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耦合对6种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和生产性能的效应

水肥耦合对6种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和生产性能的效应

论文题目: 水肥耦合对6种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和生产性能的效应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佺珍

导师: 周禾,韩建国

关键词: 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氮磷效应,水肥耦合,最优管理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2003-2004年在甘肃酒泉,通过大样本分析多因素正交回归旋转组合等田间试验,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L.)、蓝茎冰草(Elytrigia smithii(Rydb)Nevski)、猫尾草(Phleum pratenseL.)、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 Nevski)和鸭茅(Dactylisglomerata L.)等6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的施肥、灌溉和植株密度等对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作用及其调控优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是: 1 6种供试牧草中,除了猫尾草外,5个产量组分中生殖枝数/m~2对其种子产量贡献最大,猫尾草是小穗数/生殖枝(y2)对其种子产量贡献最大。 2 6种牧草生殖枝数/m~2在9~1153范围内,每提高1个单位,种子产量提高0.2130~2.1876kg/hm~2;小穗数/生殖枝每提高1个单位,种子产量提高0.1476~18.5038kg/hm~2;小花数/小穗每提高1个单位,种子产量提高7.1848~417.3830kg/hm~2;种子粒数/小穗每提高1个单位,种子产量提高3.201~330.912kg/hm~2;单粒种子重每提高1个单位,种子产量提高20.9589~466.325kg/hm~2。 3 6种禾本科牧草最高种子产量最优管理技术方案为,高羊茅:施氮量204.83~218.56kg/hm~2,施磷量135.04~128.45kg/hm~2,每次灌溉水量85.36~85.52mm,施肥时期为孕穗期,植株密度为404×10~4株/hm~2;蓝茎冰草:施氮量160-164.9kg/hm~2,施磷量105kg/hm~2,施肥时期为上年秋季,植株密度为429.4-450×10~4株/hm~2,喷施PP333量0.197~0.233 a.i.kg/hm~2;猫尾草:施氮量98.82~83.07kg/hm~2,施磷量69.96~62.28kg/hm~2,每次灌溉水量84.08~85.89mm,施肥时期为上年秋季,植株密度为458×10~4株/hm~2;无芒雀麦:施氮量212.6~220.98kg/hm~2,施磷量131.10~105kg/hm~2,每次灌溉水量91.31~94.74mm,施肥时期为上年秋季,植株密度为169×10~4株/hm~2;新麦草:施氮量209.31kg/hm~2,施磷量140.92kg/hm~2,每次灌溉水量75.67mm,施肥时期为上年秋季或当年春季,植株密度为184×10~4株/hm~2;鸭茅:施氮量229.49~246.3kg/hm~2,施磷量150.69~179.94kg/hm~2,每次灌溉水量87.53~70.77mm,施肥时期为分蘖期,植株密度为355.3~430.9×10~4株/hm~2,喷施PP333量0。21~0.22 a.i.kg/hm~2。 4.氮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效应大于磷;磷对猫尾草种子产量的效应大于氮;氮磷互作对无芒雀麦和猫尾草种子产量均为协同效应;分别按照其等效点方程可调整其种子生产的氮磷因素,获得最高种子产量。 5 氮对蓝茎冰草和鸭茅种子产量的主效应最大,植株密度和PP333相近。 6 氮磷肥对新麦草种子产量的效应大于水;水对新麦草种子产量作用为拮抗效应。 7 蓝茎冰草拔节~抽穗期的根氮、磷、钾、茎叶氮、磷和钾的含量对其种子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根含磷量>根含钾量>茎叶含磷量>茎叶含钾量>茎叶含氮量>根含氮量,对其种子产量影响的氮磷钾顺序为:磷>钾>氮;对猫尾草种子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根含氮量>茎叶含磷量>根含钾量>茎叶含钾量>根含磷量>茎叶含氮量,对其种子产量影响的氮磷钾顺序为:钾>磷>氮;对鸭茅种子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根含钾量>根含磷量>茎叶含磷量>茎叶含钾量>根含氮量>茎叶含氮量,对其种子产量影响的氮磷钾顺序为:钾>磷>氮。 8 提出了6种牧草的种子生产产后灌溉、疏枝、施肥时间、刈割残茬和火烧残茬等5个田间管理因素的最优处理组合。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2.2 试验牧草及试验田建植

2.3 田间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种子产量组分对种子产量和质量贡献的剖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子产量组分与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方差分析

3.2.2 种子产量组分与种子产量和质量的相关分析

3.2.3 种子产量组分与种子产量的通径分析

3.2.4 种子产量组分与种子产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3.2.5 种子产量组分与种子产量的岭回归模型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氮、磷和灌溉水量对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效应

4.1 前言

4.2 氮对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效应

4.3 磷对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效应

4.4 灌溉水平对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效应

4.5 施肥时期对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效应

4.6 植株密度对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效应

4.7 讨论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氮磷互作对种子产量的效应

5.1 氮磷互作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效应

5.2 氮磷互作对猫尾草种子产量的效应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氮与植株密度互作对种子产量的效应

6.1 氮与植株密度互作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6.2 氮与植株密度互作对鸭茅种子产量的影响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水肥耦合对新麦草种子产量的效应

7.1 试验概况

7.2 2003年水肥效应分析

7.3 2004年水肥效应分析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植株氮磷钾含量与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关系

8.1 发验概况

8.2 蓝茎冰草植株氮磷钾含量与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关系

8.3 猫尾草植株氮磷钾含量与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关系

8.4 鸭茅植株氮磷钾含量与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关系

8.5 讨论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的产后管理

9.1 前言

9.2 高羊茅种子生产产后管理技术

9.3 蓝茎冰草种子生产产后管理技术

9.4 猫尾草种子生产产后管理技术

9.5 无芒雀麦种子生产产后管理技术

9.6 新麦草种子生产产后管理技术

9.7 鸭茅种子生产产后管理技术

9.8 讨论

9.9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试验采用的分析方法概述

附录2 试验设计及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附录3 试验设计的正交距阵及正交表

作者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7-18

参考文献

  • [1].苜蓿传粉特性及其影响种子产量形成的因素分析[D]. 张爱勤.新疆农业大学2006
  • [2].紫花苜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调控[D]. 杜文华.甘肃农业大学2005
  • [3].结缕草繁殖特性及其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D]. 马春晖.中国农业大学2004
  • [4].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形成及调控研究[D]. 郑雷.中国农业大学2015
  • [5].不同生长型苜蓿营养生长与有性繁殖的生态研究[D]. 王志锋.东北师范大学2015
  • [6].氮、水和温度对羊草有性生殖及克隆生长的影响[D]. 王俊峰.东北师范大学2010
  • [7].氮、水和温度对羊草有性生殖及克隆生长的影响[D]. 王俊锋.东北师范大学2010
  • [8].施肥对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形成及种子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 孙铁军.中国农业大学2004
  • [9].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 L.)种质资源评价[D]. 武艳培.兰州大学2009
  • [10].敖汉苜蓿小花与种子响应硼胁迫的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分析[D]. 陈玲玲.中国农业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水肥耦合对温室黄瓜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 李邵.扬州大学2010
  • [2].供水条件下施氮对作物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 翟丙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 [3].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牧草生产力与生态适应性研究[D]. 徐炳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 [4].冰草和老芒麦种子生产的研究[D]. 贺晓.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
  • [5].紫花苜蓿种子丰产关键因子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D]. 吴素琴.甘肃农业大学2003
  • [6].密度调控、施肥、刈割等措施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D]. 王显国.中国农业大学2005
  • [7].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繁殖特性及种子生产技术研究[D]. 李存福.中国农业大学2005
  • [8].禾本科牧草良种选育、对氮肥的响应及其在畜牧上的利用研究[D]. 黄勤楼.福建农林大学2008

标签:;  ;  ;  ;  ;  

水肥耦合对6种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和生产性能的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