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冰草特异种质的遗传分析

小麦—冰草特异种质的遗传分析

论文摘要

小麦近缘植物存在着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可供改良小麦的优异基因,加强小麦与其近缘植物的杂交、鉴定和利用研究,必将为小麦生产和育种带来更大的进展。本研究通过细胞学、原位杂交、种子储藏蛋白电泳、分子标记及形态学统计,对小麦-冰草衍生后代中大穗多花和成穗受抑制两类材料进行了系统的鉴定与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小麦-冰草特异种质的外源物质检测通过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在大穗多花4844后代的15个株系中检测出一个稳定的附加系(4844-12)和两个稳定的代换系(4844-2、4844-8);GISH结果还表明,成穗受抑制株系发生了两对小麦染色体与冰草间的插入易位,插入到小麦染色体短臂近末端的两个冰草染色体片段分别占整条易位染色体总长的13%、10%,占短臂的29.6%、23%左右,并利用微卫星分析从成穗受抑制株系中筛选出6个SSR易位标记。2.大穗多花小麦-冰草附加系、代换系的遗传分析通过附加系、代换系及4844后代单株的每穗小穗数、小花数和穗粒数的统计分析与GISH分析,结果表明,4844后代株系的多花、多粒特性是由外源冰草染色体引起的,此冰草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下,能够大幅度增加小麦的穗粒数;利用来自山羊草的重复序列pAs1对代换系4844-2、4844-8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SSR分析,小麦的6D染色体被1对冰草染色体代换,由于这两个代换系是自发发生的,其植株生长正常,说明这对冰草染色体对小麦6D染色体具有良好的补偿作用,由同源补偿代换推断此冰草染色体与小麦第六同源群有部分同源关系,并定名此冰草染色体为6P;EST-SSR与醇溶蛋白(Gliadin)分析进一步验证6P与小麦第六同源群的部分同源关系的划分是正确的;同时筛选出5个冰草6P染色体的SSR标记。3.大穗多花小麦-冰草基因渐渗系3228-2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对3228-2×京4839的F2群体穗粒数和穗小花数用IECM算法估算结果表明,穗粒数由一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表现为加性和显性或超显性,其遗传模型是A-4,F2群体控制穗粒数的主基因遗传率h2mg为56.3%;而穗小花数由二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其遗传模型是B-1,F2群体控制穗小花数的主基因遗传率h2mg为96.7%。4.普通小麦-冰草衍生后代中抑制成穗基因SiFc的分子标记及染色体定位利用小麦SSR与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和F2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研究表明,该抑制成穗的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位于小麦1A染色体短臂的近端部,与Ksum104、Ksum117、Xcfa2153和WMC24四对引物所扩增的成穗受抑制的标记具有连锁关系,且Ksum104引物所扩增的标记紧密连锁,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为4.5 cM。5个位点在分子图谱上的顺序为1AS-Xcfa2153-Ksum117-Ksum104-SiFc-WMC24。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远缘杂交概况
  • 1.2 小麦远缘杂交中间材料的创制及应用
  • 1.3 小麦远缘杂交后代材料的鉴定
  • 1.4 异源染色体与小麦同源群关系的确定
  • 1.5 小麦远缘杂交在转移有益基因上的贡献
  • 1.6 小麦-冰草远缘杂交的进展
  • 1.7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
  • 第二章 小麦-冰草特异种质的外源物质检测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大穗多花小麦-冰草附加系、代换系的遗传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大穗多花小麦-冰草基因渐渗系3228-2 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小麦-冰草衍生后代中抑制成穗基因SIFC 的分子标记及染色体定位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干旱胁迫下蒙古冰草的蛋白质组学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20(01)
    • [2].不同生境米氏冰草种群的繁殖分配特征[J]. 中国饲料 2016(23)
    • [3].冰草+藜麦[J]. 中老年保健 2016(03)
    • [4].冰草湖[J]. 回族文学 2009(02)
    • [5].四倍体杂交冰草新品种——蒙杂冰草1号的选育[J]. 草业科学 2015(05)
    • [6].温度变化下两种冰草种子萌发的动态特征[J]. 种子 2010(04)
    • [7].猪毛蒿茎叶水浸提液对四种冰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J]. 北方园艺 2020(03)
    • [8].冰草对铅污染土壤改良修护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3)
    • [9].冰草穗部形状与气候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农业 2016(09)
    • [10].放牧胁迫下冰草叶片内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01)
    • [11].2种不同抗旱性冰草叶片解剖结构的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9)
    • [12].空间诱变对蒙农杂种冰草同工酶谱带的影响效应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03)
    • [13].干旱胁迫下冰草种子主要生理生化特征的变化与分析[J]. 种子世界 2011(04)
    • [14].镍对高冰草幼苗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09(11)
    • [15].蒙古冰草对狼毒化感作用的抗性[J]. 中国草地学报 2008(06)
    • [16].多年生优质多用途牧草——冰草[J]. 农村百事通 2008(06)
    • [17].冰草无冰:冰叶日中花的前世今生[J]. 健康与营养 2016(03)
    • [18].航空搭载对蒙农杂种冰草潜在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1)
    • [19].不同群落中米氏冰草和羊草的年龄结构动态[J]. 生态学报 2011(18)
    • [20].冰草种质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草地畜牧业中的地位及应用[J]. 草食家畜 2009(02)
    • [21].蒙古冰草有丝分裂及染色体核型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06)
    • [22].我国北方9份旱生—沙生植物蒙古冰草遗传多样性研究[J]. 草业学报 2016(03)
    • [23].蒙古冰草茎尖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诱导[J]. 北方农业学报 2016(02)
    • [24].非洲冰草快速繁殖及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因子[J]. 植物生理学报 2016(10)
    • [25].新疆冰草沟矿床铀、磷相关性研究[J]. 新疆地质 2012(02)
    • [26].猪毛蒿根水浸提液对4种冰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05)
    • [27].四倍体杂交冰草AFLP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04)
    • [28].空间环境对蒙农杂种冰草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19)
    • [29].蒙古冰草基因组类反转录转座子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0(06)
    • [30].宁夏荒漠草原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种群小尺度空间分布及其关联性[J]. 生态学报 2019(12)

    标签:;  ;  ;  ;  ;  

    小麦—冰草特异种质的遗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