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治疗取向团体辅导在哮喘儿童心理应对能力训练中的应用

游戏治疗取向团体辅导在哮喘儿童心理应对能力训练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过敏性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典型的心身疾病。传统护理模式将哮喘患儿视为单独的个体,只重视患儿在疾病过程中的临床特征及哮喘防治过程中心理行为问题对病情的影响,而忽略了由哮喘引发的心理行为问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更缺乏对患儿进行应对能力的训练。查阅文献发现,哮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患儿哮喘发作的频率也相对较高,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损害了儿童的健康。本研究旨在关注哮喘儿童由疾病带来的心理行为问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采用以游戏治疗为取向的团体辅导模式对患儿进行心理应对能力训练,探索提高哮喘儿童心理应对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目的:(1)了解哮喘儿童心理行为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特点,探索其影响因素。(2)制定适用于哮喘儿童行为和应对方式特点的心理辅导方案,并运用于哮喘儿童的应对能力训练。(3)评价、探讨游戏治疗取向团体辅导在哮喘儿童心理应对能力训练中的作用。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ovi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查阅国内外的期刊和专著等资料,界定本研究中心理应对能力的概念,学习游戏治疗和团体辅导相关理论,了解国内外有关哮喘儿童心理状况的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问卷调查法运用自编基本情况表调查哮喘儿童性别、年龄、病程、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教养方式等基本情况;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调查评估哮喘儿童心理行为特点;运用慢性病儿童应对方式量表(Coping With a Disease, CODI)调查评估哮喘儿童应对方式现状;分析哮喘儿童心理行为和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3)实验法本研究采用干预组和对照组等组前后测的实验设计。以发展心理学理论、游戏治疗理论、团体辅导理论为指导,依据前期哮喘儿童心理行为特点和应对方式现状调查结果,制订游戏治疗取向团体辅导(Play Therapy-based Group Counseling, PTGC)方案,将制订的辅导方案作为主要干预方法对干预组哮喘儿童进行心理应对能力训练,辅导结束后运用CBCL和CODI量表对患儿心理行为和应对方式进行干预组自身前后对照及干预组与对照组组间对照分析,评价游戏治疗取向团体辅导在哮喘儿童心理应对能力训练中的作用。研究结果:(1)本研究中从143例哮喘儿童中筛选出行为异常48例,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3.57%(48/143),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检出率(P<0.05),检出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退缩、交往不良、强迫性、分裂样、焦虑抑郁等。(2)143例哮喘儿童采用的应对方式主要分为6大类,其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幻想、接受、自我安慰、远离、逃避、负性情绪反应;而心理行为异常的48例哮喘儿童应对方式总分和负性情绪反应得分低于心理行为正常的95例哮喘儿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哮喘患儿心理行为和应对方式受患儿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4)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经过三个月的团体辅导,干预组的社交情况因子分及社交能力总分有显著提高(P<0.05),交往不良、社交退缩、焦虑抑郁等因子分及行为问题总分有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则没有明显变化。(5)应对方式量表(CODI)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经过三个月的团体辅导,干预组的接受、逃避、负性情绪反应因子分及应对方式总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研究结论:(1)哮喘儿童的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较正常儿童偏低,易出现社交退缩、交往不良、焦虑抑郁等行为问题,且存在行为问题的哮喘儿童使用“负性情绪反应”的频率明显高于未发生行为问题的哮喘儿童。(2)本研究游戏治疗取向团体辅导方案可以通过提高哮喘儿童的自信心,人际适应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来矫正他们交往不良、社交退缩、焦虑抑郁等行为问题,改善消极应对方式负性情绪反应,提高患儿心理应对能力。游戏治疗取向团体辅导对哮喘儿童的干预是有效的。

论文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1 心理应对能力
  • 2 游戏治疗
  • 3 团体辅导
  • 第二章 哮喘儿童行为问题和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制定哮喘儿童游戏治疗取向团体辅导方案
  • 1 团体成员心理特点
  • 2 游戏治疗取向团体辅导方案设置
  • 第四章 游戏治疗取向团体辅导在哮喘儿童心理应对能力训练中的作用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性
  • 3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应对方式现状调查[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6)
    • [2].宗教心理应对对癌症病人的身心影响及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2(17)
    • [3].护生护理工作感受与心理应对方式的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08(14)
    • [4].小学生自负心理的分析及应对[J]. 教学与管理 2020(08)
    • [5].浅析心理应对能力及其培养[J]. 新课程(教研) 2010(09)
    • [6].截瘫患者心理应对策略调查分析[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9(02)
    • [7].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应对[J]. 晚霞 2008(01)
    • [8].团体心理辅导对某部优秀骨干士兵心理应对能力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07)
    • [9].中途接班过程中班主任的心理应对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12)
    • [10].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对分析[J]. 医学与社会 2011(05)
    • [11].“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 教育评论 2017(07)
    • [12].进入青春期应如何做好心理应对[J]. 知识就是力量 2015(01)
    • [13].团体心理辅导对武警新战士心理应对能力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0(02)
    • [14].心理应对处方对甲状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 甘肃医药 2020(03)
    • [15].游戏并分享阅读对恶性肿瘤患儿心理应对能力的干预效果[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4(04)
    • [16].小学生消极认同的心理分析及应对[J]. 教学与管理 2019(23)
    • [17].甲型H1N1流感的心理应对措施[J]. 医学动物防制 2010(02)
    • [18].不同确诊时间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应对的影响及护理[J]. 天津护理 2009(04)
    • [19].心理干预结合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心理应对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09)
    • [20].“平视”心理应对职场抱怨[J]. 工会博览 2018(08)
    • [21].居家隔离人员的心理应对[J]. 心理与健康 2020(02)
    • [22].空军某部官兵心理应对方式调查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4(06)
    • [23].如何面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26)
    • [24].焦点二 贫困“精英”的心理应对[J]. 人民论坛 2010(01)
    • [25].上海闵行社区健康居民心理应对方式特征分析[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2(02)
    • [26].高职院校农村贫困生不良心理应对策略[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 [27].男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方式[J]. 全科护理 2016(05)
    • [28].强化健康宣教对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相关知识、行为和心理应对方式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7)
    • [29].运用游戏和分享阅读对恶性肿瘤患儿自我意识和心理应对能力的治疗效果[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21)
    • [30].论大学生的适应发展与心理应对[J]. 法制与社会 2009(20)

    标签:;  ;  ;  ;  

    游戏治疗取向团体辅导在哮喘儿童心理应对能力训练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