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河南烤烟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对未来河南烤烟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李明端常宝勋(河南省烟草职工培训中心,河南许昌461000)

中图分类号:S57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118-02

摘要:概述了烤烟在河南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分析了河南烤烟滑坡的原因,阐述了加入WTO后河南烤烟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烤烟;生产;稳定;发展;思考

河南烤烟历史悠久,曾以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品质优良,在国内外烟草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20世纪70年代以前,河南烤烟曾以香气浓郁、吃味醇和、香味独特(浓香型)而驰名中外。那时,河南烤烟的风光至今令人难以忘怀。从经济角度讲:烤烟是河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曾为河南经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从战略角度讲:烤烟事关国计民生,是河南经济发展不可须臾离开的经济作物之一。不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不论是谁,都不能磨灭烤烟对河南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都不能轻易丢弃或放弃这一产业。

21世纪的今天,我国已正式加入了WTO。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开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融入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大潮。烟草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而且要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商场如战场,优胜劣汰是其客观规律,竞争当然是激烈的、无情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在这大浪淘沙的激烈竞争中,河南烟草何以立足,何以应对来自WTO的挑战?笔者在此就河南烤烟如何发展,如何参与市场竞争,作了如下战略性探讨。

一、稳定种植面积

稳定种植面积是烤烟发展的基础。不可讳言,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河南烤烟逐年滑坡。在全国产销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河南烤烟却出现了面积下滑、产量减小、销售困难的不良局面。从发展形势看,河南烤烟面临巨大挑战,不可忽视的是随时都有被挤出主产区的可能。从现实情况看,以烤烟生产为主要财政来源的市、县正在承受巨大经济压力。纵观历史,审视现实,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应当认真思考一下河南烟草如何稳定、如何发展。

为什么河南烤烟种植面积会逐年萎缩?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烟农不愿意再种烤烟。为什么烟农不愿意再种植烤烟?一是当今烟农对种植烤烟的期望值过高,实际种烟效益与烟农的期望值反差较大,致使烟农对种烟失去了信心;二是种烟的工序繁杂,劳动强度较大,加之脏又累,农民心里排斥他;三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种烟不再是发家致富的唯一出路,农民不种烟,照样可以发家致富;四是烟草行业出台的帮扶政策(半价供应肥料和地膜,无偿供应种子和农药等)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通过计算补损对比账,农民认为种烟不合算;五是烤烟种植风险较大,收入没有保证。大田期如果遇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轻者收入减少,重者分文不取,这都使农民对种烟望而却步。六是烤烟种植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生产优质烟的科学技术,烟农没有真正掌握。综上所述,都是烟农不愿种植烤烟的原因。

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烟农真正得到实惠。只有让烟农得到了实惠,烟农才能真正的心,只有把烟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烤烟的种植面积才能稳定和发展。也只有发展到这一步,烟草种植的主动权才能掌握在政府和烟草行业手中。怎样才能调动烟农种烟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1.各级政府牵头,烟草行业密切配合,成立烤烟基地规划小组。从每个县乡的村组开始,逐级进行规划。通过对烟农宣传和动员,在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基础上,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强化经营权”的原则,进行土地经营依法转让、承包、入股、互换、租赁、抵押和继承,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达到土地资源向种烟能手集中的目的,逐步培养一批种烟专业户,以加快烟草种植产业化的进程。在规划中,各级政府负责土地调整,烟草部门当好参谋,对种烟条件(主要指地理、地势、土质、地壤类型、水利资源和交通等)优越的乡、村、组,要多做思想工作,争取烟农同意,以便规划百亩方、千亩区等优质烟生产基地。基地必须由种烟经验丰富的烟农招标承包,严格按照烟田的轮作制度、种植模式进行种植。这种基地的建立是互利的,既有利于各级政府保证财政收入,也有利于烟草行业稳定种植面积和烤烟产量。2.对基地配备的机械配套设备,必须以烤烟生产为主,安排专人管理,并且要责任到人。3.免费为烟农提供种子或烟苗。烟草公司应有计划的进行工厂化或农场化集中育苗,保证烟农的烟苗供应,从而实现烤烟品种、移栽、管理、成熟、烘烤和收购的“五统一致”和“五统一”。4.免费为烟农机耕烟田。烟草公司根据种烟面成立服务队,冬季对基地烟田进行深耕,春季协助烟农大田起垄。5.免费对烟农供应烟用肥料,并负责送到田间地头,确保肥料真正施入烟田。同时,负责基地烟田测土化验,做到科学施肥。6.免费为烟农供应农药。烟草系统要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帮助烟农实现以防为主、有病早治、无病预防。7.优惠价对烟农供应地膜。地膜覆盖烟田,可提高土壤温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是高山贫水区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烟草系统应适当对烟农补贴,对烟农优惠价供应地膜,确保高山贫水地区的种植面积,提高高山贫水地区的产量和质量。8.对烟农实行建炕房补贴。烟草公司对新建的标准烤房适当补贴。这些补贴主要用于购置烘烤设备和器材。9.优惠价对烟农供应烤烟燃料。成立的机耕队配备的拖拉机,冬季耕作烟田,春季烟田起垄外,夏季优惠价为烟农运送烤烟用煤,解决烟农三夏期间的烤烟用煤的后顾之忧。

以上物资对烟农免费或优惠价供应,需要一定数额的资金。这些资金根据利益同享、责任分担的原则,由烟草系统与各级政府部门共同分担。各级政府与烟草系统只要密切合作,就一定能调动烟农种烟的积极性,也就能稳定我省常年的烤烟种植面积。

二、摆正烤烟生产与收购的关系

生产是收购的基础。优质烤烟不是靠分级分出来的,而是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之对烟草生长全过程的精心管理生产出来的。长期以来,河南烟区广泛流传这样一则谚语:“苗是金,管是银,烤好才是聚宝盆。”这是由广大劳动人民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谚语,不正说明了在烤烟生产中,育苗的基础作用,管理的核心地位,烘烤的关键作用吗?不正说明生产环节才是优质烟生产的关键环节吗?但是,我们的有些领导和同志在认识上还存在严重偏差,总认为:“种烟、烤烟是老百姓的事,我们的任务是收购经营。”殊不知“种不出优质烟,就烤不出优质烟。烤不出好烟,我们烟草行业就收购不到优质烟。收购不到优质烟叶,我们烟草行业的工作就不好做,就不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有同志说:“我们不下乡指导,老百姓照样生产烟叶。”殊不知“这样会严重影响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事实证明“没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就不能提高烟叶的品质,就不能提高优质烟的收购比例。”还有同志说:“我们烟草公司的中心工作就是搞好经营,就是把烟农的烟叶买过来,经过精心分级、加工复烤,再卖出去,获取我们应得的利润,其他与我们何干?”他哪里知道烟农才是我们的财神爷,是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伙伴!上述这些言谈话正是轻生产、重经营的思想体现。话语反映思想,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烟草行业的部分干部职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年立春前后,烟草系统组织干部职工浩浩荡荡深入农村,首先落实种烟面积,然后落实育苗畦数,好像很有章法。其实只是听了听汇报:“今年的种烟面积多少,育烟苗畦数多少。”到此就认为全年的生产任务已经完成。至于今年到底种了多少烟,育了多少畦烟苗,不再有人过问。烟农该如何育苗、如何施肥起垄、如何移栽、如何大田管理,不再有人去管。领导是坐车下去看一看,职工是骑车下去转一转。生产汇报时,这边是风景独好,那边是郁郁葱葱。到了收购季节,烟草公司干部职工全力投入收购。在大田管理的中后期和烟叶烘烤的关键时期,指导烟农大田管理、烟叶采收烘烤的人所剩无几,科学技术推广流于口头,这正是技术棚架的根本原因,也正是目前烟叶生产科技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更是河南烤烟质量上不去的症结所在。

笔者认为:烟株表现植株矮小,叶片小薄,是施肥不足,浇水不及时所造成的;烤后出现黄片青筋,是烟叶未变黄就过早转入了定色期,或升温排湿过快所造成的。这些都是技术问题,通过技术指导都能得以改变和解决,譬如:通过烟田测土化验,科学施肥,按照烟草生产的需水规律及时浇水,就可以解决植株矮小、叶片小薄的问题,就可以保证烟株高低适中,叶片大小厚薄适中。又如:烘烤过程中,当烟叶变十成黄时,及时转入定色期,根据烟叶变化灵活掌握温湿度,做到缓慢升温、稳步升温、及时排湿,就可以解决黄片青筋的问题,就可以把烟叶烤成黄鲜净的橘黄色。列举上述两个例子,其目的就是说生产是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把生产摆在突出的位置、重要的位置,把推广科学技术当做大事来抓。在此,笔者建议我们的一些领导和同志不能轻生产、重分级,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生产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生产是决定的因素,没有生产就没有分级,优质烟不是分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总之,要摆正生产与分级辨证的关系,只有抓住了生产环节,才能拓宽经营环节。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中,应向生产环节倾斜,应把工作重点、主要精力、物资投放等放在生产环节上,向生产要质量、向生产要效益,靠质量求生存,靠质量求发展。

三、加强科技培训和推广的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生产才有希望,才有发展。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求我们的干部职工和广大烟农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生产技术。河南烤烟要想冲出国门,走向世界,首先从源头抓起,从基本功抓起,从提高烤烟科技含量抓起。这里的源头就是科学技术,基本功就是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本身的理论素质、技术水平,科技含量就是烟草系统在烤烟生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作用。

要抓好和落实好这三项工作,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为作风。要正确认识,我们这个“烟老大”是当年的“烟老大”,是数量时期的“烟老大”。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已经是“烟老小”(烟老弟)了。不要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靠老经验和老技术,墨守成规地从事烤烟生产和技术指导,对新技术、新方法老不服,年复一年烤烟质量老上不去,这正是影响河南烤烟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对待科学技术,要加强学习,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外地经验的学习。学习时要放下架子,摒弃老经验、老技术,从零开始。各级领导,尤其是决策领导,要从我做起。分期分批到烤烟生产先进的省市,甚至到国外参观学习,取真经,学绝招,掌握秘方,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借鉴经验,结合实际,查找自身不足、挖掘自身潜力、寻找发展路子,发挥自身优势。各级领导还应分期分批进行培训,进行“充电”,掌握烟草新技术、新方法,使自己成为有理论、懂技术的新型领导干部,达到内行领导内行,内行管理企业的良性循环。同时,系统全体职工也应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学习。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采用长期与短期相结合方式,组织职工学习有关烟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

其次要加强宣传。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能否及时推广,能否产生效益,关键在于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宣传的方法和措施。为达到推广技术的目的,烟草系统内的干部职工除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外,还应深入乡村、田间地头,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以宣传科学种烟技术。此外,应有固定的宣传阵地。烟草系统应筹建自己的电视台或电视栏目,设立专门频道或栏目进行烤烟生产技术讲座。讲座内容与烟草各时期的生长过程相结合,针对烟草生产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及时讲解播放该阶段相关的管理、防治知识,一边讲理论知识,一边讲实践技术。保证广大干部职工和烟农业余时间能从电视上学习烟草生产理论知识,学习每个环节的生产操作技术。这样利用电视栏目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信息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送到烟农手中。在烤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能够通过专家讲座及时予以解决。

四、自力更生,走自我发展之路

制定优惠政策,扶持烟农多种烟、种好烟,是我们烟草行业发展的基本方略。依靠烟农种安,但是,我们决不能依赖烟农种烟。我们要充分考虑烟草发展的实际,要有长远的打算,要有走自我发展的思想准备。

河南烤烟要想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就必须走自我发展这条路。目前就应着手探索路子、摸索经验,动员广大干部职工与烟农搞联合承包,鼓励干部职工承包烟田,敢当百亩方、千亩区烟田的主人。各级局(公司)首先要结合实际,制定承包政策,完善承包机制,租赁土地,逐步实现系统内全体干部职工人人都承包有烟田。其次把干部职工承包烟田的面积、优质烟的生产比例与其经济利益挂起钩来。贡献越大,奖金和津贴就越多。这份奖金和津贴是干部职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业余时间在自己承包的烟田内,起早贪早、加班加点的劳动报酬和生活补助。系统内要制定合理的奖惩办法,奖金发放上不封顶,要让敢担风险、多做贡献的干部职工先富起来。

从机关到基层,要强调人人为行业担风险做贡献。对于没有承包烟田的干部职工,不但不发奖金和津贴,就基本工资也只能按一定的比例发放。市县烟草局(公司)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在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保证职工每周有1—3天的时间在自己承包的烟田内劳动。这种联合承包,这种主辅兼顾的工作制度,只要长年坚持下去,不但可以使我们的干部职工养成自力更生,而且有利于拓宽烟草的发展路子。

五、重用人才,吸纳人才

河南在烟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这是省内外所公认的。郑州烟草研究院是国家烟草专卖局直属的研究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设烟草专业的大学之一,有门类齐全的烟草学科;河南省农科院许昌烟草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烟草研究机构,对烟草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这是我们河南烟草的财富,是兄弟省份无法比拟的。河南省烟草人,应拿出“刘备三顾茅庐”精神,主动与这些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以发挥河南烟草的科技优势。行业应经常召开座谈会,采取请进来、走进去的方式把先进的技术推广下去。可以聘请这些单位的专家作我们的技术顾问,可以聘请这些单位的专家搞技术承包,对河南各个烟区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良品种,以恢复和发展浓香型烟叶生产技术。此外,应加大投入,建立研究基地、优质烟示范园区,为广大烟草专家、教授、硕士、博士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为河南烟草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此外,还要想办法吸引省外、国外的烟草专家、学者和教授来河南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同时欢迎他们带项目来河南进行实验研究,更欢迎他们来河南安家落户,为振兴河南烟草奋斗终生。

六、与烟厂联合,建立特色原料基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消费者对卷烟口味要求越来越刻薄,这无疑对卷烟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各卷烟厂为了巩固和占领市场,就必须提高卷烟产品质量,稳定卷烟的吃味。影响卷烟吃味的关键是烟叶,只有烟叶的质量稳定了,卷烟产品才会有稳定的质量,才会有稳定的吃味。要保证烟叶质量的稳定,卷烟厂必须有稳定的烟叶原料来源,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盲目采购烟叶的机制,而采用定向采购。要保证原料的定向,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

未来的卷烟发展要求卷烟厂有稳定的烟叶来源,也就是说各卷烟厂都要有自己的原料基地。卷烟厂需要烟叶基地,但其在烟草种植方面是弱势,这就决定了卷烟厂在基地时必须依赖烟草公司的技术优势。针对这种情况,各级烟草公司应主动出击,与卷烟厂联合搞烟叶基地。这样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卷烟厂利用资金优势协助烟草公司建立特色原料基地,烟草公司则发挥技术优势,帮助卷烟厂稳定烟叶质量,开发特色优质烟叶原料。基地生产的烟叶适销对路,经销方向明确,不再愁将来的销售问题。卷烟厂呢?烟叶来源稳定,特色明显,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卷烟产品的品质,这种模式是互利的,对烟草公司而言可以避免经营的风险性,对卷烟厂而言可以保证原料质量的稳定性。

卷烟降焦是目前烟草行业的一项重大工程。传统的降焦主要在工艺上下工夫,如降低单箱消耗,增加烟丝的填充能力等。经过这些年的工艺改进和发展,其中的潜力已基本挖掘殆尽,若想进一步降低卷烟的焦油含量,就要从卷烟所用的原料入手,也就是从烟草的种子入手,从烟叶的生产入手,从烟叶的烘烤调制入手,从而降低卷烟的焦油含量。这些保证实现的基础就是基地。

各卷烟厂应该主动与省内各烟区加强联合,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派技术人员长期住在基地,协助烟草公司指导烟叶生产,需要什么品种就种植什么品种。同时,聘请有关烟草专家研究开发特色高档名牌香烟的原料品种。品牌是产品的旗帜,名牌是企业的灵魂,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我们要以市场的需求为突破口,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走自己的路子,搞自己的特色,创自己的名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但可以恢复我们特有的优质浓香型名牌烟叶,还可以创出杂气最小、香味最浓、香气最醇、焦油含量最低的名牌香烟。争取使我省的优质浓香型烟叶和高档名牌香烟,重新打入国际市场,占领国际市场。

笔者认为,只要各级领导常抓不懈,硬起手腕,科学种烟技术的奥秘就会被攻破,河南的浓香型特色烤烟就会恢复;优质烟生产技术就会被广大烟农所掌握;优质烟生产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只要我们能恢复国内外市场迫切需求的、独具特色的浓香型烟叶,河南烤烟就会重新走向世界。

标签:;  ;  ;  

对未来河南烤烟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