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湘学中的经世致用传统

毛泽东与湘学中的经世致用传统

论文摘要

经世致用是中国文化中一以贯之的思想传统,是中国儒学的基本精神之一。清嘉道年间,在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沉寂近百年之久的经世思想再度复兴,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而湘学则是经世致用传统在近代复兴的重要阵地。毛泽东自小生长于湖南湘潭,后又到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接受了包括杨昌济先生在内的众多湖湘学者的教育。湘学的三大传统(注重立志的理学,注重现实的实学,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均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毛泽东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及其特征,即一方面注重立志与意志能动性,另一方面则是突出的现实精神与经世致用趋向,而这两者均以爱国主义和拯民于水火为价值导向。所以,在青年毛泽东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经世致用的倾向极为突出。这使他在五四时期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强调研究国情与融合中西的文化观。“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逐渐成为毛泽东文化心理结构中的主导意识或“集中意识”,而此时,传统的经世致用因素并未消失,转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支援意识”,构成了毛泽东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为重要的文化基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状况回眸
  • 1.3 写作思路、基本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儒学的经世致用传统及其在近代的复兴
  • 2.1 儒学经世致用传统基本脉络
  • 2.2 近代经世致用传统的复兴与湘学
  • 第3章 青年毛泽东文化心理结构的经世致用维度
  • 3.1 湘学传统的影响
  • 3.2 理想人格的追求
  • 3.3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 3.4 注重实践与现实实际
  • 第4章 经世致用与青年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
  • 4.1 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4.1.1 从经世思潮到洋务思潮
  • 4.1.2 甲午战争后中西文化的进一步碰撞与融合
  • 4.2 青年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个性特征
  • 4.2.1 思想渊源
  • 4.2.2 立足国情、融合中西的文化观
  • 第5章 从经世致用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
  • 5.1 从重视国情研究到《反对本本主义》
  • 5.1.1 对现实国情的深刻探索
  • 5.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先导
  • 5.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与不断深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毛泽东与湘学中的经世致用传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