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特叙事观念的转变及意义

罗兰·巴特叙事观念的转变及意义

论文摘要

本文先对罗兰·巴特的前后期叙事观念进行了梳理,然后运用符号学理论来探究转变的内在逻辑,得出巴特叙事观念的转变具有理论发展的必然性的结论。通过对巴特批评实践的代表性专著如《神话学》、《流行体系》、《S/Z》和《恋人絮语》的深入分析,发现其叙事观念前后期发生了明显变化。最后,对前后期叙事观念进行纵向对比,说明其理论建树与局限。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前言简要介绍了叙事学发展线索及本文的理论意义;第一章回顾了巴特结构主义叙事学萌芽、成熟、高峰和转折的发展历程,并结合《神话学》、《流行体系》进行佐证;第二章则运用符号学理论找出转变的逻辑基础,并分析叙事观念转变的内在逻辑;第三章试图总结《罗兰·巴特自述》零散的叙事观念,并探讨《S/Z》与《恋人絮语》等批评实践;最后结语部分扼要阐述了巴特在西方文论史与叙事理论发展史的地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罗兰·巴特早期叙事观念
  • 第一节 萌芽时期:《零度写作》
  • 第二节 结构主义叙事学体系:《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 一、《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的理论框架
  • 二、结构主义叙事学主要特征
  • 三、理论建树与缺陷
  • 第三节 批评实践:《神话学》
  • 一、《神话学》的体系及主要观点
  • 二、《今日神话》中的神话修辞手段
  • 第四节 观念转变的关键
  • 一、服饰现象中的语言结构
  • 二、修辞的系统
  • 三、承上启下的意义
  • 第二章 叙事观念转变的逻辑依据
  • 第一节 转变的前提
  • 第二节 转变的内在逻辑
  • 第三章 罗兰·巴特后期的叙事观念
  • 第一节 零散的叙事观念
  • 一、无序化的叙述方式
  • 二、叙事作品意义多元化
  • 三、叙事语境与叙事形式的相互建构
  • 第二节 批评实践:《S/Z》与《恋人絮语》
  • 一、消解现实主义"真实观"
  • 二、生产性的阅读
  • 三、意识形态符码构造叙事模式
  • 第三节 前后期叙事观念的差异
  • 一、读者观:从"发现"到"发明"的转变
  • 二、文本观:从一致性到复杂性的转变
  • 三、叙事研究范畴:从诗学到政治学的转变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美育与叙事转向[J]. 艺术学界 2017(02)
    • [2].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J]. 现代大学教育 2008(01)
    • [3].罗兰·巴特的符号学体系与叙事转向[J]. 江西社会科学 2010(03)
    • [4].竞争中的叙事:叙事转向中的又一转向[J]. 江西社会科学 2008(08)
    • [5].含蓄意指符号学与后经典叙事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 [6].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叙事的转变[J]. 新媒体研究 2016(22)
    • [7].中国网络文学的叙事转向与文化输出[J]. 人民论坛 2017(24)
    • [8].叙事转向与身份隐喻——谈当代日常生活写作的文化生态意义[J]. 社会科学家 2009(07)
    • [9].长篇小说史诗性的流变——兼论张翎的长篇新作《阵痛》[J]. 中州大学学报 2014(06)
    • [10].理论的叙事转向:一段问题史[J]. 学术月刊 2015(07)

    标签:;  ;  ;  ;  

    罗兰·巴特叙事观念的转变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