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特征理论在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用研究

胜任力特征理论在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日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提高中职专业课教师素质是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现中职专业课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如何实现中职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是中职教师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自从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McClelland提出胜任力特征以来,胜任力特征理论已经在各个行业尤其是企业被广泛推广和利用。在中职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发展领域,胜任力特征理论还没有被真正应用过。借鉴胜任力特征理论在企业以及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结合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开展研究,不仅丰富了胜任力特征理论的研究体系,而且为中职专业课教师队伍铺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论文从当今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出发,分析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总结当下中职学校和中职专业课教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和途径及其利弊,在这基础上阐述胜任力特征理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观点和主张,最后提出在中职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应用胜任力特征理论的程序及应用的策略,为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论文研究得出,在中职专业课教师应用胜任力特征,需要把握一个中心、一条线和六个侧重面。一个中心即中职专业课教师胜任力特征模型,一条线是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这条线,六个侧重面是指中职专业课教师的招聘甄选、培训、绩效管理、战略规划、薪酬设计、生涯规划六个面。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分别建立胜任力特征模型,根据这些模型开展中职专业课教师的招聘甄选、培训、绩效管理、战略规划、薪酬设计、生涯规划,最终有效促进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
  • (四) 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一) 胜任力特征内涵的发展历史
  • (二) 胜任力特征的研究方法总述
  • 1. 行为事件访谈法
  • 2. 问卷调查法
  • 3. 情景测验法
  • 4. 专家评定法
  • (三) 胜任力特征的应用研究现状
  • 1. 胜任力特征模型
  • 2. 组织胜任力特征
  • (四) 胜任力特征的相关研究
  • 1. 胜任力特征的影响因素
  • 2 胜任力特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 (五) 教师的胜任力特征研究
  • 1. 教师胜任力定义
  • 2. 教师胜任力特征模型及实证研究
  • (六) 中职专业课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三、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 (一) 中职专业课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 (二) 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 (三) 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 (四) 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 四、胜任力特征应用研究的一个“中心点”——中职专业课教师胜任力特征理论及其模型
  • (一) 中职专业课教师胜任力特征的内涵
  • (二) 胜任力特征理论对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的解释
  • (三) 基于胜任力的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传统目标的关系
  • (四) 基于胜任力的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与传统途径的关系
  • 五、胜任力特征应用研究的“一条线”——胜任特征研究在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用步骤
  • (一) 界定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达到不同阶段绩效的有效性标准
  • (二) 确定达到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标准的有效教师样本
  • (三)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中职专业课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料
  • (四) 分析资料并建立胜任特征模型
  • (五) 验证胜任特征模型
  • (六)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用胜任特征模型
  • 六、胜任力特征应用研究的“六个侧重面”——胜任力特征在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策略
  • (一)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中职专业课教师招聘与甄选
  • (二) 中职专业课教师在胜任特征模型指导下的培训
  • (三) 基于胜任力特征的教师教学绩效管理
  • (四) 宏观角度下中职专业课教师资源的战略规划
  • 1. 确认目标专业和目标岗位
  • 2. 建立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不同阶段的胜任力特征模型
  • 3. 根据胜任力模型评估教师教学能力及发展的潜力并作出人事安排
  • (五) 从专业课教师的胜任模型划分进行薪酬设计
  • (六) 中职专业课教师从胜任特征模型中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与变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之管见[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 [2].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研究——基于浙江省15所高职院校的问卷数据与访谈资料[J]. 职教论坛 2018(03)
    • [3].中职学校汽车钣金专业课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分析[J].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22)
    • [4].浅谈机械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要求[J]. 科技视界 2017(10)
    • [5].青年专业课教师的素质与大学生成才[J]. 教书育人 2008(18)
    • [6].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作配合机制研究[J]. 祖国 2018(16)
    • [7].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短缺的成因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29)
    • [8].立足学生兴趣 反观教师课堂[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1)
    • [9].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艺术的培养[J]. 长江丛刊 2017(17)
    • [10].浅谈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的岗位培训[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8)
    • [11].中职成熟期专业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02)
    • [12].论企业在中职专业课教师素养提升中的作用[J]. 学园 2014(26)
    • [13].大力鼓励职校专业课教师赴企业实践[J]. 广西教育 2012(35)
    • [14].高职院校数学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探究[J]. 林区教学 2011(11)
    • [15].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开设工作室与导生培养的思考[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7(02)
    • [16].非专业课教师下企业锻炼摭谈[J]. 山东工业技术 2015(01)
    • [17].受中职生喜爱的专业课教师特征初探[J]. 时代教育 2014(10)
    • [18].中职专业课教师补充机制亟待建立[J]. 职业技术教育 2012(33)
    • [19].医学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04)
    • [20].对外籍专业课教师来华授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09)
    • [21].浅谈中职专业课教师知识结构优化[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0(12)
    • [22].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9(06)
    • [23].职校专业课教师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03)
    • [24].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成长路径的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09)
    • [25].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合力育人的协作模式探究——以邦德华谊学院为例[J]. 文存阅刊 2017(20)
    • [26].试论职高专业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02)
    • [27].中职学校“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培养途径的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05)
    • [28].专业课教师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 文学教育(上) 2014(03)
    • [29].卫生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J]. 医学与社会 2014(07)
    • [30].高校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实现途径[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05)

    标签:;  ;  ;  ;  

    胜任力特征理论在中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