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

论文摘要

探索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是有机化学中最具生命力的研究课题之一。含氮类杂环化合物,如三唑、噻二唑、吡唑、噁二唑等,具有杀虫、杀菌、除草、抗病毒、消炎、抗肿瘤和杀微生物等生物活性。近几年来,很多研究在该领域开展,但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及结构对改善药效,降低毒副作用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而,深入研究该类(稠)杂环上取代基的变化,对于开发此类(稠)杂环衍生物潜在的生物活性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有众多杂环化合物中,三唑类化合物由于其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备受重视,已有许多品种作为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药物得到开发和应用。本论文对三唑类化合物的结构、合成、应用、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利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和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活性基团引入三唑类化合物中,设计合成了四大系列共34个新型三唑类衍生物。第一部分:利用具有抗菌、杀虫、除草、植物调解等广泛生物活性的1,2,4-三唑为基本原料,分别与水杨醛、水杨醛的衍生物反应,制得席夫碱10种,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确定了基本结构,并用X-衍射确定4-水杨醛亚氨基-3烷基-1,2,4-三唑-5硫酮席夫碱的晶体结构。第二部分:3-烃基-4-氨基-5-巯基均三唑类化合物是众多三唑类化合物中较为重要的一类,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止痛、消炎、杀(抗)菌、除草、杀虫、抗病毒、降血压及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等。我们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设计合成了10个含均三唑环的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第三部分:利用3-三氟甲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为原料,分别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2-,3-,4-,吡啶甲酸及α-萘乙酸在POCl3催化剂下反应,合成了4种3-三氟甲基-6-吡啶基均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确定了基本结构。在这章的反应过程中对比了常规加热和微波加热对反应的不同影响,发现与常规加热方法相比微波辐射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大为缩短、产率也普遍有所提高。第四部分:1,3,4-噁二唑及其取代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我们把1,3,4-噁二唑环和1,2,4-三氮唑环两个活性亚结构结合起来,设计合成了10个含上述两类基本活性结构单元的新型化合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1 三唑类化合物的主要类型
  • 1.1.2 三唑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
  • 1.1.3 4—氨基—5—巯基均—三唑衍生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 席夫碱的研究进展
  • 1.3 噻二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 均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噁二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1 1,3,4—噁二唑的性质
  • 1.4.2 1,3,4—噁二唑的合成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选题的依据、设计思想、目的及意义
  • 2.1 选题的目的和依据
  • 2.2 主要工作
  • 第三章 含席夫碱的三唑类化合物合成及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原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化合物的谱学性质
  • 3.2.2 化合物3a的晶体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均三唑环的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原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化合物的谱学性质
  • 4.2.2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含噻二唑环的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5.1 实验部分
  • 5.1.1 仪器与试剂
  • 5.1.2 实验原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化合物的谱学性质
  • 5.2.2 合成(5a~5d)条件
  • 5.2.3 微波加热反应与传统方法加热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对比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含噁二唑环的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6.1 实验部分
  • 6.1.1 仪器与试剂
  • 6.1.2 实验原理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化合物的谱学性质
  • 6.2.2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气质联用仪对烟草中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测定[J]. 分析测试学报 2008(S1)
    • [2].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48)
    • [3].利用叠氮化合物固相方法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化学试剂 2010(04)
    • [4].微波辐射下以马尿酸缩合产物为底物合成系列含氮杂环化合物研究[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1)
    • [5].α-芳基烯基叠氮参与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 2018(04)
    • [6].金催化分子间炔烃的氮烯转移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J]. 有机化学 2017(11)
    • [7].锰(Ⅰ)催化联烯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双杂芳化:融合碳氢键活化和Smiles重排反应[J]. 有机化学 2017(10)
    • [8].基于烯基叠氮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 2018(05)
    • [9].水相中铜催化含氮杂环化合物的N-芳基化反应[J]. 有机化学 2012(08)
    • [10].三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诱导作用[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11].2-氯-6,7-二氢喹啉-8(5H)-酮的合成研究[J]. 广东化工 2011(08)
    • [12].厄洛替尼的合成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5(15)
    • [13].多取代吡唑合成最新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 2020(01)
    • [14].产品开发[J]. 广州化工 2013(05)
    • [15].通过氮杂Heck反应合成二级不饱和内酰胺的研究[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16].喹啉--含氮杂环化合物杂合体在抗疟疾领域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7(05)
    • [17].三种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J]. 榆林学院学报 2008(02)
    • [18].含氮杂环化合物在铜表面缓蚀行为的分子模拟[J].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19].新型无硫磷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特性[J]. 摩擦学学报 2009(03)
    • [20].三聚氰胺的毒性及其检测方法[J]. 饲料博览 2009(07)
    • [21].应用ABEEM σπ模型研究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电荷分布[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2].含氮杂环化合物对四膜虫的毒性作用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8(03)
    • [23].量子化学参数对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活(毒)性研究[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24].含氮杂环铂(Ⅳ)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性能研究[J]. 化学通报 2011(02)
    • [25].相关链接[J]. 北方牧业 2008(18)
    • [26].碱促进下碳二亚胺参与构建二氢喹唑啉及其衍生物[J]. 有机化学 2017(03)
    • [27].含氮杂环化合物冲击负荷对厌氧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8].可可发酵过程中蛋白质降解与吡嗪类化合物变化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12(12)
    • [29].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J]. 宁夏农林科技 2011(12)
    • [30].含氮杂环化合物萃取分离三价锕系与镧系元素[J]. 化学进展 2012(11)

    标签:;  ;  ;  ;  ;  ;  ;  ;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