
  • 2.1 保护土地生态功能的目标
  • 2.2 保护环境敏感区的目标
  • 3 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
  • 3.1 确定基本空间单元和区域差异分析
  • 3.2 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法
  • 3.3 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
  • 4 土地用途分区方案
  • 4.1 土地用途分区原则
  • 4.2 土地用途分区依据
  • 4.3 土地用途分区方案
  • 5 构建二级分区体系
  • 6 管制措施研究
  • 6.1 以优化开发为主导的用途管制措施
  • 6.2 以重点开发为主导的用途管制措施
  • 6.3 以限制开发为主导的用途管制措施
  • 6.4 以禁止开发为主导的用途管制措施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分区生态环境安全评价
  • 1 评价目的与思路
  • 1.1 评价目的
  • 1.2 评价思路
  • 2 评价方法
  • 2.1 生态功能与敏感区
  • 2.2 构建分类指标评价体系
  • 2.3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 2.4 权重计算结果
  • 2.5 马鞍山市重要生态功能与敏感区类型
  • 3 评价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土地利用分区——合理集约土地的方法研究[J].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09(04)
    • [2].近15年我国土地利用分区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6)
    • [3].河南省土地利用分区研究(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11)
    • [4].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综述[J]. 中国土地科学 2010(08)
    • [5].我国土地利用分区研究进展[J]. 资源与产业 2008(02)
    • [6].美国土地利用分区体系的特征[J]. 城乡建设 2013(01)
    • [7].基于多目标微粒群优化算法的土地利用分区模型[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2)
    • [8].西部绿洲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直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8)
    • [9].县区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6)
    • [10].多元统计分析在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J].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4(03)
    • [11].中美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05)
    • [12].江苏省苏北地区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 江苏城市规划 2018(04)
    • [13].区域土地利用分区与调控研究——以太原市为例[J]. 资源与产业 2011(01)
    • [14].土地利用分区的优化方法研究[J]. 国土资源导刊 2014(05)
    • [15].卫星城市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鹿泉市为例[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16].我国土地利用分区概况[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07)
    • [17].卫星城市土地利用分区方法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10)
    • [18].河北省唐县土地利用分区及重心迁移规律[J].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8(02)
    • [19].聚类分析在江苏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06)
    • [20].典型喀斯特区兴义市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 贵州科学 2013(04)
    • [21].基于两维图论聚类法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7(12)
    • [22].基于组件式GIS的土地利用分区系统设计与实现——以忻州市为例[J]. 国土资源遥感 2011(04)
    • [23].区域代表性景观格局指数筛选与土地利用分区[J]. 中国土地科学 2009(01)
    • [24].山区县域级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 知识经济 2011(11)
    • [25].服务乌蒙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土地利用分区——以云南省寻甸县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5)
    • [26].土地利用分区与主体功能分区协调探讨——以县级为例[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0(01)
    • [27].土地利用分区与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引导措施——广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解读五[J]. 南方国土资源 2010(04)
    • [28].惠东县土地利用分区[J]. 热带地理 2009(05)
    • [29].系统聚类分析法在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中的应用[J]. 国土资源导刊 2008(01)
    • [30].层次聚类分析在贵阳市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J]. 金田 2013(10)

    标签:;  ;  ;  ;  ;  

    基于生态环境安全的马鞍山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