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拟鲿养殖生物学研究

乌苏里拟鲿养殖生物学研究

论文摘要

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优良的养殖性能,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名特优养殖品种。本文从养殖生物学角度出发,研究了乌苏里拟鲿的胚胎发育、不可逆点、耗氧率与窒息点以及对5种常见渔药的敏感性。并且通过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乌苏里拟鲿摄食与生长、鱼体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在不同投喂频率下的生长效能,主要结果如下:1.乌苏里拟鲿受精卵的分裂方式为盘状卵裂,受精卵出膜时间随温度的升高显着减少,畸形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佳水温为25℃;随着盐度的增加,出膜时间延长,孵化率降低,盐度应控制在3.0以下;过高或者过低pH导致孵化率降低,畸形率升高,最佳pH为7.0~8.0;随着Cu2+、Zn2+、Cd2+、高锰酸钾、甲醛浓度的增高,胚胎的孵化率呈下降趋势,而畸形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其中Cu2+、Cd2+、高锰酸钾毒性较强,浓度在0.10mg/L时,胚胎的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水温22~23℃条件下,乌苏里拟鲿第7日龄初次摄食率达到最高值100%,仔鱼不可逆点(PNR)发生在孵化后第13天;窒息点与水温呈正相关性,与体重呈负相关性;幼鱼夜间(20:00~6:00)平均耗氧率为0.90±0.06 mg.g-1.h-1,白天(8:00~18:00)平均耗氧率为0.78±0.02 mg.g-1.h-1,夜间显着高于白天(p<0.05)。3.水温24~25℃条件下,乌苏里拟鲿幼鱼对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比例5:2)、高锰酸钾、硫酸铜、甲醛、氯化钠5种渔药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34、0.24、0.27、4.03、1135.56mg/L,对5种药物敏感性依次排序为:高锰酸钾>硫酸铜>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甲醛>氯化钠。4.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乌苏里拟鲿幼鱼的摄食率逐步提高,当摄食率达到一定程度(投喂频率为3次/d)时,提高投喂频率,摄食率升高不明显。特定生长率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3次/d时最高,但与2次/d组无显着差异(p>0.05)。饲料转化率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下降,0.5次/d组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不同投喂频率对乌苏里拟鲿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影响(p> 0.05),而水分和灰分含量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有所下降,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脂肪含量显着上升,其中0.5次/d和3次/d组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投喂频率对乌苏里拟鲿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均产生了影响。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除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无显着差异外,其它所测消化部位中消化酶活性都随之下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鱼类早期发育的研究概况
  • 1.1 鱼类早期发育阶段和时期的划分
  • 1.2 内外因子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 1.3 开口摄食及不可逆点
  • 2 鱼类的呼吸生理
  • 2.1 鱼类的呼吸生理的研究现状
  • 2.2 鱼类呼吸生理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 3 鱼类的急性毒性试验
  • 3.1 急性毒性试验的概念及特点
  • 3.2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的研究现状
  • 4 投喂频率对鱼类摄食生长的影响概述
  • 4.1 影响鱼类摄食的因素
  • 4.2 投喂频率对鱼类摄食的影响
  • 4.3 投喂频率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4.4 摄食频率对鱼类体成分的影响
  • 4.5 摄食频率对鱼类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1章 乌苏里拟鲿胚胎发育生物学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2章 乌苏里拟鲿不可逆点、耗氧率及窒息点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3章 五种常见渔药对乌苏里拟鲿急性毒性试验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4章 投喂频率对乌苏里拟鲿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乌苏里拟鲿养殖生物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