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中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

恢复中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

论文摘要

国债期货是以国债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国债期货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在美国问世以来,一直是国际公认的风险最小的期货交易品种。本文站在商业银行套期保值和增收的角度,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出发,将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相结合,探讨中国是否应该尽快恢复国债期货市场。横向上,借鉴国际上各国建立期货市场的经验和教训,与中国的现状作比较;纵向上,在考察中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和试点失败的原因后,将中国的现状与327事件发生时的背景对比。本文从银行在存贷款业务和国债投资中面临的风险、银行现有的风险控制技术和国债期货市场的作用这几方面考虑,得出银行迫切需要中国尽快恢复国债期货市场。由于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现货市场规模及流动性的扩大,机构投资者的质量和数量的提高,监管、交易制度的完善等原因,本文认为我国也基本具备了恢复国债期货市场的条件。最后,本文就中国恢复国债期货市场还应作何努力给出了建议。

论文目录

  •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
  • 三、恢复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分析
  • (一) 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面临的利率风险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债投资中面临的风险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利率风险管理技术
  • (四) 国债期货市场的作用
  • 1. 价格发现功能
  • 2. 规避利率风险的功能
  • 3. 稳定市场秩序的功能
  • 四、恢复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 (一) 利率市场化水平显著提高
  • (二) 现货市场规模扩大
  • (三) 现货市场的流动性提高
  • (四) 机构投资者数量和质量提高
  • (五) 监管、交易制度日趋完善
  • 五、恢复中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恢复中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