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的冷驯化与抗冻蛋白的研究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的冷驯化与抗冻蛋白的研究

论文摘要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是目前公认的高效植物性杀虫剂,同时具有广谱、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等特点,由于巨大的商业价值而倍受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但由于其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形成了喜温而不耐寒冻的生态特性,越冬期间的低温是影响我国印楝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其进行冷驯化,因为植物的低温抗性是适应性的一种,也是生物特有的。低温蛋白在植物的低温抗性形成中起作用。当外界冷压力刚刚触及植物时,植物细胞膜最先感应到冷刺激信号,细胞合成膜关联耐冻性多肽蛋白质改变膜脂组成成分,对低温形成初期抗性和适应性。随着低温逆境程度的加剧,植物启动合成低温防护蛋白。当低温逆境进一步加深,即将引起植物细胞结冰时,植物合成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 AFP)。利用抗冻蛋白的热滞效应、冰晶形态效应和重结晶抑制效应等特有功能阻止细胞结冰。但当植物处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时,引起细胞内外不同程度的颗粒结冰,致使细胞脱水,此时植物合成的植物脱水素(dehydrin)保护蛋白质不变性,可以形成植物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去努力维持生命。 抗冻蛋白的发现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人们从极区鱼的血清中发现了这种奇妙的物质,它能阻止体液内冰核的形成与生长,维持体液的非冰冻状态。这一发现引起了许多实验室的研究兴趣,研究对象从极区鱼扩展到昆虫,最后又扩展到植物,甚至微生物。科学家发现,原来AFPs在生物界广泛存在,是生物适应低温、抵御冻害的一种机制。虽然植物的低温诱导表达基因众多,能表达产生许多不同的蛋白,但但已研究过的植物材料绝大多数为草本植物,而且目前真正被分离和纯化出来的低温诱导蛋白并不多,并且它们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构、功能、作用方式及基因表达调控机理仍不清楚。 本研究主要采用木本植物材料——印楝,通过组织培养建立快繁体系,然后对其进行冷驯化处理,分析检测印楝植物体内抗冻蛋白,主要结果如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 文献综述
  • 1.1 印楝及印楝素
  • 1.2 抗冻蛋白的特点
  • 1.3.植物低温驯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 二 引言
  • 三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2 方法
  • 四 结果与分析
  • 4.1 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4.2 印楝的冷驯化
  • 4.3 印楝抗冻蛋白的分离纯化
  • 五 讨论
  • 5.1 离体再生体系建立的讨论
  • 5.2 印楝冷驯化的讨论
  • 5.3 印楝抗冻蛋白的分离纯化的讨论
  • 六 小结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发表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蠋蝽抗寒性对快速冷驯化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3)
    • [2].昆虫冷驯化机制研究进展[J]. 应用昆虫学报 2012(06)
    • [3].植物冷驯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 2018(09)
    • [4].西花蓟马的快速冷驯化及其生态学代价[J]. 生态学报 2011(23)
    • [5].茶树-冷驯化相关的胞外多肽信号基因CsCOR1的功能机理[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6].植物冷驯化相关信号机制[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8(04)
    • [7].小麦冷驯化相关基因及抗寒性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36)
    • [8].冷驯化对中缅树鼩白色脂肪组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9].冷驯化下中缅树鼩脂肪细胞的流式分析[J]. 生物学杂志 2018(01)
    • [10].植物冷信号传导机制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6(10)
    • [11].金柑抗冻实验模型的建立[J]. 湖南农业科学 2013(19)
    • [12].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马铃薯耐冻性的关系[J]. 贵州农业科学 2010(08)
    • [13].冷驯化影响越冬作物光合特性和株型特征的生理基础与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7(04)
    • [14].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J]. 生命科学 2015(03)
    • [15].冷驯化对昆虫耐寒性及其适合度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3(02)
    • [16].冷驯化对黑腹绒鼠能量代谢和产热的影响[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17].冷驯化对茶尺蠖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J]. 应用昆虫学报 2015(06)
    • [18].植物冷驯化转录调控的影响因素[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4)
    • [19].冷驯化草莓组培苗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的变化[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02)
    • [20].冷驯化条件下中缅树鼩脂肪组织切片的对比[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5(11)
    • [21].冬季自然低温胁迫对茶树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2(03)
    • [22].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的冷驯化与抗冻蛋白的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8)
    • [23].异色瓢虫成虫冷驯化反应及体内几种酶活力的相关变化[J]. 昆虫学报 2010(02)
    • [24].结缕草冷处理后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简报)[J]. 草地学报 2008(02)
    • [25].冷驯化条件下大绒鼠的产热和能量代谢特征[J]. 动物学报 2008(04)
    • [26].冷驯化和复温过程中黑线仓鼠产热的变化[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7].麦长管蚜的低温适应性及陕西杨凌小麦田春季虫源分析[J]. 昆虫学报 2020(03)
    • [28].冷驯化对中缅树鼩褐色脂肪组织适应性产热的影响[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5(06)
    • [29].植物寒冻抗性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30].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科学 2011(02)

    标签:;  ;  ;  ;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的冷驯化与抗冻蛋白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