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HiLo对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体能影响的研究

HiHiLo对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体能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对7名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3周HiHiLo训练前、后与体能相关指标进行的分析,观察其发展变化规律,探讨HiHiLo对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体能的影响,以期把HiHiLo训练模式运用到散打运动中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7名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进行为期三周的HiHiLo训练,即每天晚上在模拟海拔2500m~2800m(氧气浓度14.7%-15.4%)低氧环境中居住至少10小时,每周在模拟海拔2500m(氧气浓度15.4%)缺氧环境下进行3次低氧训练,其他时间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常氧环境下的武术散打常规专项训练。通过专家访谈法,确立监测指标,分别于HiHiLo前和HiHiLo结束后对受试者进行专项综合身体素质、最大摄氧量、血乳酸和血氧饱和度的测试,并于实验前1天、实验期间每周及实验结束后第3天清晨,进行血象监测,记录和统计其结果,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全面研究HiHiLo对优秀散打运动员体能的影响。研究结果:(1)HiHiLo训练后专项综合身体素质的总成绩(时间)和每折返一次的平均成绩(时间)非常显著地优于训练前(P<0.01),心功能和主观体力感觉得到改善,并且之后的比赛成绩也得到了认可。(2)HiHiLo训练后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获得最大摄氧量时的最大功率也显著升高(P<0.01),且到达力竭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3)HiHiLo训练前、后两条血乳酸—负荷曲线表现的趋势大致相同,但是降低了同级运动负荷时的血乳酸值,使乳酸阈水平提高,乳酸阈强度增加,有氧代谢能力增强。(4)HiHiLo训练前、后血氧饱和度值无论是在运动前安静值还是运动过程中以及运动后恢复期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地提高(P<0.01)。(5)HiHiLo前、后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无显著性变化,机能状态表现良好。另外,HiHiLo可以提高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机体载氧能力直接相关的血液指标水平,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实验第2周。研究结论:为期3周的HiHiLo训练能够提高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的体能,机体有氧能力也得到提高,并且机能状态表现良好。另外,运动员血象指标的各个值都在正常范围内的上限水平,说明运动员身体的循环系统良好,处于理想状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武术散打项目特点和竞技比赛的需要
  • 1.1.2 现代科技在运动训练中应用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HiHiLo训练概述
  • 2.1.1 HiHiLo训练方法的概念
  • 2.1.2 HiHiLo训练方法的意义
  • 2.1.3 HiHiLo的研究进展
  • 2.2 武术散打体能训练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专家访谈法
  • 3.2.2 实验法
  • 3.2.2.1 指标的筛选
  • 3.2.2.2 实验设计
  • 3.2.2.3 HiHiLo训练计划
  • 3.2.2.4 实验主要测试器材和仪器
  • 3.2.2.5 散打专项综合身体素质的测定
  • 3.2.2.6 最大摄氧量及血乳酸的测定
  • 3.2.2.7 血氧饱和度的测定
  • 3.2.2.8 血象指标的测定
  • 3.2.3 文献资料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实验结果
  • 4.1.1 专项综合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
  • 2max指标的变化'>4.1.2 VO2max指标的变化
  • 4.1.3 BLA指标的变化
  • 2指标的变化'>4.1.4 SPO2指标的变化
  • 4.1.5 血象指标的变化
  • 4.2 讨论
  • 4.2.1 对专项综合身体素质影响的分析
  • 2max影响的分析'>4.2.2 对VO2max影响的分析
  • 4.2.3 对BLA影响的分析
  • 2影响的分析'>4.2.4 对SPO2影响的分析
  • 4.2.5 对血象指标影响的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HiHiLo对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安静及定量负荷运动后血液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10)
    • [2].自行车短距离项目男子运动员四周HiHiLo训练中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3].HiHiLo实施过程中网织红细胞与Hb变化规律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10(03)
    • [4].HiHiLo和LoHi模拟低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免疫能力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8)
    • [5].HiHiLo对上海女子赛艇运动员部分血液指标及机能状态的影响[J]. 体育科研 2017(02)
    • [6].从HEPC基因筛选预测HiHiLo训练对左心室结构与功能影响的分子标记[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04)
    • [7].HiHiLo对古典跤运动员身体成分和睾酮/皮质醇变化规律的影响[J]. 长春大学学报 2011(02)
    • [8].从HIF-2a基因中筛选评价HiHiLo训练中左心室功能效果的分子遗传学标记[J]. 体育科学 2010(04)
    • [9].HiHiLo对优秀古典跤运动员备战全运会赛前减控体重期间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02)
    • [10].HiHiLo和LoHi训练对女子赛艇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的比较分析[J]. 体育科研 2008(04)
    • [11].高住高训低练对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04)
    • [1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I/D多态性与HiHiLo低氧训练效果的关联性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06)
    • [13].对散打运动员HiHiLo期间心理疲劳情况的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2)
    • [14].HiHiLo对国家跆拳道女运动员血像、红细胞2,3-DPG和有氧能力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03)
    • [15].25天HiHiLo对少年女性贫血和铁缺乏运动员铁代谢及Hb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8(05)
    • [16].HiHiLo和LoHi对男子中长跑运动员EPO、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影响的比较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02)
    • [17].HiHiLo和LoHi对提高现代五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比较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9(03)
    • [18].EPAS1基因SNPrs13419896多态性与HiHiLo低氧训练适应效果关联性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5(01)
    • [19].中国北方汉族男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C936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iHiLo后心功能变化的关联研究[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0(02)
    • [20].中国北方汉族男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4422(AC)n多态性与HiHiLo训练敏感性的关联研究[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1(01)
    • [21].中国北方汉族男子ALAS_2基因复合重复多态性分布及与HiHiLo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性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09)
    • [22].GLUT1基因SNP/G22999T多态位点作为预测HiHiLo对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影响效果的分子标记的研究[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9(06)
    • [23].VEGFR2基因SNP/A+18487T与HiHiLo后定量负荷下SpO_2变化的关联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02)
    • [24].FPN1基因多态性与HiHiLo训练后血象指标训练效果的关联性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5)
    • [25].从HIF-2a基因筛选HiHiLo实施过程中预测血象指标变化的分子标记[J]. 体育学刊 2010(06)
    • [26].中国北方汉族男性铁调素基因rs7251432多态性与HiHiLo训练前后血象指标变化的关联性研究[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0(04)
    • [27].中国北方汉族男子ALAS_2基因复合重复多态性与HiHiLo训练后左心室结构功能的关联性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08)

    标签:;  ;  

    HiHiLo对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体能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